这本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权威传记旨在探索解密拜伦复杂又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的视角是比较全面的,尤其重视诗人人生各个阶段中的主观意识,追溯了他在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的旅行,以及诗人前往希腊的英雄式之旅。也正是在那里,诗人在三十六岁上就悲剧式地英年早逝。而他去世后,到处渗透着拜伦主义,拜伦主义横扫欧洲。作者阐述了拜伦主义对于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风俗、性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全书最耀眼之处。
拉尔夫 瓦尔多 爱默生(1803 1882)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超验主义哲学家,是确立美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 美国的孔子 美国文明之父 。作为美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影响了梭罗、惠特曼、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还启发了尼采、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伍尔夫和博尔赫斯,他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他去世140年之后仍然影响着我们。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本书可以让读者与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爱默生的外在与内在形象,书中对爱默生的生活背景,大学生涯,怎样成为作家、哲学家和牧师,婚姻状况,他在欧洲旅行的见闻以及晚年光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加深读者对爱默生及其作品的了解。
【书名】 大卫·休谟传 【作者】 [ 美 ] 欧内斯特 ·C. 莫斯纳 【译者】周保巍 【丛书】启真·思想家 【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出版时间】 2017 年 9 月 【 ISBN 】 9787308171106 【定价】 138.00 【上架建议】人物传记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大卫 · 休谟, 18 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建立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本书 1954 年出版了英文首版, 1980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1 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再次以平装本形式修订重印。半个世纪以来,莫斯纳的《大卫 · 休谟传》一直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现代) 最权威的传记。本书不仅对大卫 · 休谟的生平有详细的著述,披露了关于休谟的罕见史实,同时也还原了一
俞伟超先生是集学者和教育家于一身的一代宗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他有教无类,循循善诱,无私地关爱和帮助自己的学生,成为深受晚辈爱戴的师长。他独具慧眼,选拔英才,不拘一格,一些自学成才的青年在他的推荐、培养下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俞伟超先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尊师敬长,奖掖后学,在全国学术界和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先后被聘请和推选担任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兼任教授、西北大学兼任教授、吉林大学兼任教授、上海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安徽大学名誉教授、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楚文化学会会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博物馆顾问、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集30多年经验之大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教授郑晓明 文推荐,惊世骇俗的颠覆之作,启迪读者如何更加有效的运用权力。在你获取权力的道路上,有三大障碍:相信这个世 是公正的,相信现有的领导力知识和成功人士的说教,而第三大障碍,就是你自己。在书中,作者为你破除偶像和传统的 话,让你了解到关系才是 恒的 道。本书将颠覆你对权力的认知,是 本让你在强权社会中获得 席之地的生存指南,为你指明通往权力和事业成功的道路。
.....
内容简介 为什么民族国家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并迅速涌现?在当代,这一进程和战争之间究竟有何种关系?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长时段数据进行分析,本书从变化的权力构型和合法性入手,对上述问题做了回答。民族主义者在权力构型有利于他们的时候,就会建构民族国家。在帝国崩解之后,民族主义者自治的理想逐渐风靡世界,并且解构了帝国统治的合法性。本书探索了现代世界中政治发展的两大主要方面,论证了为什么民族国家形成与族群政治对于理解过去两百年间的内战与国际战争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历史的逻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 者 (美)小威廉·休厄尔著 出版时间 20210701 I S B N 9787208167728 定价 9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人为什么 激动就爱说脏话? 个人天生就有五万个概念吗? 新的词语是如何被 造出来的? 个概念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不爱直截了当地说话? 个人的名字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语言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语言传递信息、游说他人。语言反映了我们对现实的领悟,不仅如此,它还是我们留在他人 目中的活生生的印象,是把人们紧密联系在 起的纽带。 史蒂芬 克的《思想本质》将深刻地改变你对语言的看法。 克在这本书中分析了词语的真正含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们;展示了我们如何用空间和 来隐喻更抽象的概念,并揭示了进化 塑造的人类思想的更深层次结构;还探讨了语言对情感的影响,并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全 力量。这本书告诉我们,语言是多么刺激和有趣。 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蕴含了我们对时间、空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日本,于1899年初写下了个人回忆录《我史》。该书予1953年以《康南海自编年谱》为题出版,很快与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成为后人研究戊戌变法的三大史料之一。《戊戌奏稿》已被证明作伪,是康有为于宣统年间的另作;梁启超称《戊戌政变记》不敢自承为信史,“不免将真迹放大”;而对于《我史》,学术界已发现多处疑点,以为不甚可靠。本书作者对康有为《我史》中重要的部分——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至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进行注解。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对康有为的说法进行厦订,鉴别真伪,重建史实。作者的这种般般较真,是为了能够真切地看清楚这一重要历史阶段中的一幕幕重要场景。
本卷为第二卷,描述了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书中富含大量稀有插图。作者在此卷中描述的毕加索技巧高超,视野宏大,幽默辛辣,从未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毕加索跃然纸上。
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中国现代文学评沦界的两大巨擘,生逢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历史巨变的时代,他们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历程的复杂和艰辛。兄弟问的往来书信由夏志清先生珍藏六十余载,经夏志清太太王洞女士授权,苏州大学季进教授注释整理, 向外界披露。 王洞主编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1955-1959卷3)(精)》共五卷,收录了一九四七年夏志清赴美求学到一九六五年夏济安因病逝世,十几年问兄弟二人的通信六百余封。在这些书信中,他们聊家常,谈感情,论文学,品电影,说抱负,议时政,推心置腹,无活不谈。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347年),西方思想传统奠基人之一,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齐名。柏拉图来自一个长期在雅典政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但由于厌恶政治圈内的暴力和腐败,他拒绝沿循这一家族传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他的朋友兼老师)被判死刑,更让他感到失望和恶心。受苏格拉底对道德标准的性质的种种讨论的启发,柏拉图想到要用哲学,而不是政治,来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这最后成为了他的一个基本而持久的信念,即除非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否则,社会
在《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中,斯蒂芬·茨威格把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做是叙事文学的天才,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在论述他们时,不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而是紧紧抓住他们最本质量重要的,是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是他们各自生活和创作中举之则目张的纲。在《巴尔扎克》中,茨威格把生于拿破仑时代晚期的巴尔扎克看做是用笔来征服世界的拿破仑,要用笔来完成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正是这样一种文学上的雄心成了他创作的驱动力,他生活的激情,这是一种主宰他直至生命最后和息的激情。他锲而不舍,紧紧盯住这个目标,在创作中他忘掉一现实,耽于自己构建的世界里。为此,他不断地用咖啡来刺激自己的神经,每天工作甚至达到十八个小时。他的写作不是一种劳动,而成了梦幻和陶醉,他成了如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