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赋宁的口述自传。李赋宁教授的人生经历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近现代英语教育史的一个缩影。 他的小学和中学曾在北平、天津、陕西三地求学,大学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毕业后攻读清华研究生,之后被聘为西南联大外文系讲师。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50年回到清华大学教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任北大副教务长。 在英语教育面临转型的当下,以这本自传切入,回顾我国百年英语教育的历史,镜鉴过往,方能烛照未来。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本书的优点在于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物的传记,从书稿丰厚的史料和独具一格的顺序描写中,读者可以看到中国新文学史的发展及其重要事件,看到叶圣陶带动和影响了中国新文学创作的为人生和写实的风格;可以了解20世纪初叶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础教育的状况和教育工作者的探索,看到叶圣陶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规范和走上正
陈立群,新时代 四有 好老师的杰出代表,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19年中宣部授予其 时代楷模 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躬耕教坛40余载,当校长30余年,在退休之际,陈立群婉拒东部学校百万年薪聘请,远赴贵州贫困县义务支教,让一所 垫底 的民族中学完美 逆袭 : 学校辍学人数从每年的100多人变成了现在的实况 净流入 ;高考本科以上录取的指标完成率已连续多年排名全州。 陈立群将奇迹发生的原因都写入新书《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用朴实的语言和心中的大爱,首次全方位记录支教之间的工作和探索,记录为贫困地区学生、教师、社会层层立志的故事,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扶贫扶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并启发读者站在更高角度,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置于更长的时间维度
叶圣陶(1894 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现代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本书作者叶小沫是叶圣陶先生的孙女,她在叶圣陶身边生活了四十年,耳濡目染,对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我的爷爷叶圣陶,从不同侧面记述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第二辑爷爷教我做人,记述叶圣陶先生教导孙女做人做事的若干小故事;第三辑为了纪念,收集了作者为有关叶圣陶的书籍写的序跋;第四辑做一颗铺路石子,收录了作者在有关叶圣陶的纪念大会等活动上的发言。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先生写给孙女的18封家书,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出版,很有价值。
《力从平地起,心向实处行:范源廉传》为近代教育家、教育慈善家范源廉传记。范源廉师从梁启超,两度留学东瀛,成绩卓越,名重士林。曾先后出任教育BU次长、总长,中华书局编辑部主任,中华教育改进会首任董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参与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创办工作,乃近代中国当之无愧的重要教育家和慈善家。全书包括 概述 从湖湘寒门到教育改革家 为民国教育奠基的一等人物 从救助到慈善公益的推动者 范源廉年谱 等几部分,重点阐述了其在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奠基、教育慈善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褒扬了其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
本书是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李新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所记述的党从延安到 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些历史,经这样一位有过切身经历的老革命写出来,极具真实性。
这是一本关于陈鹤琴先生的纪念文集。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本书收录了好友、学生、子女等的三亲回忆文章近50篇及本人文章近10篇,从多角度展现了陈鹤琴一生的生平际遇、教育成就及人格魅力,真实再现了一代教育家的形象。
《百年中国记忆 教育家》是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精心打造的教育文化类丛书。 蔡元培(1868 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本书辑录了蔡元培涉及教育的经典论文以及冯友兰、傅斯年等人的回忆蔡元培的文章,内容丰富,从多个角度真实地再现了蔡元培从翰林名士到一代教育大家的传奇人生及成就。
2020 年 9 月 23 日,罗世谦因车祸重伤后抢救无效离世。这在知道他的人群中产生了震动。曾经与他工作过的许多同志和一些关心时政的公众,不约而同地在网上写出了很多追悼的心声。 老罗太平常了,和我们的交往语言平常,做派平常,生活的态度平常;但他又太不平常,他有那么一种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服务精神,忠于自己的信念,交往了那么多的同志,大家都对他恋恋不舍。这就促成了做这本书最初的动力,我们愿意把这些追忆、这些感情汇集起来。所以说,这本书不是我们编出来的,而是大家心声的汇聚。 主编:赵启正 罗世谦(1943 2020),曾任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车间装配工、调试工、技术员、车间副主任、技术科副科长、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副厂长等,后逐渐步入政坛,先后任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企业管理处副处长、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外经贸工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其一生从事教育救国,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是中国近代*早的试验乡村师范,其在旧中国进行的平民教育实践和探索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收录了陶行知本人及其亲友、学生的代表性文章近50篇文章,从多个维度介绍了陶行知一生的理想与追求、事业与成就、品格与性情,呈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平民教育家形象。
本书是 百年中国记忆 教育家 丛书中的一册。 晏阳初(1890 1990),别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本书收录了晏阳初亲友及学生的 三亲 (亲历、亲见、亲闻)回忆文章,并附有晏阳初先生关于平民教育的代表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晏阳初一生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及人格气质,真实再现了一代平民教育家的风采。
《百年中国记忆 教育家》丛书是我社2019年精心打造的教育文化类丛书。本书为丛书中的一册。 本书遴选50余篇张伯苓本人关于教育的演讲、文章及其亲友、同事、学生的回忆文章,完整勾勒了张伯苓一生献身教育的事业轨迹,艰难创办南开系列学校的奋斗经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精神,以及从爱国主义生发出 公能 育人目标以及重视团体活动、重视教育体育、着意引进西方新式教学法等一系列教学创新。展现了一代教育巨匠一生仅做一件事,办教育救中国的爱国精神。
陈嘉庚,被*主席称为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的伟大人物,在一百年前的民族危难之际,作为华侨领袖,抱着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的信念,创办了集美学村,以及闻名海内外的厦门大学。他一生 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 ,他跨越了四个时代的历史人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无论怎样的艰难曲折,怎样的云遮雾罩,怎样的诡谲多变,他在每一个历史的关节点的正确选择与行动,都值得受到后人深深的敬仰。
陈嘉庚,被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伟大人物,在一百年前的民族危难之际,作为华侨领袖,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创办了集美学村,以及闻名海内外的厦门大学。他一生“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他跨越了四个时代的历史人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无论怎样的艰难曲折,怎样的云遮雾罩,怎样的诡谲多变,他在每一个历史的关节点的正确选择与行动,都值得受到后人深深的敬仰。本书记录了校主陈嘉庚的传奇经历。
本书以梅贻琦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深入挖掘这位清华大学主持者在大学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思想、办学治校方面的经验及智慧,展现一代教育家的卓越人生、教育抱负、办学成效以及人格魅力。这本评传,不仅是对梅贻琦辉煌教育人生、卓越教育成就、高尚校长魅力以及博大奉献精神的记述,而且可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改革的深刻借鉴和现实启示。
启功(1912 2005),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书画家、高一点文献学家、文物鉴定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人才。 本书即为受启功长期教导的学生,古代文学、敦煌学专家柴剑虹纪念恩师启功的回忆文集。作者悉心回忆了自己与老师相识、相知的种种交往场景,将启功与自己亦师亦友的关系娓娓道来,其中讲述启功与人交往过程中展现出的谦逊、幽默与睿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全书附有大量启功的照片与墨宝,全方位真实展示了他的人生。
这是一本关于叶圣陶先生的纪念文集。 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之称。本书收录了好友、学生、子女等的三亲回忆文章50多篇及本人文章20多篇,从多角度展现了叶圣陶一生的生平际遇、教育成就及人格魅力,真实再现了一代教育家的形象。
本书通过吉近40篇经亨颐本人及其亲友、学生的回忆文章,系统展现了经亨颐先生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几个维度展示了一代教育家、书画家在事业、交友、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生动形象,展现了一带教育家的独特魅力。
海外汉学家群体数量颇观,本套丛书筛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日本、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著名汉学家30位,每位传主1卷,分别展开关于他们的综合研究工作,评述每位传主的汉学历程、特点及其重要贡献。海外汉学家群体数量颇观,本套丛书筛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日本、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著名汉学家30位,每位传主1卷,分别展开关于他们的综合研究工作,评述每位传主的汉学历程、特点及其重要贡献。本书是对德国汉学家鲁道夫 瓦格纳开展的个案研究。瓦格纳长期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之间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在西方汉学界具有比较高的声誉,但国内有关于他的译介和研究都比较缺乏。本书在收集德、英、中三国文字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立足于充分的文献分析,结合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