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大体上是根据布洛姆选编的《莫扎特书集集》(布洛姆从安德森的《莫扎特及其空人的书信》中选出201封信,加上按语和注释)编译的。布洛姆的按语由汉译者作了增补。信中的夹注一部分是布洛姆的原注,一部分为汉译者所加。阅读莫扎特的书信时,需要查考每一封信是在哪一次旅行中写于何时何地,汉译者为此撰写了“莫扎特旅行年表”,绘制了“莫扎特旅行路线图”,以供读者参考。
本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另一个特点就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杳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是出版的。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论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
朱践耳先生是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代表了我国交响乐创作的成熟期,是我国现代交响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交响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研究课题。此次出版的曲集收录了自新时期以来的20年中朱践耳创作的11部交响曲,作品在技术上紧跟世界新潮流,并加入了中国民族器乐特有的演奏手法,创作观念不哗众取宠。 《交响曲集》包括六张唱片,收录了朱践耳从1986年至1999年的10部交响曲,基本概括了他为发展中国交响乐创作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果,记录了他在创作观念、技法等方面不断革新的巨大收获。朱践耳《交响曲集》唱片和总谱的出版发行,不仅是这位成果卓著的作曲家半个多世纪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也是党和人民表彰他的创作成果,祝贺他年届80的一份厚礼。 朱践耳的交响曲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历史的深刻
古典音乐的危机这个话题在西方已经延续多年了,然而近年来,古典音乐的热度在中国呈现上升趋势,一批带着“中国造”标签的演奏家在国际乐坛掀起一股风潮:黄色皮肤,青春面孔,傲然才情,激扬澎湃……这些音乐骄子以赤诚的音乐之心和出类拔萃的音乐才华,成为影响西方古典音乐进程的强大新势力。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青年古典音乐演奏家宁峰便是其中的一员。让我们在这本《宁静致远造极登峰(宁峰的提琴世界)》中一起走近宁峰,解读宁峰,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艺术魅力。宁峰通过这本书分享在成长过程和教学领域中的感悟与感受,以及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演奏氛围的一些看法与想法。本书由李音著。
这是一本关于约翰·勃拉姆斯的新书。对此我需要简单的说明,这是一本专门写他的书。本书不提供新的传记,但读者深为关切的内容依然是传记性的。无作品的介绍和评论,当代的传记就没有新意。一个世纪以来,勃拉姆斯的作品始终令听众着魔入迷,我们必然想弄个窨,探付一下这位魔力大师艺术魔力从何而来,为什么,什么时间和怎样发生以及形成的条件,遇到过什么阻力。本书既可以说是一本传记,对勃拉姆斯的生活经历的叙述,又可以说是许多图像的连续,这些图像为读者展示音乐家生命的许多图片,并集约读者轻松自如进入勃拉姆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中。
《蒙马特之舞:苏珊娜·瓦拉东传》是龚古尔传记奖作品。苏珊娜,一位西方绘画大师反复描绘的女性的名字,美丽,青春,被人们各怀异想地注视。“您为什么不叫苏珊娜呢?这个名字多适合您啊……在浴盆中被皮维·德·夏凡纳和雷诺阿这些有钱的老头儿观赏的苏珊娜!”劳特累克这样对瓦拉东说。于是我们的女主角有了这样一个动听而传奇的名字。她的一生的确充满传奇。洗衣女工的女儿,受了伤的杂技演员,印象派巨匠的模特,狡兔之家、黑猫酒馆的常客,直至成为才华横溢的画家,蒙马特是她生命的舞台。莫奈、德加、雷诺阿、图鲁兹-劳特累克……她与那个时代的大画家结缘,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坚强的意志使她魅力无穷。尼可·基特曼在影片《红磨坊》中贯彻的“她跳,她笑,她死”或许可以移用到这位蒙马特高地的舞者、传奇女画家的身上。时代在她身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我毫不为我的音乐担心,它绝不会遭受厄运。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聆听贝多芬(聆听大家)》共七讲,内容包括品玩风格,转动历史——音乐如何听?、音乐作为解读文化的钥匙——聆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情怀中的自然主义——聆听《第六交响曲》(田园)、十年一剑贝多芬——聆听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一段真性情,告而不别——聆听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等。《聆听贝多芬(聆听大家)》由陈建功、傅光明、毕明辉编著。
这是绘画衰落的时代。 还有没有人知道怎样画一幅人体素描?那些从小学而至研究生院毕业的莘莘学子常纳闷儿为什么自己苦修来的素描如此呆板、机械、幼稚、乏味;而同一张白纸、一枝黑炭条,为什么到了从达·芬奇到德加之类的大师手里,就能变成生气勃勃、可以转着看的三维线描?素描、油画的伟大的传统是不是已经成为传说甚至是神话?那些铺天盖地的装置、行为等所谓“非架上”、“后现代”、“新媒体”、“先锋”、“前卫”的五花八门的流行艺术形态是否已经把传统艺术给“毙了”? 幸而还有像弗兰克·奥尔巴赫这样的大师。他既守旧又创新开拓。他连通古代、直指具体实在的现在、而又昭示未来。这是真的“新”。他再次告诉人们绘画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又使得绘画在其局限范围内超越自己。这就是罗伯特·奥尔巴赫这个
欧洲的油画发展到已不全是过去的概念了,它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具象绘事已不是以往的“写实”,也有“写意”,甚至以符号化了的各式形象艺术语言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现今的欧洲艺术虽还以抽象、观念艺术为主,但新具象艺术已逐渐与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相抗衡了,出现了彼此展开大辩论的局面,这与十年前我在美国看到的情况有所不同。当然,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终究不能回避最根本的目的,那就是反映和表现这个时代的真实世界,而且艺术家的作品还应与这个时代的群体取得共识。这样,艺术才会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