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上艺术家们的生活、艺术创作,可以看作是海上艺术家的群像。收录了《作个闲人 张充和诗书画艺小记》《无观 蒋铁骊雕塑小记》《洞察者 陆元敏与何曦的影像世界》等26篇文章,记录了胡建君与艺术家友人的交往逸事,以及胡建君对艺术家友人艺术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幸毋相忘,收录了《美人香草意千秋 古代名画中的女性形象》《中国传统 五色观 从 延禧莫兰迪色 说起》等21篇文章,胡建君从艺多年的 偶有所得 ,皆畅叙其中。
本书萃取了一代戏剧大师梅耶荷德艺术生涯 五年思想与艺术观念的精华。从演员修养到舞台调度,梅耶荷德在实践中总结出“假定性本质”“戏剧的电影化”“有机造型术”“构成主义”等创新理论,毅然打破“第四堵墙”。戏剧之外,梅耶荷德对文学、电影、音乐、绘画、杂技等艺术形式均有独到见解。书中还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其令人惊叹的艺术交往“朋友圈”: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戏剧同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瓦赫坦戈夫、丹钦科,艺术知音卓别林、梅兰芳、毕加索等,梅耶荷德甚至预言“未来戏剧艺术”的方向之一便是西欧戏剧艺术和中国戏剧艺术的某种联姻”。经由对话、回忆、寄语,梅耶荷德真诚地告诉所有热爱戏剧的人,艺术没有时空和国界,生命存在于对艺术真理的求索之中。
《满园春色关不住--童双春滑稽艺术人生》讲 述了童双春先生是如何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学 徒成长为一代滑稽戏大师。该书由童双春先生口述, 王月华女士整理,是目前为止*全面***的童双春 先生的传记。
他以极致美丽的扮相位居‘‘四大名旦’’之首,以清丽舒畅的唱腔创造了“平中显奇”的*,赢得了“自己艺术独立的价值”;他“沉着稳重,落落大方”的出访日本、欧洲及美洲,将中国的京剧推向了“尚的东方艺术”:他以“蓄须毁身”的“自虐酷刑”,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唱戏…… 海外人赞其表演、歌唱、舞蹈三位一体;梨园人尊其演戏做人皆“宗师”;文化人评其“无一处有烟火气”。有老妪观其一场戏,叹曰:此生死而无憾矣……
巧合与缘分,使她成为上海戏剧学校的高才生,巧合与缘分使她在一次演出后滞留在台岛,并成为尽人皆知的台湾{梅兰芬}她究竟是……
她是有着倾城倾国之貌的女子。她是在舞台上有 着翩若惊鸿之姿的女子。她是不顾一切投身于爱情的 女子。她又是同时有着男子的英气和决绝的女子。她 就是孟小冬,中国京剧史上当之无愧的“首席女老生 ”,被盛誉为“梨园冬皇”。在舞台上,她运筹帷幄 ,指点江山,豆蔻年华就名震一方。在艺术中,她勤 学苦练,立雪余门,终继承并发扬了余派艺术。在 爱情里,她温婉多情,知音难觅,和梅兰芳的倾城之 恋,却以此生不复相见为结局。在生活中,她气质若 兰,孤雅如莲,为报恩情终嫁于风烛残年的杜月笙 。醉卧红尘三百里,遥忘繁华一世情。 《唱不尽的锦瑟流年--名伶孟小冬》记述了自孟 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各段生活,“出淤泥而 不染”的一生 ,材料翔实全面,行文落笔严谨。《 唱不尽的锦瑟流年--名伶孟小冬》由颖玥所著。
程砚秋作为杰出和京剧表演艺术家,以自己不断的艺术创造实践和丰硕的艺术创造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积累了富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为京剧表演艺术体系的丰富和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程砚秋先生位列京剧史上“四大名旦”之一,30岁左右即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并由此创立了独树一帜的“程派”。流派的形成,是一咱艺术风格的独创性达到凝炼、成熟的境界并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体现。程砚秋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多方面的珍贵艺术遗产。
本书由程砚秋先生之子、程派艺术研究专家程永江先生撰写,以儿子的视角,回忆了程砚秋先生的生平,并对戏曲界、文化界与程先生有关的社会人士进行了追忆,立体地展现了程砚秋先生的爱国情操和伟大人格;本书为程家后人亲笔撰写的权威版本,作者还采访了多位程家旧交、展示了多件家藏的珍贵文献,对研究程砚秋生平与程派艺术发展史,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本书从程家祖辈人讲起,首先简述了程砚秋先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其后,以作者回忆儿时经历方式讲述了程砚秋先生学艺成名、社会交往的经历,尤其在北平沦陷时期先生表现的精神情操、解放后先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戏剧发展的全心投入等人生关键经历,都有具体的描述。本书既按时间顺序勾勒了程砚秋先生的全部人生状况,又重点突出了人物命运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同时对学界研
有人品读城市,有人品读房子。而北京,无论是城市还是房子都充满魅力。本书作者选取了100个梨园名伶的故居,详述了故居的概况及主人不平凡的经历。那些无言凝立的白墙灰瓦与或精致、或朴厚的老四合院落见证了主人曾经的辉煌-其中所散发的淳厚典雅风韵,足以令人细细品味。 作者刘嵩崑先生矢志京剧艺术,遂以20年的时间进行创作,以期传继民族经典文化。本书笔墨洗练,记述翔实,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京剧史料。随着光阴流转,作者所探访的部分故居,今已替为新建,所以这些图文也已经成京剧艺术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
历史矣,故事矣;历史亦故事,故事亦历史。天地舞台,舞合天地,台下尝世间酸甜苦辣,台上演人生悲欢离合。叙述“舞台人生”的辉煌,映射“人生舞台”的沧桑……
《武旦奇葩(张美娟)》内容简介:张美娟,京剧舞台上的武旦人。出身贫寒的她,凭着过人的天赋和超越常人的勤学苦练,在武旦艺术发展上承前启后,终誉满海内外、桃李满天下。但她的一生并不平坦,童年时的练功,青年时的学戏;学习文化的困苦,创排新戏的艰难;高处不胜寒的忐忑,矮檐受委屈的煎熬;蜡炬成灰时的心力交瘁,春蚕到死前的病体折磨,无不体现着她铮铮不屈的硬汉性格和坚韧顽强的可贵品质。本书作者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以平实的笔调展现了张美娟非同寻常的一生,并在武旦艺术乃至整个京剧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做了公允的介绍评析。《武旦奇葩(张美娟)》还收选录了张美娟发表的文章及部分怀念文字。
本书描述了清代至民初戏曲在京师的成长、变革和鼎盛,考察清代帝王在推动戏曲发展中的作用,绘写 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诸多名伶的生存环境、个人境况和艺术成就,他们如何促成京剧的辉煌,他们的悲喜和身不由己的命运浮沉。揭示与戏曲辉煌并存的“情色”内核,还戏曲艺术史的本来面目,是本书的另一价值所在。
徐丽仙评弹“丽调”的开刨者。开宗立派的徐丽 仙在艺术上以执著著称,她勤奋学艺,四处求教,凭 借个人的刻苦精神和对艺术的敏感天赋,终于在“蒋 调”、“徐调”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曲艺形式的唱腔 和音乐特点,创造了与评弹其他流派迥然不同的“丽 调”。《一曲琵琶凄婉绝(徐丽仙传)》站在史家的 立场,从客观的角度,对徐丽仙的艺术和人生作了历 史研究式的考察,无一处无证据,无一处不推敲,可 谓是徐面仙评弹艺术的信史。
《仰之弥高:老师手把手教我学说书》、《喜结良缘:江南古镇黎里的牵手之行》、《生于乱世:我所经历的三次改朝换代》、《诚惶诚恐:自斩传统书尾巴》……在这部回忆录里,一位著名的评弹艺人将向我们讲述他的艺术、他的人生和他身处的那个时代。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莎士比亚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莎士比亚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莎士比亚,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人文戏剧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程砚秋先生是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艺术的创始人,影响深远。 本书没有着意表现他在京剧艺术方面的成就,而更看重他以一个苦孩子的出身,如何一步步跨入艺术殿堂。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生活,坚韧而执著,一如他在舞台上幽咽凝重的唱腔。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的编纂出版,从一个侧面系统整理了江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展现了江苏 悠久、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明成就。这有益于了解与弘扬江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助于人 们更好地认知省情,有利于提升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境界。介绍、宣传江苏历代名人,不仅是对历 史的梳理和传统的厘清,更有展示江苏文化大省的形象,提升江苏在全国的地位、影响以及国际知名度的 重要意义。 胡莲玉所著的《梅兰芳》为《江苏历代名人传记 丛书》之一。 《梅兰芳》——他出身京剧世家,天资聪颖,悟性过人,终成一代京剧大师。舞台生涯五十载,令万 众倾心。他以戏为媒,在东西方之间架起友谊桥梁。 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在周总理殷切关怀下成为中 国共产党一名普通党员。
“你应该知道的”系列丛书,共11册,将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等人物事迹,结合其伟大作品或彪著人类史册的伟大成就娓娓道来,寓艺术作品、政治思想、发明创造于故事,寄优雅气息于行文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