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怀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同时,在中国管理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1958年,他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的科研工作。60多年来,他见证了我国航空航天和力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在叶开沅先生的指导下,他进入了力学的20世纪前沿领域:板壳非线性理论的研究。首先,创立了优美的修正迭代法,解决了扁球壳非线性稳定世界难题。接着,又解决了波纹圆板非线性弯曲世界难题。此外,还对厚板壳弯曲理论进行了系列研究,攻克了石油化工机械、桥梁工程设计中的世界难题。研究的路越走越远。他同时担任大学校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等职务,在中国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也有许多深入研究和令人感动的故事。
本书以2022年10月17日李德生院士百岁寿辰及11月13~14日“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李德生院士学术座谈会”暨庆典仪式等时间序列为主轴线,优选机构**、专家学者及李先生友人、弟子的发言材料、贺信、贺词、贺匾、贺文和报刊媒体相关报道与庆典、颁奖活动照片、影集,通过不同视角的回忆、描述和评价,综合展示百岁石油科学家的学术思想与专业创新、治学风范和学术成就、多维生活和感人事迹,以先生期颐之年的人生总结,彰显其优良品德、精湛技术和深远影响。书中附有二维码,可以扫码观看李院士百岁活动视频及中央电视台相关电视纪录片。
本画册是《石油院士系列丛书》之一的《戴金星院士画传》,戴院士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专家, 院士。70年代末,戴金星在我国首先倡导煤成气的研究和勘探,发表了《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论文,肯定了煤系地层是良好的工业气(油)源岩,打破了煤系不能形成工业性气(油)的旧观念,开辟了我国煤成气勘探新领域。 本书通过多个方面以照片和文字的方式描述了他对石油的奉献精神。为新时代的石油人树立了标杆,起到了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
作为拥有166万km2——约占我国1/6国土面积的新疆,与中亚周边国家有着约5600km的边境线,其还拥有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等山脉,是世界上主要的高山冰川分布区。 《中亚高寒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立体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以穿越天山山脉的G217和穿越阿勒泰山脉的S226的道路地质灾害立体监测为研究内容,利用遥感技术对依托工程G217和S226进行岩土类型识别及空间分布研究,通过遥感手段判读圈定地质灾害孕育背景、规模及形态特征,并对目标区域内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或隐患点进行系统全面调查,评价其可能的影响区域及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验证和调查,确定地质灾害点并进行地面监测,然后应用卫星监测系统(北斗系统、GPS)对边坡位移、应力应变及含水率等技术参数进行监测与传输,结合统计岩体力学和数值模拟,适时进行预警信息与防治措施发
《红壤坡地侵蚀产沙及养分流失模拟研究》系统介绍了红壤坡地侵蚀产沙及养分流失过程试验及规律性结论。《红壤坡地侵蚀产沙及养分流失模拟研究》基于农业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及影响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从总体试验设计到具体试验安排,从降雨的再分配到坡面径流的产沙,从泥沙分离到泥沙输移,从养分流失到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进行了逐步的机理分析和宏观规律的讨论。遵循试验研究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宗旨,探讨了室内模型试验数据的生产实际应用的转化问题,理清了转化系数的推求思路。最后,在试验数据和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总结了红壤坡地水力侵蚀的多方位调控和流域系统宏观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的优化设计方法。
施雅风先生是中国冰川学奠基人,开创和推动冰川学、冻土学、寒旱区水文学和泥石流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其手迹和手稿、打印材料和影像资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科学财富和精神力量。本书收录了60多篇共约650页研究论文论著、学科规划、学术报告和纪念追忆文稿,110幅野外文字记录、素描图、剖面图等,经整理归纳为科学研究、科学活动、纪念追忆、野外记录四大部分。本书记录了施雅风先生成长为科学巨匠的奋斗历程,反映了施雅风先生的重要学术思想,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敬重事业之精神。 本书可作为地理、水文水资源、气象气候、冰冻圈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重要参考,也可给大中学生走上人生道路以启发和指引。
施雅风先生是中国冰川学奠基人,开创和推动冰川学、冻土学、寒旱区水文学和泥石流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其手迹和手稿、打印材料和影像资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科学财富和精神力量。本书收录了60多篇共约650页研究论文论著、学科规划、学术报告和纪念追忆文稿,110幅野外文字记录、素描图、剖面图等,经整理归纳为科学研究、科学活动、纪念追忆、野外记录四大部分。本书记录了施雅风先生成长为科学巨匠的奋斗历程,反映了施雅风先生的重要学术思想,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敬重事业之精神。 本书可作为地理、水文水资源、气象气候、冰冻圈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重要参考,也可给大中学生走上人生道路以启发和指引。
《桂东南十万大山盆地地质特征与铀成矿作用》在阐述广西东南部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全面分析十万大山盆地的结构特征、盆地的沉积相及演化特征、铀储层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十万大山盆地盆山耦合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重点研究十万大山盆地典型矿床—屯林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探讨矿床成因;最后总结十万大山盆地的铀矿类型及成因模式,划分成矿远景区。《桂东南十万大山盆地地质特征与铀成矿作用》为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认识的提升及十万大山盆地铀矿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风场-物源-盆地系统沉积动力学(英文版)》以风场为主线,以源汇为基础,现代观测与盆地资料相结合,全面阐述风场-物源-盆地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其在古气候、古地理、油气预测中的应用。由传统沉积相、沉积模式的一维属性,源-汇体系的二维属性,提升到了风场-物源-盆地系统的三维性,使得对沉积体系(包括陆相和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的成因解释更加合理、对未知区沉积体系(储集体)的分布预测更加全面和准确。
《砥砺奋进 再铸辉煌——庆祝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成立110周年(1909—2019)》回顾了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10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示北大地质人的风范和精神。《砥砺奋进 再铸辉煌——庆祝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成立110周年(1909—2019)》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09—2009年的百年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介绍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近十年发展情况。第三部分是2009—2019系友名录。第四部分是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成立110年以来的部分影像记录。
《孟加拉湾及邻区盆地构造地质》系统地研究孟加拉湾及邻区盆地发育的板块构造背景、结构和构造特征、构造沉积体系、盆地形成及演化,指出孟加拉湾及邻区发育着主动大陆边缘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孟加拉湾残留洋盆地和孟加拉复合盆地四种成因类型的盆地,并对各类盆地的结构、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及动力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叶连俊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和沉积矿床学家,是我国沉积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文集是为纪念叶连俊院士百年诞辰而编撰的。文集分四个部分,部分是反映叶连俊院士科研活动和奋斗历史的精选照片,第二部分报道了“叶连俊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盛况,第三部分是一组叶先生的同事和学生撰写的纪念文章,第四部分是叶连俊院士生平大事记,记录了叶连俊院士一生学习、工作的重要事件,折射出叶连俊院士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推动我国沉积学发展的科学探索历程。 本书可供广大地质工作者、尤其是沉积岩石学和沉积矿床学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