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生》为中医学家陈源生先生医论、医著、医案及学术传承的总集。陈源生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七十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汲取各家学说之长,对中草药的研究尤具心得。先生既善用经方,又不懈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更创制了多个应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的方剂。临床中对于危急疑难病症,辨证极为精当,用药简便灵动,方法自出心裁,每起沉疴于平淡无奇之中。《陈源生》首次系统、全面地整理了陈源生先生大量的遗著,可以较完整地反映先生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其传承,并特设附录,刊载先生的一些诗词及为他人著作所写的序言,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并可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珍藏。
本书介绍各种危重疑难问题的处理办法,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及可能的结果。主要解决临床麻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医疗纠纷案例精析(外科分册)》,从医学专业角度精析了百余例近几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从医疗事故案例中,医务工作者可以吸取教训,避免违反医疗法规、规范的行为,更要杜绝大意失职的过错。从非医疗事故的纠纷案例中,医务工作者可以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而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书中“编者意见”和“主要教训”是基于现有的医疗法规和医疗护理常规,结合编者的经验与教训提出的,以期读者从中得裨益。此书也能帮助非医学专业患者了解医学的“经验性”和“局限性”,明白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帮助患者对医疗结果有理性的期待。
本书为克里斯蒂夫人伊泽·英格利斯所著,出版于1932年,也就是克里斯蒂去世的前四年。这本书从克里斯蒂出生一直写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是克里斯蒂的一本传记。英格利斯也是一位传教士,当克里斯蒂的位夫人去世以后,1892年秋天,与克里斯蒂在营口举行婚礼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人从没有分开。所以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多为作者所亲历,可靠性很高。克里斯蒂在沈阳的前10年,即1883-1893年的工作,英格利斯参与不多,好在有克里斯蒂所著《满洲十年——沈阳医学传教士的故事》一书可以补充和印证。
《最的医生:传记西方医学史》以简明流畅的方式描绘了从古希腊的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到心血运动的发现者哈维、牛痘免疫的者詹纳、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奥斯勒等五十余位医生的生平和业绩,以此为线索,勾勒出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医生的生平传记,也是一部系统梳理西方医学源流的医学史著作。
《清代医林人物史料辑纂》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清代医林人物史料辑纂》收录了421位清代重要医林人物,对散在于各种文献中的清代医林人物资料进行全面的搜集、辑录和编排,形成一部内容详实的清代医林人物史料专集,供专业研究人员作为材料依据,以省翻检奔波之劳。所收集的资料下限定为1949年,主要来源有:史书、地方志、类书、笔记、杂纂、墓志铭、目录书、藏书志和医学专业书籍中的序跋等。所收录的人物以姓氏笔画排序,前有人物概述,后载各种资料。每条资料均注明出处。为避免遗漏,多人共有同条资料时采取互注、别裁的目录学方法进行编排。《清代医林人物史料辑纂》广泛收集清代421位重要医学人物的生平史料,提供全面、系统、详实的原始史料,直接为中国医学史、医史人物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祝谌予先生是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和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青年时代从师于施今墨先生,后又东渡日本学习西医。祝谌予先生一生勤勉,于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诸多领域颇多建树,尤其是在中医诊断治疗糖尿病领域,率先提出糖尿病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并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方法,同时结合西医诊断学、药理学,研制出治疗糖尿病切实有效的中药方剂,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本书系统介绍了祝谌予先生的生平传略、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适合中医药研究人员、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陈源生》为中医学家陈源生先生医论、医著、医案及学术传承的总集。陈源生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七十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汲取各家学说之长,对中草药的研究尤具心得。先生既善用经方,又不懈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更创制了多个应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的方剂。临床中对于危急疑难病症,辨证极为精当,用药简便灵动,方法自出心裁,每起沉疴于平淡无奇之中。《陈源生》系统、全面地整理了陈源生先生大量的遗著,可以较完整地反映先生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其传承,并特设附录,刊载先生的一些诗词及为他人著作所写的序言,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并可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