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的社会,普通人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逆袭?身为父母的您,是否也在发愁尽管孩子天赋不错,却因不愿努力学习而成绩平平?该如何赋能我们的青少年,帮助他们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从“父母要我学习”到“我为自己学习”?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读书改变命运——普通人如何逆袭人生》中找到答案。 出生于福建农村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毓煌,讲述了他和众多 人士是如何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感人经历,旨在帮助每一个青少年找到人生目标,激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 成功者获得成功的历程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自己今后的人生而读书,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只要相信自己,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内容简介】: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除了以理论巨著《第二性》享誉 之外,还著有四卷回忆录。这些回忆录卷轶浩繁,足以让她问鼎法国伟大回忆录作家的宝座。 《岁月的力量》是回忆录的第二部,于1960年在法国出版,记录了波伏瓦在1929年至1945年的经历,讲述了她毕业后在鲁昂、马赛等地教书的执教生涯、找到人生目标开始尝试写作的 步、结交群星璀璨的欧洲文艺界知识界人士,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动荡危急的时局和法国在二战中的满目疮痍。 这段时期对波伏瓦来说至关重要,她不仅实现了童年时的梦想,独立自主地踏入社会,写出 部小说《女宾》,奠定一生为止奋斗的目标——写作,并且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迅速成熟起来,从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变成了“介入作家”。 \"
黑格尔的著作之难懂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我将特别致力于把它解释得清晰明白。我希望,那些还不能阅读黑格尔原著的学生能够发现,本书对黑格尔的基本思想已作了尽可能浅显简明的阐述。而且,我相信,那些认真尝试把本书与黑格尔的原著合读的学生,将会发现许多难点已被廓清。——W. T. 斯退士黑格尔的体系极为庞大。能对黑格尔的整个体系作出述评的著作,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均属少见。斯退士的《黑格尔哲学》,按照黑格尔《哲学全书》,力求以一单行本的形式展现黑格尔体系的全貌,而不偏于体系的某一部分,这是此书的特点。——贺麟本书是研究黑格尔哲学的经典著作,在出版后的近一百年间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本书共分四编, 编基本原则(黑格尔哲学与西方哲学史的关系,黑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三大部分(
1974年8月26日,米歇尔·福柯完成了《规训与惩罚》,就在同 ,他开始撰写《性史》 卷。过了不到十年,《性史》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出版。之后不久,福柯辞世,时在1984年6月25日,享年57岁。 这十年,是福柯职业生涯中极为迷人的十年:从《性史》计划的启动,到他离世,这一项目被迫过早地结束。 福柯1984年对《性史》的构想与他1974年的计划截然不同。他原本是要按主题组织一个六卷本系列,但他承诺的内容几乎没有写出来,也未获出版。相反,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把自己的工作转向了 不同的方向一一主体性的历史或者说主体的谱系学成为福柯的主要关切。 本书提供了一段详细的思想史,对福柯 十年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描述,既细致解读了福柯正式出版的作品,也全面考察了福柯所抛弃的主题项目,还尽力参照了福柯身后留下的大量不完整稿本。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州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理事、创作部副部长,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副教育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李自成》《长夜》,中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戎马恋》《春暖花开的时候》等。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历时40余年完成,曾获首届矛盾文学奖,有英文、法文、日文等译本。在《李自成》的创作中,毛泽东曾两次指示保护姚雪垠,这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是极其罕见的,具有传奇色彩。本书作者是姚雪垠的生前助手,为写此传与姚雪垠签订过“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的“君子协定”。本书就姚雪垠的独特经历、思想形成、创作成就及其作品的价值取向、美学追求、民族风格等方面展开了全面探讨,是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一位环球旅行者眼中的世界一本 魅力的私人化旅行随笔“身为旅行者,我的世界是遥远而又野性的。”当代德国文坛重量级作家马蒂亚斯·波利蒂基已旅行超过四十年,足迹遍布各大洲近百个 ,他极少使用智能设备,仅靠背包和笔记本行走。 荒无人烟的贫瘠之地、古代遗迹的废墟、摩洛哥拥挤不堪的夜车车厢、东京摩天大楼的闪光霓虹……马蒂亚斯讲述世界各地的见闻,也在 化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深入城市与荒野,在哲学式的追问中重新审视世界。\"
在信息时代,社会大众表现出了 泛娱乐 审美趣味,其在文化消费方面不仅有 娱乐至死 的隐私消费需要,而且还有 参与 贡献 分享 的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同时亦表现出了群体性从众消费心理、个性化需求与差异性消费等特征,因此,信息时代各品牌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开展营销传播活动,必须首先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并根据互联网多媒体融合特点,提供跨媒体、跨文本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其中动画广告作为信息时代开展营销传播的一种手段,在各品牌与大众之间起到了互相沟通的桥梁作用。
本书以亲切自然的对话体,讲述了李泽厚一生之经历、论著、思想、治学、交往等,试图探寻其独特的学思之路,读者从中亦能生动具体地感受李泽厚的人格魅力与鲜明个性。 本书形式虽“虚拟”,内容却很“实在”:主要源自李泽厚的各类论著、文章、书信等,经作者重组、拼接、整理,并由李泽厚多次修改、增删而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许多内容是作者与李泽厚在多年交往中 掌握且 披露的。此外还配有大量插图,多为 公开, 史料价值。
孟宪民(1900年2月2日-1969年2月18日),江苏常州人,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先驱。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长期从事矿床地质的研究,包括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以及成矿理论的研究,是同生成矿学说的创始人。生前是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第一批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兼采矿系主任、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地质学报》主编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孟宪民科学兴国的一生,以及他为地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对自身一部分个人经历和研究改革的学术要点的阶段性整理。在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并通过 建言农村改革 建言国企改革 建言政府改革 建言社会改革 建言经济转型 建言扩大消费 建言开放转型 建言新时代改革 等8个方面总结了自己30多年来建言改革的研究历程。
1959年, 上古史和考古学者徐旭生先生开展豫西“夏墟”的调查工作,拉开了夏文化田野考古和研究的大幕。本书通过访谈,记录几代专注于夏文化探索与研究的学者求证夏王朝的思想、路径与成就,总体反映了迄今为止夏文化研究的历史、成果及共识。可以这样说,夏文化研究在立场、材料、方法等诸多方面,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本选题由段文杰之子段兼善创作,讲述了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与敦煌相守相伴,保护、研究、弘扬莫高窟的感人一生。本书分为九章,从段文杰寻梦千里赴敦煌到通过一幅幅临摹壁画,成为知名画家,经历特殊时期的人生低潮,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带领敦煌学走向世界的人生旅程。段文杰曾说“敦煌是我生命的全部”,正是守护敦煌的信念,让他度过了一段段艰难岁月,一生坚持绘画创作,他成为壁画个人临摹史之 ;在他的带领下,敦煌学成立并走向世界。正是与敦煌相伴相随的一生,串联起段文杰的敦煌人生。
本书为 温州学人印象丛书 新一种。 晚近温州文化圈流传 事必言籀,言必怀梅 一语。所谓 籀 ,即指籀园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前身),而 梅 ,则为本书的主角图书馆老馆长梅冷生先生。 梅冷生(1895 1976),名雨清,浙江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浙南图书馆事业的杰出代表,现代知名诗人和民主人士。梅先生平生以继承永嘉学派的优良传统为己任,以文章气节相砥砺,在乡邦文献(包括文物)的征集保存方面劳苦功高,贡献卓越。因而被誉为籀园的 守门人 。 本书包括三组文章,以师友回忆文章为主体,作为组;第二第三组,一组为师友唱酬之作,另一组为师友日记辑录。后两组作为知情人或当事人的别样记叙,不可或缺。作者包括夏承焘、王季思、吴鹭山、赵万里、夏鼐、苏渊雷、樊祖鼎、许思言、潘国存、胡福畴、冯增荣、郑少梅等数十家。此
曾子著述颇丰。他辑《论语》、著《曾子》、作《孝经》、传《大学》,不仅忠实地承传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在许多方面有新的建树。以孝为本是曾子思想的核心,他以“天地之间人为大”的人本思想为总纲,把孝作为“天下之大经”,从孝是“仁之本”推衍开去,以“忠(发自内心的爱)”为内在动力,以“礼”为外在规范,以“敬”为判断标准,构成了孝的理论体系。修身是曾子的另一重要思想,他以君子为修身标准,以学习、实践与自我反省为基本修身方法,强调“爱日以学,及时以行”、“日旦就业,夕而自省”。
阿尔伯特·史怀哲,这位集哲学、神学、医学、音乐专业于一身的才子,是全世界 的20世纪传奇人物。他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便前往非洲,把50多年的岁月奉献在医疗服务上, 也安息在非洲的土地。 在书中,史怀哲不仅细述个人生活的历程,也对当代道德思想、科技文明等议题有所评判。读者于字里行间不时可以感受到史怀哲流露的悲悯精神, 令人动容的是他的哲学观,后来也在史怀哲人生阶段中发展为核心思想,他称之为“敬畏生命”。
纵观世界文化交流史,海外汉学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提供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本套丛书选取16世纪到20世纪世界范围内对汉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汉学家为对象,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讲述其生平经历及学术成果,旨在回顾中西文化交流历程,发现审视中国文化的新视角,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 卫礼贤,原名理查德·威廉(Richard Wilhelm,1873-1930),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是20世纪享誉 的汉学家。他1899 年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青岛,很快被中国文化所吸引,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在中国居住长达25年。1900年,卫礼贤在青岛创办了“德华神学校”,1901年定名为“礼贤书院”,开新式教育先河。卫礼贤 的贡献在于他对中国典籍的德文翻译,他翻译了《论语》《孟子》《大学》《礼记》《易经》《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