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尔伦传:一个身体的历史》由法国学者阿兰 比于齐纳撰写,讲述了法国诗人保罗 魏尔伦的一生,包括他的性格、思想、情感以及创作生涯。 魏尔伦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马拉美、兰波齐名,生前被奉为 诗人之王 ,象征派、颓废派都将他视为大师和同道。他的诗歌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著称,其创作与帕尔纳斯等诗歌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流派对法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魏尔伦生活放荡不羁,极端的性格导致了他悲剧性的一生:他做过阶下囚,当过教书匠,晚年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形同乞丐。他的暴力倾向源于内心的绝望,而这绝望的土壤产生了他生命中最敏感、宝贵的歌唱。在撰写《魏尔伦传》时,作者采用了批判性的视角,不断引用魏尔伦晚年的自传,但保持怀疑的态度。他在书中详细记录了魏尔伦的生活细节
彰显了沈荣骏院士的高度人生观、价值观 展现了胸怀“国之大者”、立志科学报国的科学家群像 唱响了我国科技战线独立自主、砥砺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专家推荐语】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zui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高度评价: 我和沈荣骏院士是老同事、老战友,他是我国航天测控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半个多世纪中,我们几乎是一起共同经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辉煌的历程。 沈荣骏院士的访谈,从一个不同的角度为我们的事业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记录,对于渴望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的广大读者和从事航天测控技术工作的官兵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高度评价:
《清末醇亲王巡阅北洋海防史料汇编》是对1886年北洋海车正式建车前,醇亲王奕最于旅顺、威海卫巡阅水师军舰、海车操演以及要塞防务的史料合辑.其中,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关于这次巡阅事件的全部历史照片经过细致
.
《中国历代思想家》是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原名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 等)与王寿南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两岸学者联袂编写,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著作对于读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重点引进项目,此次以简体字出版,对文中的古今地名对照、注文体例和文字错误等作了必要的订正,并将原25分册按历史年代合并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和现代等凡7种14册。 原版本的卷头语和三篇序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该书系的出版缘起和有关情况,简体版将其主要内容附于书前。 该书关于中国历代思想家的选取立意及某些作者的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认同。但为便于参考研究,仍保留其原貌,在书中加编者注予以说明;个别之处,有所节略,但不改动原书之观点。
本书是广东知名历史学者张求会教授十年来关于陈寅恪学术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全套书根据研究主题分为四个分册。 册《尔尔区区:“陈寅恪研究”之再研究》是一部学术评论集,主要评论了和陈寅恪研究直接相关的著作、文章。所录文章跨越十余年,评论范围涵盖在此期间陈寅恪研究 重要的成果,如《陈寅恪文集》《陈寅恪的 二十年》《陈寅恪诗笺释》等。表扬与批评都建立在史料考辨的基础之上,同时吸纳 研究成果。 第二册《古调犹弹:六位学人日记中的陈寅恪》是一本有关于陈寅恪的文集,主要收录并分析了六位学界名流与陈寅恪往来过程中所写下的日记、笔记、书信等长文,铺陈的是夏鼐、刘节、郑天挺、陈君葆、梁方仲、竺可桢六位学人与陈寅恪的交往史,表彰的是变雅之声盛行而犹弹古调的仁德义举与真情实谊。第三册《世外文章:陈寅恪
本书是 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的自传,也是他为自己所处的“数学时代”写下的历史掠影。哈尔莫斯因在泛函分析、遍历理论、测度论、布尔代数理论等领域的贡献著称于世。他不仅对整个数学领域的研究保持着浓厚兴趣,而且始终关注着数学世界的人与事。读者可在本书中看到上百位数学家的身影。哈尔莫斯讲述了他们的趣闻轶事,为他们拍照留念,让读者对这群数学家产生全面而感性的认识。这本书堪称20世纪的数学“社会史”。同时,作者谈到如何学习、如何做研究、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学术环境,讲述了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以亲身经历告诉读者,什么是真正的数学家和数学研究,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数学家。本书适合数学爱好者、数学研究人员,以及对数学史和科学史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