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利用《尹湾汉墓简牍》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之官文书释文,以考证汉代官制与地理。释文所用之符号,完全参照。 二、《尹湾汉墓简牍》之释文不附各条号码,甚不方便使用。今每条释文加一号码:前一数字为《尹湾汉墓简牍》之页码,后一数字为该条释文在该页之次序数。如82-3表示该条释文为《尹湾汉墓简牍》82页之第3条。 本书引用《尹湾汉墓简牍》之释文,以引用《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最多。部分章节引用《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每条释文除页码及在该页之次序数外,再加一括号号码,括号中之数字为《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释文之先后顺序号。如86-5(18)表示该释文为《尹湾汉墓简牍》86页之第5条、《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之8条。 三、本书征引文献,于内文及注释仅注明作者、书名(或论文之篇名)、征引之页码。另于书末
人们必须重新思考欧洲模式。这一模式已经运转了50年之久,今天却不再有效。不仅如此,随着欧盟的东扩,一个新的时代,即边界推移和边界消失的合作时代,也开始了。这难道值得奇怪吗?欧洲化将把我们引向何方?迄今为止,它究竟做了些什么?对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欧洲的兴奋之情(或许还有怀疑),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欧洲直到今天仍然未被理解,未被接受。这种在历史上的、独特的跨国家、跨社会共同体的构成形式,了一切现存的范畴和构想。欧洲的范例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政治概念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工具,离历史现实已多么遥远,已经变得多么迟钝——它们仍然被禁锢在民族主义的思维大厦和方法论之中。 究竟是什么把一个幅员更加辽阔的欧洲维系在一起的?显然,是一种新的构想,世界主义欧洲的构想!这本书所要阐明的正是欧盟的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包括了试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及其价值、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目的性价值取向、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述论、试论十六大以来党的农业思想的理论价值、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探析、试论十六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中共十七大报告对台方针政策解读等等。
《犹太政治传统--卷二》本卷处理犹太人的资格问题。核心是两个提问:谁是犹太人?谁不是犹太人?个问题涉及团体内部的平等和不平等: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成员资格?不同种类的成员资格?第二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恐惧、敌意,还有尊重等决定多种可能性的相互冲突的情感和态度。这些都和政治大有关系。正如后来罗马公民权的授予问题一样,成员资格的问题历来是政治的核心问题所在。还是让我们跟随着这本书,回到犹太人《》的开端吧。
阿以冲突是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最久和最复杂的地区冲突。本书的宗旨是对阿以冲突,特别是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的要点进行深入客观的专题论述。全书分三部分:部分,论述阿以冲突及其政治解决的基本情况,“阿拉伯前线国家”在冲突及其政治解决中的作用,由阿以冲突引发并对政治解决有重要影响的叙利亚--黎巴嫩的特殊关系,以及埃及--以色列边界争端和黎巴嫩--以色列--叙利亚三方间边界争端。第二部分,论述巴勒斯坦问题的各主要议题,包括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国家地位,巴勒斯坦领土与边界的演变,耶路撒冷之争,巴勒斯坦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