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小词典》共收汉字字头1500余个,词近10000条,全部收入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列词汇,并在此基础上选收了其他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全书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并按字头、汉语拼音、词性、英文解释、词汇等项逐一编排;释义精炼、准确,易解、易记。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于2003年面世后广受好评,它率先提出 读者至上、注重实用 的编纂原则,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开山之作。自2010年始,初版主创人员借助现代化词典编纂平台开始了为时五载的词典修订工作。经过全面修订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缩印版)秉承初版特色,新增条目近万条,收录总条目近15万条,与时俱进,全新奉献。 *规模宏大,收词齐全 *语文为主,兼顾百科 *释义规范,译文精当 *突出实用,注重搭配 *与时俱进,语言鲜活 *标注词类,拼音准确 *编排清晰,查阅方便
外研社 现代汉英词典 以外研社出版的荣获国家辞书一等将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的《汉英词典》(修订版)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删去生僻、不常用的词条、共收条目五万三千条,其中特别收入新词一万余条。所收条目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生化、医药、生态、电子、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每个条目的释义都经过仔细推敲,语言简明精确。为了便于读者查阅,编者对词条所属学科和修辞用法作了标注,而且对所有单字条目标注了词性。增加以英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和分类词汇,突出时代特色,反映语言发展规律。
《新华字典》作为新中国*有影响、*权威的一部现代汉语字典,1953年首版后历经数次修订,一直畅销不衰,至今累计发行6亿余册,是中国小学生入学后几乎人手一册的学习汉语常用工具书。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读者了解、学习汉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新华字典》这本权威规范的汉语字典就成为汉语与国际上众多语种的沟通基础。 商务印书馆征询英美等国出版社、词典专家、国际读者的意见建议后,经过试翻译、试审订,组建了十余人的翻译团队和外籍审订专家团队,在保留《新华字典》汉语原文的同时,提供英文对译。翻译原则是:在准确传达汉语词典原文的释义、例证含义的基础上,尽量以汉英双语间时态、语态、词性的对应表达来协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汉语,同时尽可能以便于国际读者理解的英语体现《新华字典》
《汉英词典》(第三版)保留了《汉英词典》原有的格局和特色,譬如大部分取自经典、诗词、近代白话小说的例证得到保留,并沿用了1978年版所制定、1995年修订版所遵循的编纂思路:一是兼顾学术和实用;二是以语文为主,兼顾百科;三是以普通话为准,兼承书面传统,酌采方言词汇。在此基础上,修订者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反映语言生活实际,完成了卓有成效的修订,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较之前两个版本,(第三版)具有以下特点: 1. 收词更加全面:收录条目 100 000余条,较1995年修订版增收 20 000 条左右;语文为主,百科为辅,雅俗并举,兼顾学术和实用,并增收新词、新义 10 000余条,涵盖语文、时事、经济、科技、网络等诸多领域。例如, 甲流 A/H1N1 fl-u, 次贷危机 subprimemortgage crisis , 科学发展观 scientific approach todev
本词典分共收单字2 400多个,词语18 800余条,释义准确,用语浅显易懂,方便读者对所查词条的理解与掌握。本词典部头虽小,然而词汇量大,内容丰富,方便英语学习者随身携带,随时查找。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1版)自2000年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和同行专家的欢迎和好在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基本上做到了第1版《前言》中所说的 求新、求确、求实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迅速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创新,新词语的涌现更是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为了紧跟时代潮流,我们用六年多的时间进行了修订,在保持汉语词语丰富、英语释文切合原意、例证实用多样等原有特点的同时,力求使之更适合21世纪读者的需求,更为生动活泼,更加百科化,因而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此次修订,从编排来说,改变了原有的汉语字头安排,即同一音节中的字头,从原来按起笔笔形(点、横、竖、撇、折)排列,改为当前通用的按笔画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同时,合并音形相同的字头,区分字头所附的繁体与异体。在每一音
《*袖珍汉英词典》(第2版)是专门为学生读者和职场人士等英语学习者设计、编纂的小型双语工具书。词典共收录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近20000条,除涵盖词汇外,还收录了部分新词新义,完全能够满足目标读者学习使用英语的实际需求。词典释义准确精当、简明规范;采用小64开PVC精装双色印刷,制作精良,能够满足读者随时随地的查考需求。
《汉英词典》(修订版)于1995年出版后,广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曾先后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社会迅猛发展,语言生活日新月异,汉语词汇快速更新。为了反映汉语的*变化,《汉英词典》便有了再版的必要。 2000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组织下,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学者为主体的编修团队开始着手《汉英词典》(修订版)的修订工作,前后几十载。修订者尽量保持《汉英词典》前两版的原有格局和特色,譬如大部分取自经典、诗词、近代白话小说的例证得到保留,并沿用了1978年版所制定、1995年修订版所遵循的编纂思路:一是兼顾学术和实用;二是以语文为主,兼顾百科;三是以普通话为准,兼承书面传统,酌釆方言词汇。在此基础上,修订者与时俱进,紧扣时
暂无
《汉英大词典(第3版)》是由著名英语学家、词典编纂专家吴光华先生主编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汉英类词典。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前两个版本,累计印数达10万册,曾获第8届中国图书奖,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与读者口碑。译文社获得第3版的版权后,在吴光华先生的领衔下,组织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原词典做了精心的修订。第3版共收主词条24万条,新增新词新义1万5千条,总字数增加到1600万;并特别注重收集近年来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新词新义,如 首席执行官 、 厄尔尼诺现象 、 疯牛病 、 猪流感 、 不折腾 、 躲猫猫 等。《汉英大词典》(第3版)的出版,将填补译文出版社大型综合性汉英词典编篡领域的空白;同时,可与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构成姊妹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适用于外语工作者、翻译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教师、大学生、研
《*汉英常用成语词典》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策划、主编,兄弟院校合作、参编的一部实用双语工具书。《词典》收录汉语常用成语5000余条,并首次收录和翻译了反映近30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较为流行和稳定的新词语近200条。作为一部案头工具书,本《词典》不仅适用于翻译工作者、大中学生、初中级英语水平者,而且也适用于母语为英语的中文学习者。 《词典》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与同类工具书相比,《词典》力求突出以下几点特色:1、选词广泛、新颖、实用。2、译文丰富、多样、准确。3、编排科学、简便、易学。
中国的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学的一枝奇葩。生动传神的成语,帮助我们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丰富了语言的色彩。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恰当的成语,能使文章精炼增色,活泼有趣,通篇生辉。 记得在求学时代,我就很爱好成语,并曾搜集过成语的典故和出处。后来阅读了许多外国文学名著,发现英语以及其他语言也都有大量能与汉成语媲美的成语,从兴趣出发,也搜集积累了不少资料。到上世纪60年代时,我萌生了汇编汉英成语词典的设想。之后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有系统的整理和汇编的案头工作。虽进展很慢,期间却得到了不少有识之士的指教和帮助。 这本词典共收汉语成语约4320条。所收入者,大都是目前通用的成语和俚语;冷僻或已少见的成语概予割爱。翻译方式为直译1、意译2和对应译3三种。成语直译,读者可能不易理解,但它能表达原词
本词典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汉英词典,所收词条既不是按汉字条目的笔画顺序排列,也不是按汉字条目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而是以汉字条目所属范畴分类编排。这一新颖的编排既便于查找,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全书收录词条35 000余条,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法律经济、工业贸易、交通邮电、天文地理、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家居生活、体育娱乐、餐饮旅游等等,林林总总,无不涉及,真可谓世界万象包罗无遗。 本词典收录词条的原则是繁而不乱,广而不杂,精而不疏,避免收入一些比较冷僻和专业性较强的英语词汇,同时也注意兼顾到其他汉英词典忽略的一些词汇和*近出现的一些新词新义,力图使其成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英语学习者以及爱好者的一本*理想的手头工具书。
本书版本虽不大,属中、小型词书,但内容却相当丰富,粗略统计,中文词条高达四万八千余条,对中小型词书而言,这个数目可不多见。 无论是平日翻译备查,还是出国应急;也不论 阅读书报资信时参考,还是应试备考中充实自己的词汇量,这个数量不仅足够应对,而且还绰绰有余。
在新世纪之初,中国成功地加入了WTO,如愿以偿地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2010年的世博会也将在上海举办。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年中,中外文化、体育、商贸交流活动将更加活跃,国内也必将会掀起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高潮。世界各地学习中文的热潮也与日俱增,来华的留学生已超过40万,其人数还继续增加,他们都要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正是为了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我们组织了北京、上海、台北、南京、沈阳、大连、苏州、扬州、连云港等地20多所大学以及新华社、外文出版局的教授、专家、学者近百人、同心协力,经过4年的努力,精心编纂了《新汉英辞典》,以方便广大读者学习、参考和使用。 在本辞典出版之前,编者已出版了1550万字的《汉英大辞典》,820万字的《汉英辞典》和《新世纪版汉英辞典》,2.9万个汉字为单列条目的《汉字英释
为了满足广大英语爱好者,尤其是学生便捷地查阅英语词汇和背诵英语单词的需要,我们编写了一套“英语‘精典,系列”工具书。这套工具书由多本英汉、英汉双解和汉英词典组成,它的*特点是,全部收入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列词汇,并在此基础上选收了其他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包括一些新词。 这本《汉英小词典》共收汉字字头1500余个,词近10000条,均为常用、常见字词。全书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并按字头、汉语拼音、词性、英文解释、词汇等项逐一编排;释义精练、准确,易解、易记。 国际知名的英语教育与研究专家郑仰平教授曾经说过:“翻字典是件乐事。我们每天都会碰到一些新字新词,要是能养成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去查一查,总会学到些新知识,这一天也没有白过。”这本《汉
想要深入学习中国语文特别是古汉语的人,无论中外,都不免有这样的感觉:如不入门,有寸步难行之苦;一旦入门,则又有左右逢源之乐。关键不在于识字数量多少,而在于对词组或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本书的编纂,就是针对这个关键开始研攻的。本书作者耗38年之岁月编纂,将汉语中的各种语汇,包括古汉语、诗词、经典中的成语、格言、警语、妙词、佳句、民间口头谚语、歇后语、俚语、陈述语汇、描写语汇、以及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媒体语汇、日用生活语汇,蒐集网罗,细大不捐,广采兼收,词头约5,000个,语汇近50,000条,并标明音调和读法,译文少则一两条,多至一二十条。全书简、繁字体对照,约380万字,洋洋大观,洵属成语之渊薮,语汇之海洋。此外编排精密,查阅简便,全部词条,都能按拼音或部首,一索即得。
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用妥帖的英语表达一个汉语意思,而利用一般汉英词典查到某个英语词后,却又不知该英语词性是什么,具体如何使用等等。为帮助英语学习者解决这些难题,我们特邀解建和教授主持编写了这部《袖珍汉英词典》。 解建和教授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十分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的困难。解教授于1987年创建“英汉双语语料库”,至今已有800万词的语料。本词典就是根据该语料库导出汉语词目编写而成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袖珍汉英词典》收录汉语单字和复词共约1.2万条,主要特色在于对英语对应词标注词性,对短语根据其中心词标明是何类短语,还对英语对应词的语体修辞色彩作了标记,并提供基本搭配词和语法说明。这样,读者查阅到与汉语词目对应的英语词后即可使用,而不必再辗转查
《汉英词典》是一部小型工具书。全书选录3835个单字及2万余词条,条目收录不求多、全,以常用汉语语义词汇为主,也尽可能收录近几年来涌现出的新词语;在汉语英译方面,尽量突出同一汉语在不同语境下不同语义的准确解释,注重译文的灵活性、多样性,以表达语义的丰富性;对英文译例中的关键词语作了简单的解注,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在汉译英时能准确使用。可以满足大中学生和英语自学者的需求。
本书是一部小型工具书,主要供翻译工作者、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和英语自学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本书收录汉语主字条.4397条,词条7万余条。除一般词语外,还收录了一些常见的成语、谚语和俗语,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常用词语。 本书非常实用方便。因为本书主要针对中国读者使用,因此在内容编排上格外注意了其实用性。本书所收录的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平时几乎没有机会用到的古字、古义均不收录,生僻字、不规范用法也不予收录。单字条目注音,而多字条目不注音,以使版面简洁,方便了读者查寻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详实。本书着重收录了常见的成语、谚语和俗语。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表达习惯与修辞方法,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一个汉语习语很难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