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典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视角出发,在提供各组同义词共同语义的基础上,根据词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分别从构成要件、词源、语义、语体、语法等角度进行辨析,配合精挑细选、深浅适度的例证,用精练的语言把同义词之间的差异表达清楚,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收词规模空前,收录近2500组、超过12000个同义词 选词突显 国人之角度 ,多选取给中国英语学习者造成*大困惑的同义词 对单词进行 解构 ,从构成要件理解词义间的差异 辨析语言精练,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为读者说明各组同义词之异同 多角度对比分析,基本词义、引申意义、语法功能、褒贬用法、情感色彩等信息的多维呈现 例证深浅适度,充分说明单词用法,兼顾准确性和适用性 集实用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增强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和翻译水平 后附全书索引,
★英汉部分共收录各类医学术13万条,汉英部分共收录各类医学术语14万条,其中*术语各9千余条。 ★兼收中西医学术语,术语及术语译名注明医学主题词、外来词、医药名称等来源出处。 ★术语及术语译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及国家药典委员会的标准为依据,并分别用“名委”、“药典”等上标注明。 ★英汉部分正文条目按字母顺序排列,派生词、复合词及缩略词分别作为条目独立列出,并提供美式和英式拼写变体。 ★汉英部分正文条目按中文拼音顺序排列,提供拼音和笔画两种检索手段,并为多音字设计了“字头提示”,以便读者查阅。 ★采用*国际音标(第15版),标注美式发音并切分音节。 ★提供同义词、反义词及相互参见词条。
《麦格劳-希尔英汉双解科技大词典》是外研社根据《麦格劳-希尔科技大词典》2003年第6版翻译编辑的*综合类科技大词典。这一版共收录词条约11万,义项12.5万个,其中增加的新词5000余条,更对大量原有词汇作了与时俱进的改写处理。所有义项均标明学科,从一般学科(如物理、天文等)到细分学科(如工程声学、航海等),超过100个门类。外研社推出的版本既保留了原有的英文释义,又配上了精准的中文对应词。英文释义简洁明了,在不失科学性的同时,做到让非专业的学生能够阅读理解。
《高级英汉百科图解词典》是学生、教师、翻译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工具书。本词典的*特点是插图和单词的密切配合,以插图引导中英文单词,以令人赏心悦目、色彩绚丽的图画和精准专业的对应词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将图文编排得紧密无间、相得益彰。 页页精彩的插图、项项精准的说明,即使只是随意翻阅也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25000个单词。 3500幅彩色插图。 28个主题。 查找方便实用,有助于单词记忆。 突破传统词典的模式,以读者需要为出发点。 收词范围广泛。 分类详细,妙趣横生。 兼顾英语和美语。
《汉英医学大词典(第3版)》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图书,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华“五大汉”医学大词典之一。《汉英医学大词典》出版发行以来,多次印刷,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2004年出版第2版。随着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名词大量产生,《汉英医学大词典》(第2版)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需要,对其进行修订已迫在眉睫。因此,在原国家卫生部的领导下,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科大学等单位着手进行《汉英医学大词典》(第3版)的编写工作,旨在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时代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编纂出版意义深远,编写责任重大。 《汉英医学大词典(第3版)》为大型医学专科双语词典,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医学及相关领域的人员。在词条编纂包括收词、修订、编写等过程中,本着科学性
清华大学孙复初教授等编写的《英汉科学技术词典》出版发行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喜爱,获得首届“中国辞书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全国优秀畅销书”。三十多年来,该书作为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常备工具书,见证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和合作更加深入密切,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词汇与日俱增。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原《英汉科学技术词典》主编孙复初教授邀请许多学者重新成立编写组,在总结以前编写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检索,历时八年,终于完成了这部《新英汉科学技术词典》。《新英汉科学技术词典》不仅保留了原《英汉科学技术词典》释义丰富、例词实用、收词量大等特点,还具有了两个显著的创新点。,多学科,跨专业。改变过去英汉类科技
本词典收录的主要词汇是编写人员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新词、新术语和新缩略语,收录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航天科学技术名词》中的名词,以及国家、行业和企业制定的有关术语标准中的术语,同时参考了20多种国内外的*专业词典。在词典编写过程中,各位专家、教授不断补新和逐条审核,词汇释义力求准确、规范,并且对一些新技术名词或有必要加以说明的词汇作简要的注释或说明,便于读者正确掌握。本词典的主要特点是词汇丰富、新词量大、专业性强、释义规范,是我国导弹与航天领域的一部常备工具书。
本词典是我国部详解型英汉钢铁冶金技术词典。除具有释义准确、体例新颖、收词全面、新词较多等特点外,本词典尚具有传统的词汇对照表型英汉专科词典所不具备的如下特点: ●技术含义简释:准确理解科技术语含义是搞好专业翻译的基本前提。本词典对钢铁专业基本词条,设置技术含义简释,方便读者查阅,搞好翻译工作。 ●释疑匡谬辨析:在广泛收集钢铁专业术语误译实例的基础上,本词典设置了“词义辨析框”,对于钢铁专业常见术语误译科学剖析、翔实论证、析误匡谬、给出正译。以利读者认清术语真实内涵,避免误入翻译陷阱。 ●指导术语翻译:本词典面向术语翻译实际,通过设置“术语翻译框”、“新词新义框”、“词序辨析框”、“词汇搭配框”等,对术语翻译,详加分析、指明规律,以例为镜,介绍术语翻译知识、指导术
《英汉军事缩略语大辞典》目的正是在于编写这样一部覆盖面广、内容新、通用性强、标准统一、译名权威的大型辞书,作为《英汉军语大辞典》的姊妹篇,为军内外翻译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得心应手的参考工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外军研究、对外交往、装备研发等各项军队建设,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和进步。 《英汉军事缩略语大辞典》共收录20万词条,在词条收录方面借鉴和吸收了《英汉军语大辞典》的成功做法,不求过细和过于专业化,不求取代军兵种分类英汉军事缩略语辞典,它着眼于解放军总部机关、军兵种司令部和科研单位翻译和研究需要,侧重收录:1.外军军事思想以及军事战略、战役和战术领域的缩略语;2.外军编制体制、作战指挥、训练教育、军兵种运用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常用缩略语;3.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技术发展过程中产
《英汉军事缩略语大辞典》目的正是在于编写这样一部覆盖面广、内容新、通用性强、标准统一、译名权威的大型辞书,作为《英汉军语大辞典》的姊妹篇,为军内外翻译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得心应手的参考工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外军研究、对外交往、装备研发等各项军队建设,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和进步。 《英汉军事缩略语大辞典》共收录20万词条,在词条收录方面借鉴和吸收了《英汉军语大辞典》的成功做法,不求过细和过于专业化,不求取代军兵种分类英汉军事缩略语辞典,它着眼于解放军总部机关、军兵种司令部和科研单位翻译和研究需要,侧重收录:1.外军军事思想以及军事战略、战役和战术领域的缩略语;2.外军编制体制、作战指挥、训练教育、军兵种运用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常用缩略语;3.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技术发展过程中产
《英汉双解石油辞典》是一部新型的石油辞书,其编辑宗旨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英文石油术语,本书收集了有关石油地质、地球物理、测井、钻井、开发开采、储运、炼油、石化等专业的基本常用术语及少量石油经济词。每一术语都有英文和中文解释。部分术语配有插图。 本书是一本普及型的工具书。从事石油工业任何一种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涉及石油工业的其他行业的技术人员,从事石油科研、教育、翻译、出版的工作人员,国家、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石油大专院校的师生,都能从本书得益。
本词典广泛收集了传动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并补充完善了有关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和技术培训方面的大量专业词汇。新收录的词汇以自动化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电机作为重点。本词典分为德汉、英汉和德英三部分,总共收录了60000多个德文和英文词条以及近200000个译文条目,可以实现德文-中文、英文-中文和德文-英文的对照查阅。 本词典可供在电气传动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文件汇编、技术培训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作者在多年从事电气传动和自动化专业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国际交流,收集了大量的德-英技术专业词汇,并已经编入到本词典中。
本词典是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和俄罗斯动力核能出版社组织中、俄两国专家共同编纂而成。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两社将根据本国的需要,独立出版自己的词典,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英俄汉电力大词典》,俄罗斯动力核能出版社出版《英俄电力大词典》。
全书汇编各类军事术语以及相关学科术语24万余条。收录*军事术语6万多条,包含当前国际军事发展的*内容,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 。所有词条统一按字母顺序排列,体例清晰,易于查找,体现了“辞书以人为本”的精神。配备英汉双向检索电子词典,实现了缩略语和全称的相互查找,更具有精确检索、模糊检索以及全文检索之功能。
本书在版基础上新增词汇14100余条,总词汇量超过96400条。收词范围除了涵盖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材料科学、塑料、纤维、橡胶、涂料等领域外,新增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相关的重要词条,并尽可能多地收录了一些重要的高分子缩写词、加工助剂等。本书还应及时之需,收录了(由中国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正式公布的)《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中所列举的2842个词条,用黑体字排出;同时,也收录了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2009年公布的《高分子术语和命名纲要》中的基本词名1500余条,本词汇中在词条后右上角用星号“*”标出;对于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定和推荐的缩写词,在词条后右上角用双星号“**”标出,以表示规范名词的权威性。 本书收词广泛新颖,词汇量大,可供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