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修订版)》是一部精心设计、新颖独特,专为德语学习者编纂的德汉双解大词典。66000个词条。精选反映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新词语和新概念。释义通俗,浅显易懂。63000个例旬,以及大量的搭配、词组,适用于各种交际场合,便于使用者在语境中学习。30000个复合词,便于激发举一反三的构词能力。2100余条语用提示,以及详尽的语法说明,解释精辟,令人茅塞顿开。 动词为核心的句子模式,精心设计。格式规范,语法、语义、语用清晰到位,利于学习、记忆、运用与创新。德语正字法,醒目套色编排。确保书写正确,便于读者查阅。 新开语言信息窗、国情信息窗,丰富使用者的交际常识和文化知识,激发其潜在求知欲。
《朗氏德语大词典(德德版)》专门为外国人学习德语编写,语言学习功能突出。 《朗氏德语大词典(德德版)》采用*正字法,同时大量介绍德语国家文化和国情。 《朗氏德语大词典(德德版)》收录约66000余条常用德语词汇,包括各个生活层面的日常用语以及所有重要的奥地利、瑞士的德语表达方式,是学习德语的绝佳工具书。
《德语姓名译名手册》是商务印书馆 外汉姓名译名手册系列 之一,收德语姓氏、教名及部分外来语姓名共计6万余条。国内权威翻译机构70年积累的资料整理而成。本手册汇集的德语姓氏、教名适用于翻译操德语的国家和民族,包括德国、瑞士、卢森堡、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其中,德语姓氏、教名不分类别,概按拉丁字母顺序混合排列。本书由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写。作为全国的官方新闻译名审定机构,新华通讯社译名室承担着在中国大陆媒体出版的世界重要或常用人名、地名、组织机构等的翻译工作,是全国外文译名的权威机构,堪称新华社的一块 金字招牌 。 《德语姓名译名手册》(第2版)在《德语姓名译名手册》(修订本)的基础上,重新核实、修正了部分重要人名的汉语译名、德文原名、生卒年信息以及职业信息,并将此类译名按照统一体例重新书写
该词典是在《杜登学生英语词典》修订和扩充版的基础上编撰而成。《杜登学生英语词典》修订和扩充版由杜登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辞书部合作编辑完成,补充了大量有意义的附录。外研社对该词典补充了中文翻译。该词典约76000词条,是一部综合型、实用型、精编型多语词典。
《德语习用语词典》是一本适用于德语学习者、德语教师及德语语言学研究者的工具书。本词典涵盖千余德语习用语词条,在词条选择和词条阐述上符合中国德语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德语教师的教学需求。作者对词条的解释简单易懂,并配上具体的例句解释说明词条的正确用法,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了尽可能全面、准确和实用的内容,是一本适合于中国读者查阅的德语习用语工具书。本书作者张人礼老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从事德语口笔语教学近五十载,他希望将其直接的经验分享给读者,期待这些经验能够成为读者的财富,争取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提升语感、加强中译德的能力。
《新德汉词典》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德语工具书中的主打作品,多年来受到市场的热销。该工具书是国内学习、教学及翻译德语时*主要的德语工具书。现根据市场的不同消费群体,申报出版该书的简装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朗氏德汉双解词典》引进2010年*版的“LangenscheidtTaschenwrterbuchDeutschalsFremdsprache”,加注中文释义,专门为外国人学习德语编写。全书近900页,它是一本中型的德汉双语学习型工具书,收录约30000条词目、短语、范例和派生词,涵盖了现代德语日常使用的单词、词组,也增添了德语学习者理解德语、使用德语进行会话与写作所需要的内容,极具实用性。 除了标准德语,朗氏德汉双解词典收录的词目也包括日常口语词汇。词目的中文释义透彻明了,德语释义则更清楚、更准确地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有助于读者根据不同的情境选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此外,奥地利和瑞士德语所用的词汇同样受到了关注。本词典提供的数千例句精确详尽,典型的短语、构词以及造句方面的诸多范例简化了语言学习。作为补充,词典列举了词汇的复合及派生现象,有助于读者积极
《新编德汉词典》是一部中型综合性词典,主要供从事德语翻译与教学工作及学习德语的读俐使用。 本词典共收词条八万余条,大多是常用词汇,同时特别注意选收新词新语,包括百科性条目和常见的俚俗用语。词义力求全面完整,释义力求准确简明,并为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发音特殊的词加注国际音标,标明词语的使用地区和范围,注明文体色彩,说明用法和搭配关系,并编有例句,以便读者正确掌握词义及用法。
中国、目前德汉双解大辞典,专门为外国人学习德语编写,语言学习功能突出66000个词条,63000个例句,配以大量固定搭配30000个复合词,2100余条语用说明,大批插图采用*正字法,新建120个语言、国情信息窗修订版醒目双色印刷,查阅更加便捷清晰。
近30年来中国与德语国家在外交、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发展和扩大,人员交往频繁。就宏观而言,语言不再是交流的一般性障碍;但人们在交谈或翻译过程中遇到汉语中的某些熟语,如谚语、成语、歇后语、惯用语、俗语或某些名言名句时,往往有拿捏不准、心里打鼓的感觉。谈话或做口头翻译或许可以采用“急就篇”,以转述的方法加以应对,而笔译时则不可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尤其是当今熟语在跨文化交际和实际应用方面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人们颇需要-本专门的、内容较为丰富的汉语熟语德译词典,以备浏览、查阅或参考。 20世纪70年代末,编者在主持《新汉德词典》编写工作的“预热阶段”,曾与几位同事合编了一本小型的《汉德成语词典》(见“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其中的绝大部分词条后来经过修改收人了《新
德语变体词典共收入约12000个限于民族和地区传播的,或者使用中有差异的标准语的词和固定词组,以及它们的共同德语对应词。它是以对来源广泛的语料评价为基础的,该语料取自所有以德语作为民族和地区官方语言的国家,以及以因特网作为例证来源。这是首次系统全面地展示德语标准语变体的词典。迄今为止还没有其他语言有这样的词典。所有涉及多民族或带有多个民族和地区特点的语言(多民族或多中心语言)都值得考虑这个问题。 因此,本词典不仅对德语词典学,也对整个语言学具有根本性的科学意义。它作为参考书对翻译者,作家。德语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也对“德语作为外国语”专业。以及对德语文学的读者,都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本词典是由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研究小组编写完成的。Ulrich Ammon是项目的发起人和德国研究小组(杜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