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了我国自远古以来直至清朝末年的音乐发展史,包括:中国历代社会背景与音乐发展的联系;各种音乐形式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国音乐的多种体裁和题材;器乐曲和乐器的分析介绍,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与介绍等。该书还对我国古代的音乐文献、乐谱资料的保存情况做了细致的考察,对音乐史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单簧管属于旋律乐器之一,也属于华彩的技巧性乐器,发音非常华丽丰满、圆润柔和、明亮纯洁,有遥望晴空的感觉。因此,爱好和学习单簧管的人愈来愈多,而广大单簧管爱好者,又苦于没有适合自己学习的教材。《单簧管重奏教学曲集》即册,《单簧管重奏练习》即第二册,就是为适合广大单簧管爱好者编着的。册中有一百多首中外名曲民歌,以及各种风格的乐曲作为练习曲,这些乐曲,由浅入深,容易上口,好听好吹、富有趣味性、实用性,是经常伴随我们生活之中的乐曲,利于广大单簧管爱好者演技的提高;第二册中有七十多首重奏曲,其中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重奏中的和声效果谐和而优美,给人一种十分满意的享受。同时,单簧管在各管乐队中数量较多,适当进行重奏练习,对提高单簧管的重奏表演,对提高乐队合奏和个人演技大有益处。
本书作者章华英女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博士研究生,本书系统介绍了古琴的历史、传世名曲、古琴制作及名琴鉴赏、古琴记谱法与打谱、古琴流派及古琴艺术在海外的传播等。
道教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兰州白云观为代表的道教音乐,属于《全真正韵》体系,吸取了帝王庙堂仪典音乐、祀礼音乐等成分,形成了以表达神仙信仰为主要内容的道教音乐,教内又称为“十方韵”。
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曲目中,名曲荟萃。为满足广大小提琴演奏者的要求,我们编辑了这本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演奏的曲选,奉献给我国未来的小提琴演奏家。 国际比赛曲目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一般包括:古典奏鸣曲、无伴奏奏鸣曲、组曲、随想曲、技巧性和艺术性、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协奏曲等。这里选编的仅为技巧性、艺术性乐曲。 学生门通过这些曲目的学习,不仅在技术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在音乐语音的表达和乐曲风格等多方面能够的到艺术上的培养。
《民国音乐史年谱》中,记述了1912年~1949年这段时间内和音乐有关的各类大事,无论是作家、表演家和各种音乐活动的有关历史背景事实,都可以得到可靠的线索。通读全篇,可以了解民国时期音乐发展的脉络。 在编写体例上考虑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本书是断代史年谱,时限为公元1912年元月至1949年9月(民国元年至民国三十八年九月),在此时段的音乐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大事尽量搜罗,收录其中。二、既然是民国时期音乐史,即以民国年号顺序排列,又标明公元年份,再注中国传统阴历。三、所立条目不论巨细,均以说明民国音乐发展线索为选择标准,更以有助于了解该时期的活动脉络为依据。所记史事,一般只作客观记录,不加评论。四、本书所列大事,涉及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家生卒、音乐社团活动、音乐报刊、音乐书谱出版等。五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总谱op.125》是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这本曲谱,以贝多芬原始资料为依据,体现了客观、真实、科学、准确的学术精神,因此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全新的意义,一定会受到我国指挥家、演奏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及广大音乐院校师生和专业图书馆的欢迎,也必将为我国发展交响乐事业、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构诗学,实为有关结构、结构的形式、结构的构建等诸多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带有策略的,是学术化的。深入这个课题不仅能使我们在音乐结构构建的具体技巧层面,而且还能在音乐的哲学意义以及审美探求层面上达到相当的高度。结构诗学将对音乐结构的生成现象以及结构元素问的相互关系进行观照,因此结构诗学也可以说是关于音乐结构及其生成现象的探讨,是关于结构的艺术的探讨。 为了与一般的作品分析、曲式分析看所区别,我以选择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切人这个课题,而这个新的视角和方法,就是结构分析学。 结构分析学对所要进行的音乐文本分析对象不仅只依托并局限在构筑于主题动机及其发展和功能调性体系之上的传统曲式学的定义和规范,而是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分析思路及方法;同时,结构分析学始终将音乐形式化
本书是部箜篌综合教程,包含教程和乐曲练习两大部分。教程部分包括箜篌简史、古代诗歌中的箜篌等;乐曲部分包括初、中、高程度的独奏曲50首、重奏曲3首,练习曲33首。全面系统、实用性极强。是各大音乐院校竖琴和箜篌专业的教材。
《何占豪古筝协奏曲选集》是用钢琴伴奏的较大型的古筝协奏曲选集,适合演奏家或音乐院校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采用。
斯克里亚宾于1872年1月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也是一位钢琴家,可惜因肺疾早逝,父亲常年在国外服役,因此斯克里亚宾从小由奶奶和姑妈抚养大。少年时代斯克里亚宾在兹伐尔钢琴学校学习,在那里他遇见了日后与他比肩的另一位俄国音乐界巨人拉赫玛尼诺夫。这对少年同学相识时,斯克里亚宾十三岁,拉赫十二岁。钢琴学校的兹伐尔老师本人很富裕,他不收学费但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本书对弦乐组、木管组的各种配器手法,弦乐器与木管、圆号、小号、打击乐、钢琴等的结合,以及扩大的乐队编制、交响乐队为独唱、独奏伴奏的各种配器手法均作了详细的阐述,本书是从事作曲理论工作者的用书。
克拉莫生于德国曼海姆一个的音乐家庭,从很小起就生活在伦敦。童年时音乐基础打得非常结实,他跟克列门蒂(Clementi,1752~1832,意大利钢琴家)学钢琴,跟阿贝尔学作曲。次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时只有十岁。之后开始在欧洲大陆巡回演奏,作为一名钢琴家和钢琴教师,他的声誉卓著,令世界瞩目。克拉莫的一生音乐活动频繁,他与海顿和贝多芬都有深厚的友谊,有几首奏鸣曲就是献给海顿的。他于1804年和1810年前后共出版了二套各42首钢琴练习曲,这二套共84首练习曲是专为现代钢琴弹奏技术训练而写的,这也是他最的代表作。因为当时的英国钢琴(即现代钢琴)制造时采用结实的金属片,比较以前采用木制机件的德国琴来,弹起来觉得沉重,键盘也陷得深,而其优点是音色比德国琴丰满、优美。因此需要在弹奏的触键技巧方面有专门的训练。正是由于这种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