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科学》系列丛书是一套科学知识图解小百科,共五册,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形象介绍了气候环境、宇宙、地球、植物和人体领域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学知识和发现,內容丰富,形式活泼,语言浅显通俗。每册都有数百张精美图片,均出自科学家和资深设计者之手,既形象又严谨,准确的术语和高清晰的图片让读者对科学知识的讲解更加一目了然。 《看得见的科学——图说气候与环境》探索了地球气候背后的科学知识以及气候对我们生存环境的重大影响。 《看得见的科学——图说气候与环境》可作为青少年科普读物。
《海洋传》是一本描述海洋世界的最成功的科普佳作。作者以其的罕见的科学洞察力与写作能力,将神秘的海洋世界中那一幅幅绚丽、美妙的图景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本书1951年出版后,迅速占据了《纽约时报》书排行榜名的位置,并连续上榜三十一周,最终售出超过一百万册,被翻译成三十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并于1952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伯洛兹自然科学图书奖,以及约翰·巴勒斯奖章。 今天,海洋和整个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灾难,种种迹象表明,海洋世界的脆弱性与其重要性一样,需要人们倾注更多的心力去重视和保护,而所有关心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读者,都应该阅读这部经典。
人类自从400万年前出现之后,便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到了20世纪,在这世界环境目前相当挥霍而奇特的100年里,我们改变生态系统的程度、规模与速度均为人类目前首见。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丰沛的廉价能源与水源、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当然还有亚马孙雨林的退化、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伦敦的空气污染以及愈演愈烈的优选变暖……20世纪环境变迁的规模与强度之大,使得许多在过去1000年里有且只有于地方性的问题,成为优选共同关注的焦点。20世纪人与环境的优选互动,使得未来社会与生态的关系成为人类再也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有云“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巨变的20世纪,这句话早已过时,太阳底下发生了太多新鲜事。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是综观20世纪世界环境变迁的史学力作,荣获美国世
《海洋传》是一本描述海洋世界的最成功的科普佳作。作者以其的罕见的科学洞察力与写作能力,将神秘的海洋世界中那一幅幅绚丽、美妙的图景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本书1951年出版后,迅速占据了《纽约时报》书排行榜名的位置,并连续上榜三十一周,最终售出超过一百万册,被翻译成三十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并于1952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伯洛兹自然科学图书奖,以及约翰·巴勒斯奖章。 今天,海洋和整个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灾难,种种迹象表明,海洋世界的脆弱性与其重要性一样,需要人们倾注更多的心力去重视和保护,而所有关心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读者,都应该阅读这部经典。
本书着重介绍了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振动与噪声控制等环保设备的原理、设计、运行、管理等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并适当结合设计实例,便于读者应用时参考。对每种设备介绍都尽可能结合外先进的环保工艺,给出设备特点、适用范围、设计参数、运行原理、管理与维护等。为便于读者应用时参考,本书还结合了部分工程设计实例。 本书可供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生产厂家、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阅。
现今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全球贸易持续扩展使社会能够从世界的生物及遗传多样性中获取更多并产生惠益。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生效,其目标是确保在获得和分享惠益的过程中,社会能够促进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从那以后,各国一直努力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纳入国家立法,并在不同国家中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这本书是对太平洋沿岸41个《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约约国其获取与惠益分享(ABS)法规和政策的动态和变化性质的一个综述。在本报中所陈述的众多成果、见解和透视是自2001年后期到2004年中期这段时间累积的缩影。 本书可供生物多样性的生物遗传资源领域从事生物说、保护生物学、法学、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人类自从400万年前出现之后,便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到了20世纪,在这世界环境目前相当挥霍而奇特的100年里,我们改变生态系统的程度、规模与速度均为人类目前首见。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丰沛的廉价能源与水源、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当然还有亚马孙雨林的退化、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伦敦的空气污染以及愈演愈烈的优选变暖……20世纪环境变迁的规模与强度之大,使得许多在过去1000年里有且只有于地方性的问题,成为优选共同关注的焦点。20世纪人与环境的优选互动,使得未来社会与生态的关系成为人类再也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有云“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巨变的20世纪,这句话早已过时,太阳底下发生了太多新鲜事。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是综观20世纪世界环境变迁的史学力作,荣获美国世
本书以妫水河为例,主要介绍了北方季节性缺水河流的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廊道构建以及生态治理工程实践。全书共6章,主要针对北方地区河流季节性缺水、水生态系统本底差、局部存在破碎斑块、景观破碎化严重等问题,遵循“人水和谐、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区治理”理念,系统梳理了河流廊道构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围绕河流廊道基本要素,开展了基于河流湿地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群落空间和季节配置模式、先锋植物选择、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研究,提出了局部生态破碎斑块修复和景观功能提升策略,并在妫水河世园段进行生态治理工程示范。示范工程提升了妫水河的净化能力,有效保障了河流生态健康,推动河流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