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遴选了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9主会场大会交流论文42篇。内容涉及生态安全与区域生态;生物多样性与恢复生态;生态工程与系统生态;生态健康与农业生态等方面。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以及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在城乡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做出的成果与贡献。本书对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们曾经认为自然是一个未被人类染指的简单场所,或是一部支撑着地球上全部生灵的复杂机器,我们现在已经给了它致命的一击,以至于它将性的改变。人类已经越过了这个极限:人类在数量上增长得如此庞大,以致由于我们的欲求,我们已经改变了我们周围的一切。《自然的终结》已经成为一种比我们人类还要强大的独立的力量。然而,自然界改变的速度与人类社会对于我们时代、对于紧迫的环境事实做出反应的速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自然的终结》是一部有关于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诸多后果的优美、诙谐和悲剧性的著作,分为两个部分:“现实”和“不远的将来”。作者比尔·麦克基本在该书的10周年纪念版序中写道:“当我在80年代末撰写《自然的终结》时,我进行了两方面的观察。首先,我们错误的表述了时间———我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在无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
黑水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欧亚的一个枢纽点。的“居延汉简”和“黑水城文书”均于此出土。黑水城地区昔日树木葱茏、河湖交流,树死湖枯,遍地黄沙,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得到世界各国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们的共同关注。本书集世界各国学者研究黑水城的成果,从居延汉简、黑水城出土文献的解读,到对该地区古代屯田、农作、交通、植生构造、城址变迁等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从该地区采集的冰核、硅藻化石、孢粉的分析等,尝试复原黑水流域的古环境,揭示该地区从绿洲到沙漠的演变过程,探讨造成这一环境变化的自然基础和人为因素。这是世界上部跨学科综合研究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的学术专著,其中所讨论的问题和结论将对综合治理黑水流域的生态和自然环境提供有益的借鉴,它的出版亦将对
垃圾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面对日益紧迫的垃圾问题,2019年7月1日,被称为中国“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那么,上海为何要强制推行垃圾分类?这次推广垃圾分类的成效如何?2020年,中国还将有46个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上海的垃圾分类实践经验有哪些可供中国其他城市参考?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垃圾分类经验呢?本书将做出直观的分析与回答。 作者以上海的垃圾分类经验为主线,结合全球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对垃圾——这个无法回避的城市治理问题——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梳理。 这本立足上海经验、兼具全球视野,专注垃圾分类与资源再生的社会议题研究与解读性出版物,通过数据、图解、案例、分析,和纪实性的影像等,成为一本对全中国都有重要参考意义、指导教育意义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