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由张敏、戴志军、吴文挺和燕亚菲负责策划、构思。张敏、米婕负责资料收集、内容编写、实验操作和统稿校稿。谢天一、赵永生、杨可欣、吴航星和陆迪文参与了部分实验操作和资料整理等工作。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121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28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21PJC096)、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3LSDMIS04)和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项目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近年推出的沉井、沉箱新工法(重点是低成本无人自动化工法),新技术(信息化遥控施工监测技术)及大量工程实例。全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一个“新”字。本书对大型桥梁基础、都市立交地下道、盾构和顶管隧道工作井、永久通风井、超高建筑物基础、港口基础、护堤基础、水闸基础、集装箱码头、船坞、地下坝、地下河、地下电站、地下油罐、地下气罐、地下蓄水池、防空洞、地下垃圾场、大型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冶金高炉及重型设备基础等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均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可作为上述行业广大科研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及高校广大师生的业务参考书。
本书应用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控制测量、测量误差、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测量、桥梁隧道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园林工程测量、架空输电线路测量、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房产测量、现代测量仪器的应用等。 本书可以作为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工民建、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房地产工程、园林绿化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本手册共分8篇33章,其中篇主要从总体上介绍我国近十五年桩基的*进展,帮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我国桩基础的发展。第二篇桩基工程理论,主要介绍国内外桩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三篇桩基工程勘察与设计,介绍桩基工程勘察要点、设计原则、概念设计、变刚度调平设计、动力机器桩基础设计、桩基础的抗震设计以及目前常用的桩基设计软件。第四篇特殊桩基设计,包括近几年出现的组合桩、超长桩、灌注桩后注浆、筒桩、槽壁桩,以及桩在公路、铁路上的应用。第五篇桩基施工,介绍了各种施工工艺,特别指出各种工艺的施工控制要点,便于指导施工和监理工程师监理。第六篇桩基检测,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桩的检测和监测方法。第七篇港口工程桩基技术规定,介绍了港口工程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第八篇主要介绍了铁路工程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技
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建科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编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指南:依据JGJ59-2011》围绕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以下简称《标准》)等系列施工规范的相关内容和规定展开。系统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具体项目、形式、要求和评价计算的方法,说明了《标准》的作用;依据现行法规和标准,逐条解读了《标准》条文,解析了安全检查评价方法;还通过新旧两版对比,指出了新《标准》的更新变化内容,并结合工程实际,提供了建筑安全检查工作的典型案例。本书力求使读者全面掌握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及相关评定要求,能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相应评定项目充分重视,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和管理能有正确的认识,进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技术化
本书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要求组织全书内容,把理论知识融入工程实践中,从而让学生把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全书由五个项目组成,分别为土的基本性质检测及工程分类、土的压实性与现场检测、土的渗透性检测及渗透变形防治、土的变形检测、土的强度检测。每个学习任务中均设置了学习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训练与提升的框架,便 于学生理解掌握。作为数字教材,本书中配套有课件、动画、视频、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本书主要针对高等院校土工检测类专业,也可作为土建工程类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检测等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测绘师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涉及多个行业,城市建设离不开测绘。作者参加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管理技术,本书全面概括了作为一名测量师应该掌握的测绘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等。本书共13章,系统地介绍了测绘基础知识、测绘项目管理、测绘项目招投标、测绘仪器操作、外业测量技术、内业数据处理、软件开发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测绘案例分析、测绘安全管理、测绘新技术、常见技术问题解答及其他参考资料。本书语言简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逻辑性强、内容全面,适合于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测绘作业组长、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工程施工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及测绘专业在校师生参考。
测绘师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涉及多个行业,城市建设离不开测绘。作者参加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管理技术,本书全面概括了作为一名测量师应该掌握的测绘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等。本书共13章,系统地介绍了测绘基础知识、测绘项目管理、测绘项目招投标、测绘仪器操作、外业测量技术、内业数据处理、软件开发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测绘案例分析、测绘安全管理、测绘新技术、常见技术问题解答及其他参考资料。本书语言简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逻辑性强、内容全面,适合于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测绘作业组长、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工程施工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及测绘专业在校师生参考。
《建筑工程测量》共分为17章,主要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施工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道路与桥涵施工测量、房产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等内容。为适应不同培养方向的需要,《建筑工程测量》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加深和拓宽,可供有关院校和广大师生选用。 《建筑工程测量》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职工培训和广大自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近年推出的沉井、沉箱新工法(重点是低成本无人自动化工法),新技术(信息化遥控施工监测技术)及大量工程实例。全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一个“新”字。本书对大型桥梁基础、都市立交地下道、盾构和顶管隧道工作井、 通风井、超高建筑物基础、港口基础、护堤基础、水闸基础、集装箱码头、船坞、地下坝、地下河、地下电站、地下油罐、地下气罐、地下蓄水池、防空洞、地下垃圾场、大型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冶金高炉及重型设备基础等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均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可作为上述行业广大科研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及高校广大师生的业务参考书。
本书针对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所遇到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以深圳地铁12号线为例,阐述了盾构施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从盾构选型设计阶段对关键参数进行论证;针对双模盾构的不同施工模式进行参数设置、施工预测、施工参数优化以及模式快速转换技术研究;针对岩石地层盾构施工渣土研究渣土再利用技术。结合双模盾构及同工区复合盾构的施工过程研究施工模式、盾构类型对盾构施工效果影响。本书全面解决双模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整套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双模盾构隧道建造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盾构选型及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为依据编写而成,详细地介绍了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材料要求、施工机具、施工方法、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验收标准和需提供的技术文件等内容,从而体现了将工程质量控制在施工的整个全过程中的概念。本书适用于从事建筑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并可作为高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这是一本介绍土木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工具书,是为工程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工程测量领域的实用知识、并力求解决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技术问题而编写的。手册中编入了许多工作工程实例,以增加读者的感性知识,并增加手册的实用性,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本手册共分四篇,分别为施工测量基本知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交通土建施工测量、变形测量。内容上侧重于交通土建领域,结合大量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大型工程(如地铁、桥梁、高速公路等)中的施工测量技术。本手册淡化理论,注重实际操作;不强求系统性,但注重讲深、讲透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在选材上有一事实上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典型性;在编排上图表丰富,以方便读者学习查用。 本书是专为从事土建工程测量的工程师而写的一本非常理想的工具书,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