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德和园大修实录》为落实2003年《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中“所有工程资料应当立卷存档并归入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重要工程应当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技术报告”和《国家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深入挖掘我国古代营造价值”,“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推进资源共享、风险与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重点扶持文博单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专业技术创新联盟”及《颐和园文物保护规划(2009-2025)》中“加强遗产档案、工程、监测记录”的要求,在德和园文物修缮工程过程中,颐和园管理处联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借助工程修缮的便利条件,对德和园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声学测试、戏楼变形监测、历史变迁与营建过程等专项研究;希望通过这些科研工作的开展,完善颐和园建筑文化遗产
本书以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建设的这两个方面为研究对象,并运用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在都市形态演进中所起的基础性支持作用进行了探讨。以试图在近代上海都市空间演进的市政控制过程和市政设施影响诸方面进行论证,并为今日上海都市空间的发展提供借鉴。 上海开埠之初,英人获得了外滩地区土地租用权;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强在租借地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和安全感,外滩建筑群也开始不断翻造。到了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大量涌入上海,外滩建筑群又一次大规模更新,从而造就了一个“摩登上海”的时代。我们今天所见外滩地区都市形态的基本轮廓,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的“摩登l5年”内最终形成的。外滩地区的演变历程及其都市形态是如此地高效多样,仪态万方,也使我们不由地对其支撑要素发生疑问:这一都市形态
《华丽蜕变:城市改造经典案例剖析》为城市区域改造的案例集锦,大量搜集了国内外的城市区域改造经典案例,并进行了改造前后的对比和分析,意图为当下国内的设计师提供灵感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