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面临着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化乡村景观转变过渡的重要时期。这本《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由顾小玲所著,对如何保护乡土文化和发挥农村自然景观资源,正确引导农村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强调了新农村景观设计的艺术在于审美教育的启蒙,唤起人们对自然朴实之美的认识,从美学角度出发阐述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经济、美观、朴实的设计理念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通过城乡比较,鲜明地亮出农村的特色之美,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唤醒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朴素的价值观。作者实地调查了日本三个有代表性的农村案例,总结了他们的先进经验,以期有更好的借鉴作用。 《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可为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以及关心新农村建设的人们参考。
该书对世界各地的校园景观项目进行了荟萃,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全面地展现给读者。当代校园景观的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观赏性与功能性的统一、校园文化氛围与学习生活空间的营造。
《败壁与废墟:建筑与庭园红砖美术馆》作为《北大园林》系列丛书的册,《败壁与废墟:建筑与庭园红砖美术馆》主要通过红砖美术馆项目,呈现作者对建筑的思考和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全书主要包括作者撰写的三章对项目缘起、设计理念、建造过程以及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的对位与转换关系的思考过程;以及一篇由专业内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共同参与的论坛实录所组成。 《败壁与废墟:建筑与庭园红砖美术馆》延续了作者在日常和传统文化中找寻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并用一种朴素的关联性,在实践中表达出来。书中阐述的不是最终的项目,而是形式、空间等生成的具体过程。
源于中国庭园文化与哲学思想的日本庭园,素有独特的风格、质朴的形 式、耐人寻味的布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小巧精致,它的清幽雅静,它的朴素凝练,它是何以将造园与文化浑然一体?《日本庭 园读本》这本出自庭园研究学者宁晶笔下的著作,深入挖掘众多尚未被人们所熟知的内容,从日本庭园的发展轨迹、设计思想、主要形式始入,进一步 阐述日本庭园的设计特征、设计手法等,并对大量传统庭园的实例进行剖析,其讲解深入、分析透彻,利于读者较为详尽而全面地了 解日本庭园,旨在对当今设计提供的借鉴与参考。 《日本庭园读本》适合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 专业的高校师生、设计师及相关文化研究学者借鉴与参考。
《“心”景观:景观设计感知与心理》收录了全球基于心理学的景观设计成功案例,提出了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部分是世界著名的四位景观心理学家撰写的论文,他们分别以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依据,阐述了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论文后的案例是对理论部分的进一步解说,每一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景观心理分析,让读者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启发设计师从更宽广的方向和角度去进行景观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综合艺术品。以博大精深的艺术称誉于世界,她不仅涉及建筑、生物、文学等学科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自然界的山岳,以其丰富的外貌和广博的内涵而成为大地景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历来都用“山水”作为自然风景的代称。而中国古典园林亦常被称为“山水园”。“叠山”和“理水”不仅成为造园的专门技艺,而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为了给园林、园艺、环境改造专业人员提供参考,满足广大园林叠山理水艺术爱好者的需要,作者编写了本书,书中首先介绍了叠山理水艺术的特点,接着分叠山和理水两个部分加以论述。在叠山部分,介绍了假山景石的品类和叠山技巧。在理水部分,着重谈到挖湖引水、理水成景艺术及理水技巧。另外,为了便于
园林名闻天下,有关的著述甚丰,涉及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却是寥若晨星。而本书是一本完整论述江南园林建筑设计的专著。沿承《营造法原》,从设计角度出发,包含江南园林中所有的建筑类别与建筑构件、细节的详细图纸、文字描述和数据列表,可供设计师认真分析及参考,兼具实践意义和珍藏价值。
城市雕塑是集艺术、科学、技术、实践诸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当今,现代城市雕塑的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为其增添了活力。本书凝聚着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书中详细介绍了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制作及运作全过程,重点介绍了雕塑模型制作及石材、不锈钢、锻铜、铸铜等各种材料的雕塑加工工艺和城市雕塑运作过程,并对城市雕塑做了实例分析等。 本书可供雕塑专业及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雕塑专业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是一本全面描述和阐述环境艺术设计历史和主要知识的书籍。全书详细介绍了环境艺术特征、光与色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材料、设计程序等专门知识,描述了西方及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及优秀作品,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以及21世纪的发展趋势。全书内容丰富,涉及中外、古今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都很强,是一本难得的人文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