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 芦原义信 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 东京大学 ,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 饶有兴味 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 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在1994年出版的《植物造景》的基础上,以作者多年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经验为基础,邀请当前在园林管理、科研及教学、设计等线从事风景园林建设的专家和领导共同编写而成。作者在书中提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师法自然”为准则,并且在具体的设计中要坚持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和实用性。该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印证,可以为我国城乡园林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书内容地域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对于城市乃至区域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从事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教学及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在米兰的天空下,冉冉升起两栋披着植物外衣,具有生命的高层建筑 垂直森林。它们不仅仅是一座供人类栖息的建筑,还是其他生物(鸟类,昆虫)的家。 这一项目在 2014 年获得 IHP 国际高层建筑大奖之后,又荣膺 2015 年 CTBUH 世界*高层建筑大奖。 《一座垂直的森林》由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前米兰副市长、 2015 年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斯坦法诺 博埃里( Stefano Boeri )教授写作,详细介绍了他革命性的建筑作品 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的起源、设计概念、技术实施、使用现状,以及通往明日森林城市的愿景模型。书中特为垂直森林编制了一套插图字典,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这座建筑背后的概念与技术。 《一座垂直的森林》是本将博埃里先生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城市与建筑理念及实践引入中国的中英双语译本,值得所有关注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立体城市的人士一读
农村正面临着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化乡村景观转变过渡的重要时期。这本《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由顾小玲所著,对如何保护乡土文化和发挥农村自然景观资源,正确引导农村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强调了新农村景观设计的艺术在于审美教育的启蒙,唤起人们对自然朴实之美的认识,从美学角度出发阐述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经济、美观、朴实的设计理念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通过城乡比较,鲜明地亮出农村的特色之美,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唤醒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朴素的价值观。作者实地调查了日本三个有代表性的农村案例,总结了他们的先进经验,以期有更好的借鉴作用。 《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可为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以及关心新农村建设的人们参考。
曹磊、杨冬冬、王焱、沈悦*的《走向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北洋设计文库》以国际先进雨洪管理理念为总体指导思想,结合自身景观创作实践,系统地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景观规划设计学途径。它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内涝频发、水质迅速恶化背景下提出的规划方法论,是相对于城市美化运动形成的景观形式设计模式而提出的一种 功能 融合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中国城市绿化和园林植物景观建设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在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城市绿地面积有了快速的增长,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住宅小区开发对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其次,园林植物多样性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各地近年大量引进国内外优良绿化植物、开发乡土植物,使城市绿地的植物种类大量增加,极大地丰富了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效益和植物景观效果。第三,植物景观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表现在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水平的提高以及植物景观养成水平的提高。第四,城市植物景观质量大幅度提高,在施工技术水平、景观养成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由于大量引进、使用经过改良的绿化植物品种,其观赏性、景观性、功能性和适应性都大为提高,比如彩化、香化、立体化和功能化等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性一年。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园林学会在年初曾组织过两次研讨会,就园林绿化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行政主管部门主动要求听取建议,与会专家做了充分准备,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城市生态、城市安全、城市历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既有国外成功经验的介绍,也有对北京市建没世界城市的建议,为制订北京市园林绿化的“十二五”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市长远的奋斗目标,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本年研讨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目的是要引起大家更大
园林植物配置形成园林绿化,这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有机生命体,所以园林绿化是有生命的艺术。况且,现在园林绿化更要体现其生态功能。本书作者谨以此抛砖引玉,愿与有关专业人士共商榷。 本书内容包括水景园林植物配置艺术、广场园林植物配置艺术、庭院小区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等。
本书汇集了泛亚机构近期制作的上百个风格各异、手法新颖的景观设计模型和图像,蕴含着草图大师所需要的精美贴图素材和组件模型,且图片按项目进行编排。全书共分三个部分:景观设计、模型素材、设计案例。 本书适合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房地产开发策划人员、效果图与动画公司的从业人员,以及希望使用SketchUp进行设计的图形图像爱好者参考。
本书将思想、生活和实验设计三位一体,在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述。思想部分称之为《设计五十话题》,自我思考、自我谈话的形式,在诸多层面上触及景观设计的理论与设计哲学问题。它们是作者平日内心思绪的直白和吐露。生活部分称之为《生活的甘泉》,以作者从生活中寻觅到的视觉信息材料,阐述设计意念产生的原始信息基础。艺术的思考和观察终需转化为设计实体,因此第三部分实验设计称之为《把思想做成模型》。作者从平时所经历和接触的设计任务与工程项目中,选择感兴趣的题材,走出现实不成熟的市场约束和条件限制,以一种更大、更宽楹的自由意志、理念,也以更先锋、更纯化的设计艺术目标,通过虚拟、想像进行了一系列现代的、艺术的,也是科学的景观实验设计。本书的特别之处是作者主要通过精心的自制模型来表达设计意念、展示设
中国城市绿化和园林植物景观建设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在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城市绿地面积有了快速的增长,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住宅小区开发对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其次,园林植物多样性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各地近年大量引进国内外优良绿化植物、开发乡土植物,使城市绿地的植物种类大量增加,极大地丰富了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效益和植物景观效果。第三,植物景观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表现在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水平的提高以及植物景观养成水平的提高。第四,城市植物景观质量大幅度提高,在施工技术水平、景观养成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由于大量引进、使用经过改良的绿化植物品种,其观赏性、景观性、功能性和适应性都大为提高,比如彩化、香化、立体化和功能化等
《International New Landscape国际新景观》自创刊以来,一直以其国际化的风格和精彩专业的图文内容为读者和专业人士所认可。杂志内容丰富,所刊载项目均为近几年新近完成的景观项目,其中也不乏专业人士专门撰写的介绍*设计方法的理论性文章,巧妙地将实例与理论融合在一起,具有放眼国际,展现*景观行业设计理念,拉近国内外设计师间的距离,服务于读者的多重效应。此次推出的《国际新景观国内篇》为杂志中国专刊合订本,将2006-2007年精彩的中国项目进行集中,是对国内一流景观设计实例和技术的汇总,也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度了解中国设计公司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