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第1版问世以来,《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放射诊断医师、放射技师、放射科住院医师、放射研究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标准。本书是广大医学生学习MRI技术的教程。此外,在MR仪器、原理、脉冲序列、图像采集和美国放射技师注册学会(ARRT)提供的MRI高级考试的成像参数方面,《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业界公认的*参考书和学习指南。在前3版成功出版发行的基础上,第4版已全面修订和更新。同时本书有部分动态图像,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比较复杂的概念。
磁共振成像(MRI)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强大的诊断工具之一,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如成像质量高,具有功能成像选择和无辐射等。利用这一巨大潜力,MRI被成功用于介入治疗。介入性磁共振成像开始于90年代中期,到目前,其参数设置、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急剧增加。本书内容涵盖了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各个方面。成像技术方面从成像基础、概念以及成像设备和器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具体包括:MRI介入系统、脉冲序列、MRI导航、MRI环境下的麻醉,iMRI安全措施等。临床应用方面涵盖了MRI引导的细针穿刺,以及各部位病变的MRI引导介入治疗,具体包括:包括MRI引导颅脑微创治疗、MRI引导脑肿瘤的切除、MRI引导骨与软组织病变的介入治疗、高场强开放式MRI介入、乳腺MRI介入、MRI引导低血流量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MRI引导心脏介入治疗、前列腺活检、MRI引导复发性前列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核医学基本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核医学相关基础学科、核医学设备与操作、临床核医学、核医学治疗、核医学研究6个部分,共3703条。
《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学》一书就是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诸多学术困难而编写的专著,旨在实现如下目标:1、结合磁共振产品链条的各个环节,系统介绍MRI设备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序列设计与临床
本书涵盖255例病例,380幅图像,以18F-FDG PET/CT影像为主体,同时兼顾了其他正电子显像剂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通过典型病例与影像使您认识疾病并积累临床经验,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采用 的临床疾病(或病理)分类与研究进展,以系统、疾病为主线编纂。 每个病例由简要病史、相关检查、影像所见(PET/CT为主)、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讨论、参考文献构成。 病例文字部分力求简洁,主要通过图像来“说话”。 每个入选病例都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诊断明确,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或影像特点。 通过具体而鲜活的临床真实病例,使您直观感受到PET/CT的影像特征、临床优势与价值。
本书为 中国医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 丛书之一,旨在记录中国核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以期对该专业后续发展起到良好地指导和推动作用。全书共分三章,系统回顾并总结了中国核医学2014 2016年的学科发展和学术进展。 学术发展 章节介绍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组织结构及分工,总结并分析了中国核医学的现状,阐述了我国核医学专业学者在学术交流、科研、论文发表、基层医疗、医师培训、医学科普等方面的成果。 学术进展 章节从肿瘤核医学、心血管核医学、神经系统核医学等13个方面介绍了2014 2016年核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 精选文摘与评述 章节筛选了2014 2016年核医学领域的优秀文献并给予评述,力图反映核医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本书可作为核医学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的临床和科研指导用书,也可共卫生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阐述了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分子显像在临床应用的 进展,包括SPECT/CT、PET/CT和PET/MR多模态分子显像技术及应用;68Ga-DOTA、18F-淀粉样蛋白和18F-PSMA等新型放射性药物;131I、223Ra、153Sm、89Sr、32P、186Re、188Re、177Lu、90y等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应用;近年来核医学在内分泌系统、骨骼、肝胆、泌尿生殖道、肺、胃肠道、中枢神经和心脏等的 临床应用及PET/CT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进展。 本书以大量图像、专栏、表格和示意图的形式,总结了核医学关键信息、典型病例和常见问题解答,有助于临床医师、规培住院医师和医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也适合核医学、影像和肿瘤等专业的医、教、研、产、学人员,同位素药物制备及核医疗装备研发生产人员阅读,有助于他们了解 前沿、拓宽思路,为 好地开展临床诊疗、科研、教学、核
《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学》一书就是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诸多学术困难而编写的专著,旨在实现如下目标:1、结合磁共振产品链条的各个环节,系统介绍MRI设备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序列设计与临床
本书涵盖255例病例,380幅图像,以18F-FDG PET/CT影像为主体,同时兼顾了其他正电子显像剂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通过典型病例与影像使您认识疾病并积累临床经验,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采用 的临床疾病(或病理)分类与研究进展,以系统、疾病为主线编纂。 每个病例由简要病史、相关检查、影像所见(PET/CT为主)、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讨论、参考文献构成。 病例文字部分力求简洁,主要通过图像来“说话”。 每个入选病例都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诊断明确,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或影像特点。 通过具体而鲜活的临床真实病例,使您直观感受到PET/CT的影像特征、临床优势与价值。
本书涵盖255例病例,380幅图像,以18F-FDG PET/CT影像为主体,同时兼顾了其他正电子显像剂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通过典型病例与影像使您认识疾病并积累临床经验,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采用 的临床疾病(或病理)分类与研究进展,以系统、疾病为主线编纂。 每个病例由简要病史、相关检查、影像所见(PET/CT为主)、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讨论、参考文献构成。 病例文字部分力求简洁,主要通过图像来“说话”。 每个入选病例都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诊断明确,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或影像特点。 通过具体而鲜活的临床真实病例,使您直观感受到PET/CT的影像特征、临床优势与价值。
《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学》一书就是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诸多学术困难而编写的专著,旨在实现如下目标:1、结合磁共振产品链条的各个环节,系统介绍MRI设备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序列设计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