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纲目》全书200余万字,附图400余幅,载推拿源流与理法12章,推拿流派13个,推拿手法300余种,推拿治法300余种,成人推拿穴位447个,小儿推拿穴位180个,特色疗法100余种,各科病症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方法230余种,各病症特色治法1000余种,保健按摩方法1000余种,以及全身各部的美容美体按摩方法等。其中总论梳理了中国古代至现代推拿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推拿的起源和发展、作用与原理、治病特点、治疗原则、推拿的经络腧穴、推拿前的诊断、古代 推拿 著述等作了深入的阐述;各论阐述了推拿对内科、伤科、儿科、妇科、男科、五官科等240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等内容,并首次整理了美容美体、养生保健的多种推拿(按摩)方法。 《推拿纲目》是目前市面上以纲目分类的科目最齐全的推拿(按摩)巨著。作者打破推拿流
《王三虎经方医话. 临证篇》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本书为其经方医话的集萃。 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王三虎经方医案. 杂症篇》 王三虎
本书最初名为《十万金方》,系1958年全民献方运动中,河北省卫生厅从全省征集到的10万多首秘方、单方、验方中精选汇编而成,分15册排印(前2册铅印,后13册油印),分送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收藏,其内容可谓朴实无华,沙里藏金。1998年河北省卫生厅组织力量重新修订,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15册合为一本,名为《重订十万金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所载方剂多为献方者自己的经验,或来自民间,其主治、剂量(有的未提供)、用法仅供参考,读者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谨慎、合理选用;非专业人员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选用。
临床诊断时,我们都希望透过皮肤看清产生症状的肌肉位置、功能改变;临床治疗时,我们更希望透过皮肤看清解剖结构的走向,判断手法的准确性。本书注重从人体外观透视内部结构,直观描述肌肉位置,展示功能作用,巧妙结合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按摩技术。从整体医学角度开展治疗,由点及面,科学施治,让临床按摩疗法更生动、更实用。
《米晶子济世良方》 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感于时世多病,现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书中所引效验方多达五百余首,所列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全书先以病位言之,分头面、胸腹颈项、全身三部分,后又分述内外妇儿、癫疯部等疾病。文中多沿用古方,诸家著述年代不同,所用药物名称与计量单位或有差别,故在文末另有两篇有药物别名与计量换算附录,以供读者查阅。本书作为道医专业书籍,适于专业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福建南少林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因其医武结合的独特的诊治方法,已成为中医骨伤科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本书分为五章。章介绍南少林的历史渊源,阐述医武同源的理论,探讨医武结合特色,回顾南少林骨伤名家的生平事迹;第二章为南少林功法,主要分述南少林鹤拳功和南少林站桩功;第三章为保健练功法,主要介绍基本手型与步型及颈椎、腰部、上肢、下肢的练功方法;第四章为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就常用理筋基础手法、多方位整脊手法、间歇拔伸手法、通督强脊手法及辅助方法进行图解;第五章为理筋整脊康复疗法,系统讲解骨伤科常见疾病与脊源性相关疾病的理筋整脊方法。本书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多位康复、骨伤、推拿学科的教授、医师及研究生共同编写。该书图文并茂,可供高等医药院校与体育院校师生、临床医务人员及武术
《中国医用点穴学》是《点穴疗法》一书的继续和发展。在其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手法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还增加了新的章节和病种。对点穴的手法及营、气、血的论点,阐述了自己独具的见解。这些新的内容,将在临证上发挥更好的治疗使用。
本书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建国以来中国脊柱推拿的专业参考书和文献性著作。全书共26章,100多万字,录原著作的插图800余幅。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各种特色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操作、现代历史发展过程及各种手法的异同。
本书突出中医推拿特色,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推拿疗法的基础、手法和临床适应范围,分为基础篇、技法篇和临床篇共计七章。在基础篇主要介绍了推拿基础知识、推拿练功、推拿手法的练习。技法篇重点介绍了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临床篇突出介绍了成人推拿治疗、小儿推拿治疗。本书的重点是介绍了目前主要常用的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和成人复合及特定手法、小儿推拿复式手法的定义、动作要领、操作方法及适应范围。采用了中英文对照、图文对解的形式进行编写,实用性强,适合中医高等院校推拿专业师生、海内外中医推拿爱好者及从事推拿的医务工作者学习阅读。
本书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既保持了传统中医学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又充分注意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的有机联系,并参阅和吸取外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经编委们1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这部医学专著的编写任务。我们希望《实用中医推拿学》能成为读者学习中医推拿的良师益友。全书共分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16章,70余万字,插图500余幅。前3 章为总论,主要介绍了手法、治疗、功法的基本知识;第4章至3章为各论,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成人手法、小儿手法、部位性推拿手法,骨伤、内、妇、五官、儿科等的推拿治疗,推拿功法等;4章至6章为附篇,介绍了推拿流派、手法的现代研究进展、自我保健推拿等内容。本书主要读者为推拿正骨科、理疗康复科、疼痛科医师,也可供在校医学生和推拿爱好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参考
本书将临床常见的,采用推拿治疗效果肯定的60余种骨伤科疾病分别从实用解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治筋喜柔不喜刚”、“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的施术原则。书中附有160余幅插图,着重介绍实用推拿手法。全书简要明晰、科学实用,既全面系统又简明扼要,是一本临床实用的参考书。
《中医临床丛书》(第2版)系“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丛书编写以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紧密结合临床的实用性、具有学科特征的高级性为要求,凝聚了当前中医临床各科知名专家的集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