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晶子济世良方》 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感于时世多病,现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书中所引效验方多达五百余首,所列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全书先以病位言之,分头面、胸腹颈项、全身三部分,后又分述内外妇儿、癫疯部等疾病。文中多沿用古方,诸家著述年代不同,所用药物名称与计量单位或有差别,故在文末另有两篇有药物别名与计量换算附录,以供读者查阅。本书作为道医专业书籍,适于专业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王三虎经方医话. 临证篇》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本书为其经方医话的集萃。 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王三虎经方医案. 杂症篇》 王三虎
本书倡导中医重视脉诊,对《伤寒论》之纲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等所列,以“辨…病脉”为纲。进行从脉诊为切入点的解读,回归《伤寒论》之原点。以临床实践为依据,总结“八纲六经脉法”解读《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创立“八纲六经脉法”之“宏观脉图”“微观脉图”对《伤寒论》之方脉进行解读。以“八纲六经”为纲,以“经方”为目进行分类。以宏观脉象对《伤寒论》之八纲六经进行辨证,以微观脉象对《伤寒论》之症因、病机、气血阴阳、病理产汤及病因、病理及进行辨方证及疾病诊断。以期达到“诊脉知病”、“一脉一方”的诊疗景界。 书中对每一常用“经方”进行六经归类下的详细脉诊解读,对“经方”内在脉象内涵进行分解,读者可据脉对“经方”病机及组方深入理解,并可据不同“脉象”异同进行灵活化裁。做到“指下澄明、
本书收集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2000多个,涉及500余种常见病。为作者师徒两代人的行医经验和百年民间智慧的结晶。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种疾病按概要、处方、用法、加减、功效、善后、医案、注意、按语等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
本书是段胜如先生关于研究“正骨按摩经验”的专著,具体包括了:软组织损伤、腰部手法、踝关节锻炼、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胸部岔气(胸壁挫伤)、肩关节不能举起综合征、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结合针灸在现代与多学科交融互动发展中的交互影响,探索提出了对针灸、穴位、经络等传统概念的新认识、新见解;结合现代解剖结构,梳理绘制了传统腧穴的解剖透视图和剖面图,以及肌肉、神经针刺位点透视图,以明确针刺部位的解剖层次,方便精准取穴,降低操作风险;结合国内外针灸临床资料的系统分析结果,整理总结了针灸在其适宜病症上的诊疗应用。 本书从整体上反映了当代针灸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诊疗实际,突出了针灸走上世界舞台的“国际性”和“时代性”。
《中医特效处方集》 本书收集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2000多个,涉及500余种常见病。为作者师徒两代人的行医经验和百年民间智慧的结晶。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种疾病按概要、处方、用法、加减、功效、善后、医案、注意、按语等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 《中医特效处方集2:激发人体自愈功能》 本书为我社已出版的《中医特效处方集》的续集,共20章,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皮肤等科。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己几十年来亲身实践的独特疗病方法,补充了第一本书中没有收录的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书中包含大量医案和处方,贴近临床实际,语言通俗易懂,使读者学得会,用得上。尤其是作者手照疗法的具体临床应用,更是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是一部人体经络、穴位和解剖结构彩色摄影图谱。主要内容有人体各种姿势经,十四经脉循经经,头颈,躯干、四肢各部经,常用穴位断面图 ,穴位的层次结构图解和临床应用等,还有部分穴位CT扫描图,穴位的显微结构、穴位各种感受器、穴位组织化学等有关穴位的科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