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群先生(1903~1992)从事温灸研究及治疗工作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经他用温灸治而有效地疾病已逾百种,临床治愈的病人数以千计。由其弟子黄晓春等同志协助先生归纳整理其临床经验及病案,同时查阅了大量中医古籍文献资料,编成此书。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温灸的历史、机制、常用穴和马少群温灸经验的要点;下篇介绍马少群温灸治病的临床经验,共介绍近百种疾病的诊治方法,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皮、五官、口腔及传染病等。本书特点: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文字通俗易懂。特别是各种病证的常规灸法是本书的精华,对于专业医师有参考价值,对于患者也是温灸自治的依据。
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本书内容丰富,有系统完整的针灸学理论,并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杨氏对针灸学造诣精深,理论精辟,能广收百家之长,充实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对针刺得气、手法、透针刺、疗程、晕针等具体问题有一定的发挥。《针灸大成》对于针法、灸法理论是相提并论的。杨氏对于刺法理论的一个*贡献是将针刺补泻分为大小两类,他认为"刺有大小",一是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另一是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他将针刺补泻进行大、小分类,实质是对刺激量的定性分类,开启了针刺补泻分强弱的先河,对后世
本书依据焦顺发手稿整理而成,主要讲述了焦老近50年在头针发明、研究、运用中对《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古典医籍的理解与分析。全书共五部分,先从中医的脑、中医的神、筋终针、破千古针局等维度进行了透彻阐释,然后列举了焦氏头针经典医案,其中既有国内医案又有国外医案。本书视角独特、推陈出新,论述通俗严谨、幽默风趣,给人以启发和点拨,适合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头针等专业的教师、医师、医学生参考研习亦可供中医药爱好者翻阅赏析。
本书主要阐述了《黄帝内经》治神理论指导下针刺通小周天的方法。核心是以针御神,以神调气,或气聚丹田,以补元气,或通任督,疏经络,进一步达到气至病所,从而做到 气至有效 而治病;亦可以针演道,通周天,来养生延年。这是针灸学的灵魂,是*上乘的针刺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飞龙针法的灵魂,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法 真气运行法 以及与真气运行法相关的古代内丹术的练习方法;精选了飞龙针法中*为重要和常用的十八个穴位进行精讲,公布了作者发现的通小周天的两个重要的穴位公孙与阳池;精讲了八套针方以演示飞龙针法的应用。另外,介绍了古今流行的*常用的十二针方,公布了《黄帝内经》中人迎脉口脉法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以及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本书适合针灸专业人士及有中医理论基础者研习使用。
本书是作者团队在建设海派中医杨氏针灸传承基地 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基础上,将平日临床中颇有心得的针灸治疗60种常见病的经验总结汇总成书,其间穿插辨证论治技巧等内容,特别是每种疾病后的按语部分,引经据典,总结心得体会甚至是失败的经验教训,都是临床实操性内容,以探讨形成社区中医针灸适宜技术,读者可阅读研习杨氏针灸流派传承技术经验,以便在基层医院推广以惠及更多人。本书实用性和参考性强,可供国内城乡社区、基层医院针灸科医生,国内各级医学院校针灸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将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升,认为《黄帝内经》刺皮方法至今仍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和推广运用价值,值得借鉴、学习。现在我们一并整理成书,形成本书奉献给读者,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共鸣、关注,共同学习、挖掘、研究、运用、提高。
专为针灸入门所著,以临床有效为准则,汇集针灸疗法之精华。全书用500余张真人针灸图展示说明,除了介绍针灸基础内容,还介绍了现代生活中内科、外科、妇儿科、男科、五官科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每种疾病从基本操作到不同的辨证分型,一步一图,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更针对当下热点 美容瘦身针灸进行了单章介绍。本书可供针灸临床与教学、中医美容、养生馆及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专家、教授根据多年的针灸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精心撰写而成。全书共分为 9 章,先概要讲述了刺血疗法的起源及发展、理论依据及基本原则、优点及主要作用、取穴特点及配穴方法、针具及针法、操作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然后从特异性、定位、取法、主治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刺血疗法的常用腧穴,接着具体阐述了刺血疗法在内科、皮肤科、外科、骨科、五官科、妇科、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每种疾病均按概述、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治疗及临床报道体例进行编写,并配有丰富图片展示。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对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及中医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作 中医针灸学之祖 ,一向被列为学中医的古典医书之一。一千七百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潘文编写的《针灸甲乙经语译及腧穴临证实录》共分为三部分,原义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刻医统正脉本为底本,同时也参考了前辈时贤的校勘成果;译文以意译为主,力求遵循原义,通俗易懂;临证方面收录了腧穴主治的相关病症,旨在为针灸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针灸之法源自《灵枢》,其传承绵密久远,至今流派众多。作者深稽博考《灵枢》多年,从文字、历史、考古、临床等多方面考据其成书年代、针具演变、针刺手法的古今异同。同时借鉴二重证据法及Z新考古学成果,指出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不仅发明了世界上Z早的原始机床,可以制造骨质针具,而且已经开始用针刺治疗疾病。作者结合自身习练内家拳法和禅宗修行实践,以及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用考据思维解读《灵枢》,从驳杂的研究资料中剥茧抽丝,探寻出针灸理论的发展脉络。修正历史原因导致的《灵枢》理论瑕疵,勇于破除历代医家对经文的迷思和盲从,以朴素求实的精神还原《灵枢》的真意。全书分为上、中、下3篇。作者先对自己的学医经历做了回顾式分享,然后将二十多年来学习的心得笔记分类汇编,结合中《灵枢》网课内容,对《灵枢》各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