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江涵暾撰。4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药治疗。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岳美中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在中医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本书分列80余项专题,涉及多种疑难病症如慢性肾炎、尿毒症及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较全面地介绍了岳美中先生宏富的临床经验。本书医案详明,按语精当,读者通过学习,可细心揣摩先生临证思维的智慧,可掌握先生对一些经方与时方的运用体会和宝贵的用药经验,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赵锡武先生是全国知名的老中医,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分34个专题介绍了赵老的医疗经验,所涉及内容则以内科为主,包括27个病证。书中阐释病机多从《黄帝内经素问》等中医经典医籍出发,步步深入,有理有据,且易懂易学;辨治疾病则多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依据,充分反映了赵老自己的经验体会,并选取了他亲治的典型医案,提供了疗效确切的治法、效方。 本书体现了赵老用重剂治大病的风格,展示了他擅用经方化裁及抓主证、选用力宏效专药品的治疗特点,是一本理论简要明晰、切合临床实用的参考书,对学习中医学理论和继承老中医经验有一定的帮助。
本书系由北京市已故著名针灸医师王乐亭的亲传弟子整理而成。王乐亭擅长以金针医病,所以在群众之中素有“金针王乐亭”之美誉。本书内容分为两篇,篇为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包括治法、针灸处方、方解、配穴;第二篇为临床论治及经验配方。全书虽行文简捷,但却已充分体现出王乐亭运用针术疗疾之精髓。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皮肤科验方和专方的研究现状,突出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与优势。书中的效验方均精选临床实用、疗效可靠,并经作者临证应用过的处方,故本书是真正实用的效验方集。 本书适用于皮肤科临床工作者临证参考。皮肤病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效果。
钱伯煊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临床经验丰富,尤长于妇科,其对保胎和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更著,在医学界中享有很高声誉。钱伯煊先生治疗妇科病,重视调补肝、脾、肾,治疗中采取调脾胃、补肝肾之法,多获显效。 本书取临床记载较完整的*手资料,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并经钱伯煊先生亲自审阅和修改而定稿。全书收集病案84例,分属于25个病症,分列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四部分进行整理,每个病案下附有小结。 本书对于提高中医妇科临床工作者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疗效有很大帮助。
朱小南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专长妇科。本书是根据朱小南先生部分验案进行整理的,其中大部分都经其亲自过目甄审勘改。 全书共分医案、医论两部分,医案又分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进行整理,医论则系统阐述了妇科常见病种的临证经验体会和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的具体应用。 本书实用性强。读者对象以中医妇科临床工作者为主。
全国著名老中医赵心波先生有五十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尤其擅长治疗儿科疾病。在临证上,他既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又注重摸索疾病的治疗规律,善于以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小儿传染病与发热性疾病,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调治小儿脾胃疾患等方面,多有独到之处。 全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儿科常见疾病证治,介绍了赵先生对34种儿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经验,每病均以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常用方药、治疗思路向方面进行论述;后一部分为医案,载述赵先生经治病案90余则,分别按病况、立法、方药、治疗过程、按语预以记录。书中还收录了赵先生常用的13首中成药验方。本书内容精练实用,方法简明有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医儿科名医经验集。
《口齿类要》是明代医家薛氏父子撰著的一部口腔专著,它在研究我国早期口腔病医学发展史方面的有重要地位。 本书不分卷,主要论及口腔病(茧唇、齿痛、口舌糜烂、喉痛等)12种五官意外杂症,并附验案81则,附方70首。文字内容虽然短小,但所反映的薛氏对口腔疾病以及病因机理的阐述却有独到之处。书中提供了薛氏自已的诊治经验、或朋友得惠病愈的信函,使人感到真实可靠。病案辨病明确,选方精当,加减灵活,故疗效显著。 本次整理精选底本,内容准确;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口腔病中西医病名简明对照表和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该书是一部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医书,是中医口腔科医生的***之书,对中医临床各科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喉科秘诀》是我国现存比较有特色的喉科典籍。全书2卷。上卷简述咽喉各症病因不外乎风、
本书系中医临床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丛书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据道光庚寅年(1830)京都隆福寺三槐堂书铺刊本整理。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讨论古人对人体脏腑结构认识的不足之处,予以补充、改正;并论述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遂瘀汤所治之症目。下卷分别对半身不遂、瘫痿、痘毒吐泻转筋、小儿抽风、痘症、妇人胎产等作了探讨,持论立方,便于临床检用。全书载方33首,其中大多具有临床效验,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是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的医论集,共列有35个专题,分别阐述了岳老对中医辨证论治理体系的学术见解,对以内科为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思路与经验,对临床用药规律的体会与归纳;反映了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相结合、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等学术观点。 本书在指导中医临床上多有创建,充分反映了岳美中先生所具有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厚学术积累,对于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可谓意义非凡。
本书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840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学证据强度,以期客观、准确地体现经方疗效。
本书是中医原创畅销丛书 《王幸福临证心悟系列丛书》的分册。全书按秘法薪传、用药传奇、医方真谛、医案解读、辨证心悟、杂谈医话、医林采撷7讲,阐述了作者数十年行医之心法,详细介绍了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方药的使用方法及疗效、24味中药的新用法、13则经过临床验证的医方新功效、8种疾病的临床辨治方法及用药心得、中医学习途径与提高医术的方法、38则疑难病医案的分析与指要及作者对他人经验的积累与研究等,并配有大量的医案以验证其医学心法与临证思路。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理法方药兼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较高的学术价值,是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研习中医的上佳读物。
本书首先以增强生命活力、完整有序的动静功法系列和系统的真气运行法理论,构建了真气运行学说的基本体系;其次穷究“三圣道”理论、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将真气运行学说根植于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化之中;*后,以数据翔实的临床总结、实验研究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上下呼应,前后印证。
本书收集了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关于几种传染病治疗方面的学术报告与论文,介绍蒲老先生治疗传染病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流行性 乙型 脑炎及重症肺炎的辨证论治取得了重大成果,对中医防治传染病方面正治、权变、救逆治法颇有创见,对中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书论述了流行性感冒、麻疹、肺炎、流行性 乙型 脑炎、传染性肝炎等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理论与经验颇有参考价值。
这是一名基层中医的成长史,是其学习和诊疗笔记,也是一部残疾人的奋斗史。作者自幼病残,但自强不息。十二岁步入杏林,多方求师,终于学有所长。十六岁悬壶乡里,始终心系病人,治病不拘泥于俗套,法活机圆,往往妙手回春。本书深入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真实的临床感悟和学习心得:既有巧悟病机、独处藏奸的诊疗思路剖析,又有胆大心细、力挽沉疴的验方秘方讲解;既有妙施针法、效治急症的成功经验阐释,又有效如桴鼓、鲜为人知的用药剂量心得。本书故事真实、感人,从中不难看出一位奋斗在基层的老中医的深厚情怀;所述经验独到、临床实用价值非常高,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及中医院校学生登堂入室的阶梯和手杖!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该书谈方论药、辨证施治均从实际出发,从不空谈。是书曾多次印行,行销全国,远及海外,曾被广大中医界同仁誉为 *可法之书 。原书共7期30卷,今为方便读者阅读,以药物、方剂、医论、伤寒论,医案为目对其进行重订,依次为药物篇(原四期),方剂篇(原一、二、三期)、医论篇(原五期),伤寒论篇《原七期)、医案篇(原六期)。 本书内容完整,条目清晰,适合广大中医工作者阅读。
《时方妙用》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刊于清嘉庆八年(1803)。全书共4卷,卷帙不繁,眉目清晰。该书先叙临床望、闻、问、切四诊要点,后在充分总结历代医家和作者本人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就中风、噎膈、消渴、脚气等42种临床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进行了阐发。 全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书中所述的一些成方治法,为作者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切实可用,疗效较高。 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便于读者了解全书概况。 本书文理通顺,内容简明,对中医临床实践颇有价值,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和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之用。
本书出现于明代,是驰名中外的眼科著作。作者不明,所世托称唐 陈思邈撰。道家以目为银海,《银海精微》寓本书乃富含眼科理法方药微妙精华之意。本书既汲取明代及其以前的眼科成就,又增加许多眼病诊治内容,将眼科理论和药物、手术治疗紧密结合起来。全书2卷,列有82种病症。包括肉轮胞睑病12种,血轮大小眦病2种,气轮白睛病13种,风轮黑睛病20种,水轮瞳仁病13种,目痛7种,目痒2种,目外伤3种,目珠胀突4种,全身病所致目疾6种。其中82症之下,有80症分别配有一图,标示病变部位或病态。本书辨证细致入微,文图并茂,立法平正不偏,选方实用有效,成为指导中医眼科临床和研究古代中医眼科成就的重要参考书。该书还被西方学者译成英文,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本次整理,精选底本,反复校勘,内容准确,另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
本书系中医临床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共分五卷,末附一卷。书中明确提出辨证八纲、施治八法理论,并对伤寒及内、外、妇、五官疾病作了系统论述。其论全面中肯,语言简明平易,治法切于实用,故自清代以来,成为初学中医者的之书。本次整理,乃以雍正十年程树滋堂原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