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继畅销书《儿童健康讲记》后的一部关于如何提升精神健康的著作,根据李辛医师2015年来开设的6次 精神健康话题 课程的内容改编而成。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当今时代一些典型的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症等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患者与学员自身的讲述,现场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分析,从个体的生活状态、认知和能量水平等方面,帮助他们理清调理、治疗思路,回归健康的正道。此外,还重点讲述了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以及儿童教育和精神健康的关系。作者指出,父母要训练自己的心身,提高精神的稳定性、清晰度,建立自己的内心主体,才能与孩子在高水平上互动。在书中,作者以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经历,分享很多有益心身健康的觉察练习,比如静坐与全观等,帮助我们从熟悉自己的身体入手,保持独立的观察和
《伤寒论》是两千年来中医汤液学的基础。目前解读《伤寒论》一般都采取漫谈或者概述的方式来解读。《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一书用严谨专业的态度,本着完全尊重原著的立场,逐条逐句解读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汉代经学优选的成就是以经解经,完全用经书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解。本书也继承这一传统,在解读立场上本着严谨的态度,完全尊重医圣立场,绝不引入医圣不涉及的概念。力求将这本经典用现代人的语汇,清晰而准确的传达给今天的读者,为《伤寒论》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
肠胃健康影响着您的面容,身材,智慧以及健康长寿。胃肠通常是健康失衡倒下的第一张骨牌,并且会引发一连串效应。诸多远亲近邻的帮助则确保了胃肠能够顺利完成各项生理活动,互动无限 “肠道菌群”则筑起人体防御长城。正如中医“百病皆生于气”,从传统医学而言,益生菌是“气”的大功臣。早起识别、早期干预,共筑肠胃美好未来,本书中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教您如何从“舌苔”、“大便”、“屁”、“口臭”、“皮肤”等方面来教大家早期快速甄别胃肠疾病,以及如何保养我们的肠胃健康。
中国茶疗法是指用一味茶叶组成单方或复方,用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后取其汤汁饮用,以防病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它是以中国传统茶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茶叶防病治病功效的一种新疗法。本书介绍了中国茶疗法的基本内容、优势及特色,阐述了中国茶疗法选择茶树与茶叶的特点,包括对茶树种植的要求、茶叶的采收以及炮制茶叶的方法;阐述了传统中医药对茶叶的性味、归经的理解及其治疗作用;讲解了茶疗的配伍、剂量及疗程;同时,对用水、茶具的选择、冲泡的方法、环境的配合、茶叶的存放,以及饮用茶药时的宜忌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本书多方面的详细阐述,使读者对茶疗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知茶用茶,达到治病强身的功效。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在经方理论指导下,探讨临证用药,体现方药对应临床家探讨161味药与方证的关系及与六经的关系。
武简侯(1892-1971),名国良,字简侯,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本书收录了《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三部医典方剂232首,每方下列证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标的、诸家经验谈、诸家诸论、凭证使用等分类,各方内间附作者意见,大致为对于某一方剂之研究,或某一方剂之辨证,或在某一方剂之讨论,并间附作者的治疗经验,系写个人治疗某一病证而有效者,供学医者参考。本书收录的方剂均为经方,并集多家经验,内容广博,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及临床医师、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收录了费伯雄存世的4部医学著作,即《医醇賸义》四卷、《医方论》4卷、《食鉴本草》1卷、《费伯雄医案》1卷。为今人研究费伯雄的学术思想,学习其临证经验,提供了一份较为完整的文献资料。 《医醇賸义》系费伯雄晚年所著,为其代表著作,初刻于公元1863年。全书共四卷。卷一列脉法、察舌要言、四家异同、重药轻投辨、同病各发、中风、中寒、暑热湿;卷二列秋燥、火、劳伤、脑漏、鼻衄、齿牙出血;卷三列咳嗽、痰饮、结胸、痎疟、黄瘅、三消;卷四列痿、痹、胀、下利、诸痛、三冲。本书内容言简意赅,立论精粹醇正,以切脉、察舌为诊法之重点,以症状为辨证的主要依据,以治法、方药为施治的主要内容,其中尤以对慢性疾病的阐述为多,辨证施治精详。在每病的编次安排上,采取先论病症,次载自拟方,后附诸家验方的格局。全书内容理论
王三虎教授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 1、中西合用,防治并重 王师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肝癌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肝癌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肝癌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另外,癌前病变的治疗也非常重要,我国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率高达90%,大约70%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
《柴嵩岩中医妇科精粹丛书》全书共分十册,分别是《柴嵩岩妇科学术思想荟萃》、《柴嵩岩中医妇科学舌诊脉诊应用》、《柴嵩岩妇科用药经验》、《不孕不育治验》、《卵巢早衰治验》、《多囊卵巢综合症治验》、《柴嵩岩
本书为《柴嵩岩中医妇科临床经验丛书》之一,是作者跟诊柴嵩岩老师10余年,对柴师妇科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和体会。本书在简单介绍柴师学术思想和用药原则的基础上,列举了70余种临床常用且有其独到认识和
国医大师柴嵩岩通过几十年临床实践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规律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及治疗思路。她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侵袭冲任血海,从中医学角度揭示了该病证之本质多为阳
心血管疾病指现代医学之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此类疾病一般属于中医学之胸痹、眩晕、怔仲等范畴。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据2009-2010
《临证指南医案》十卷是清·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南阳先生)著述,华岫云等辑集编次,由宋白杨校注。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全书共辑选叶氏临证验案二千五百六十九例,据病症类分为八十九门,每门以病证为标目,序列其经治医案,言简意赅。切中肯綮,于学术多有所体悟,于后学启迪甚多。每门之末附有论述该门证治大要的附论一篇,以总括叶氏医术之要,系由叶氏门人分别执笔撰写而成。卷一至卷八列内科病案,凡时症、杂病等;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幼科。书末另附叶氏常用方剂,以备检阅。 《临证指南医案》搜罗宏富,征引广博,按语精当,实用性强,不仅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各科杂病方面的诊疗经验,而且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融汇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对中医温热病学、内科病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的发展均产
《经方大家陈亦人医案医话》为伤寒大家陈亦人教授的学术思想整理,内容为陈亦人师徒教学记录,并经陈老亲自审阅修改,力求真实完整反映陈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医案,选取陈亦人先生临床典型验案加以分析;下篇为医话,总结陈老一生学用《伤寒论》的心得。 全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陈亦人教授的学术特点和临床诊疗经验。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