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药材学(华南卷)》收载各药材129种。各药一般记述其名称(药材名、汉语拼音、拉丁名、英文名、别名)、来源、历史、植(动)物形态、产地、生产(栽培、饲养、采收、加工、贮藏、商品流通)、炮制、性状、商品规格、显微鉴定、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量、方剂与成药等。还附有植(动)物形态、药材外形、组织和粉末图。内容丰富,文图翔实,科学性、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可供中药生产、应用、经营、检验、教学、科研部门和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新编中国药材学(西北卷)》收载各药材113种。各药一般记述其名称(药材名、汉语拼音、拉丁名、英文名、别名)、来源、历史、植(动)物形态、产地、生产(栽培、饲养、采收、加工、贮藏、商品流通)、炮制、性状、商品规格、显微鉴定、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量、方剂与成药等。还附有植(动)物形态、药材外形、组织和粉末图。内容丰富,文图翔实,科学性、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可供中药生产、应用、经营、检验、教学、科研部门和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新编中国药材学(华中卷)》收载各类药材110余种。各药一般记述其名称(药材名、汉语拼音、拉丁名、英文名、别名)、来源、历史、植(动)物形态、产地、生产(栽培、饲养、采收、加工、贮藏、商品流通)、炮制、性状、商品规格、显微鉴定、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量、方剂与成药等。还附有植(动)物形态、药材外形、组织和粉末图。内容丰富,文图翔实,科学性、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可供中药生产、应用、经营、检验、教学、科研部门和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本次重修,在保持《中医方剂大辞典》原有的基础上,主要对该书中的脱、衍、倒、讹,86年以后至今正式出版的方书及有价值的中医药著作中确实有值得收录研究的方剂,以及86以后的方剂研究的新成果如方剂的实验研究成果等,从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多种角度,分别进行考证、校勘、辑佚、辨伪等研究与补充,按辞书形式归类整理、使之更系统化、工具化、实用化、现代化,编纂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历历史记录为完整的方剂专书,全面反映每首方剂的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历史成就和现代成就。
《新编中国药材学(华北卷)》收载各药材100余种。各药一般记述其名称(药材名、汉语拼音、拉丁名、英文名、别名)、来源、历史、植(动)物形态、产地、生产(栽培、饲养、采收、加工、贮藏、商品流通)、炮制、性状、商品规格、显微鉴定、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量、方剂与成药等。还附有植(动)物形态、药材外形、组织和粉末图。内容丰富,文图翔实,科学性、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可供中药生产、应用、经营、检验、教学、科研部门和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新编中国药材学(西南卷)》收载各类药材100余种。各药一般记述其名称(药材名、汉语拼音、拉丁名、英文名、别名)、来源、历史、植(动)物形态、产地、生产(栽培、饲养、采收、加工、贮藏、商品流通)、炮制、性状、商品规格、显微鉴定、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量、方剂与成药等。还附有植(动)物形态、药材外形、组织和粉末图。内容丰富,文图翔实,科学性、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可供中药生产、应用、经营、检验、教学、科研部门和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湖南雪峰山药用植物》系统介绍了湖南省雪峰山自然地理概况、种子植物多样性、药用植物多样性、常见药用植物等内容。雪峰山是湖南省较为独特的地理单元,是云贵高原东坡过渡到江南丘陵的东侧边幅以及中国第二级地势阶梯的南段转折带。雪峰山连亘300余公里,是湖南省境内延伸最长的大山,其中雪峰山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物种丰富,药用植物繁多,是湖南重要的药材产地,这里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该区域也很少有人系统进行药用植物研究。作者通过10多年的野外调查,系统梳理了雪峰山种子植物多样性和药用植物多样性,并首先对常见药用植物1033种从学名、习性、识别特征、药用部位、采收加工、产地及分布、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选方等进行了综合叙述,以期为当地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及时的理论支
本书为《新编中国药材学》第六卷,收载了129种主产于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中药材和民间习用中草药。每种药材重点介绍了别名、来源、本草考证、原植物(形态)、主产地、栽培要点、采收与加丁、商品规格、药材鉴别、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精) ,刘坚//石磊,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新华正版图书书籍】 作者 刘坚//石磊 原价 ¥168.00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