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人体组织结构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几大系统来进行分门别类,把各种常见病归入其中,然后列出医治的偏方,分类科学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旨在对温病学从教学、临床、科研、文献整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以及反映20世纪末病学发展的水平。本书分五部分。篇为基础理论,对温病学发展史、温病的概念与特点、发病、辨证、诊法、治疗与预防等予以论述。第二篇为四时温病,详述15种温病的中医证治。第三篇为现代疾病证治。对43种现代感染和传染的证治予以论述,且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充分运用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第四篇问名家名著选介,介绍了18位古带温病名家的学术观点成就,对27种古代温病名著予以诠释,旨在为从事温病学习与研究者提供文献参考。第五篇为学术研究与展望,指出了今后温病研究思路和方向。书末录有方剂汇编、试题精答疑、传染病防治法等内容,以便读者查阅。本书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教学所,也可供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开
本书是仝小林教授临证30载应用经典名方的医案汇集和心得总结。全书分为辨治高热经验、诊治变态反应经验、治疗难治性心衰病案、辨治肠胃病经验、诊治肝病经验浅述、治疗肾脏相关疾病验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验案、SARS“肺毒疫”诊治经验、其他验案集萃等九部分,另有录:仝小林临证诊疗心得述要,阐释临证时抓主症、倡用经方、重视经方剂量、证病结合、关注现代药理回归问题。本书适合中医研究人员、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根据现代人的健康状况,结合药典《本草纲目》等多部药典,撷取700多种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中草药,不仅包括了每味中草药的性味、别名、来源、植物形态、生长特征、采集、药材性状、药理作用、功效、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专业药物信息,还参考了多部医典、请教了多位中医专家,提供了生活中常见大小病的药剂与食疗方,极具性、科学性、实用性。
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在临证用药中非常重视药物的归经,即在方中加入引经药,用以向导全方主治的效用,使制方有专主,从而提高疗效。故在《珍珠囊》一书中,总结出十二经常用引经药。 ????张氏对药物的研究成就,较之前人更加系统完善,并能够行之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脾胃学家李杲在遣方用药上,深受张氏影响,运用引经药很有建树。遂在张氏《珍珠囊》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著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一书。本书主要遵循《内经》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药物的气味、补泻、归经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颇具实用价值。书中的总赋部分,可谓是对《本经》一书的深入揭示和阐发,详《本经》所未言,至今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册《珍珠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作者张元素、李东垣)是“本
本书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的内容顺序,把病症编成歌诀,内容包括疾病的症状、病因、病机、治法和治疗方药,提纲挈领,朗朗上口,对疾病证治的记忆很好有帮助,不但适合中医学习者使用,也可供临床中医生参考。
《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是以浙江省数次药用植物及中药资源普查为基础,并参考浙江各地市提供的《药用植物资源名录》《中药资源名录》《畲药资源名录》和国内外有关文献以及编者部分科研成果(科技部、环保部等课题)编著而成。《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收录了浙江省的药用植物及部分引种栽培的种类,共计3143种,隶属285科1270属。其中药用藻类77种,药用菌类84种,药用地衣16种,药用苔藓69种,药用蕨类201种,药用裸子植物32种,药用被子植物2664种。这些种类中有300~500种为传统中药,尚有近百种为畲药,还有近百种为珍稀濒危植物或浙江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总结了浙江百年来对药用植物所做的研究工作,系统梳理了浙江省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价值等内容,涉及面广泛,介绍简洁明了,是一本对浙江省药用植物种类概括
《中药趣联》构思自然贴切,诙谐幽默之余,尚能让读者久闻百草味。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悦心益知的同时,平添一番中医药文化的艺术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书不是一般联家所能撰就的。作者古广祥自20世纪90年代末始,便联合本人曾任职之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医药学术会议。他创建了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首脑协会、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和香港医药出版社等专业团体和文化机构,还与海外众多医药团体建立伙伴关系,为推动中医药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本作品以全国高等院校《中医方剂学》为蓝本,结合中医临证手册为主要参考书,均用歌括体裁,撰写而成。后经川北医学院赵振东副教授,精心修改和热情地向出版社推荐,该作品已出版问世。本方剂选入正方181首,附方201首,其内容、编排、顺序、分类大致与相同,选方精练,适用性广。
本书立足临床,从实用出发,在广泛搜集临床医师治疗皮肤病有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分门别类,条其编目。全书共收载治疗各类皮肤病的有效方法,500余首。每方依次从药物组成(或穴位组成)、治疗方法、功效主治、临床运用、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附以图表百余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视读性强,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书中所载效方和效法,均简明扼要,独立成编。突出简(方药组成和治疗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验(临床运用有效验,一般要求验证病例在30例以上者方可收载)、便(服用或使用方便)等特点。著述力求反映传统中医理论特色,把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并将现代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反映其中,以启迪思维,开拓视野。若一册在手,开卷有益,不失为广大皮肤病医生及患者案头的参考书籍。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矿物药及其应用》根据现代矿物药用药现状,结合近十年来的研究报道,对矿物药做了综合性论述。《中医药畅销书选粹:矿物药及其应用》共分十六章,前两章简述了矿物药研究近况、存在的问题、矿物药特点、分类、加工炮制、鉴别依据与取样鉴定法。较详细地阐述了矿物药外表特征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后十四章对111种矿物药的正名、本草考证、别名、蒙藏药名、原矿物、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化学成分、产状与分布、炮制、药理、毒理、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使用注意等做了详细介绍。在附注项下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品种真伪鉴别、易混品的区别以及炮制研究的概况。为了便于读者对矿物药鉴别术语的理解,特在附录部分增加了矿物、岩石、矿床学有关名词简释。《中医药畅销书选粹:矿物药
张惊湖编著的《常用中药功效比较》内容主要是根据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临床心得,并参考有关书籍,对四百余味常用中药,将功效相似、学习时容易混淆的药物进行归类,多数以功效相近的两药为一组列出,从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并结合临床体会和古方举例加以印证,力求阐明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读者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其特性,而有利于临床对症下药;或者对初学中药的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药的思维方法上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