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医典曼唐是人类历史上最完整的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医学载体,是藏族绘画艺术与医学完美结合的结晶,其内容丰富、画面宏伟、色彩绚丽、笔工精细、图画形象生动、风格独特,不但在祖国医药学历史中少见,而且在世界医药学史中亦属罕见。在藏医药3000年历史长河中,共绘画了80幅曼唐,其中包含6000多幅小图画,内容涉及藏医药学的起源、历史源流、藏医药理论、临床治疗、药物方剂、炮制加工、天文历算等,形象地介绍了藏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还涉及藏民族独特服饰、生活用具、膳食、习俗、婚嫁、丧葬、信仰、道德观等人文民俗以及农牧业生产、军事、宗教、绘画、天文地理、建筑、交通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文献价值和保护价值。《四部医典曼唐图解》一书以图解的方式将80幅曼唐中
本书拟分为药学思想精粹、用药规律研究、临证用药典型验案解析、薪火传承、大事年鉴、后记等内容。其中用药规律部分拟涉及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呃逆、感冒、咳嗽、眩晕、心悸等二十余种常见病证。撰写中,每一类病证均包括单味药用药频次、药物组合频次、高关联度药物组合、处方核心组合和用药剂量分析等内容。典型验案解析部分收载颜正华教授治疗内科、妇科、儿、皮、外科多种病证验案,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颜正华教授用药思想。
《本草害利》为清代凌奂所撰。该书在“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思想指导下,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功用配伍,有异于历代本草著作。
同仁堂名,先君之素志也。先君号尊育,为太医院吏目。秉性朴诚、居躬简约,喜阅方书。辨药味地道疑似,尝语人日:?古方无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味不正,故不能应症耳。平日汲汲济世,竞竞小心。凡所用丸散无不依方炮制,取效有年。每庭训之余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又云:?同仁二字可命堂名,吾爱其公而雅,须誌之。予业举子碌碌三十余年,先君之训几忘之矣,王午乡比后闲居无事,追忆昔年遗训,翻然、勃然鼓舞而为之,遂立同仁堂药室焉。『汲汲济世、竞竞小心』,虽不能承继先人万一,而至于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可以质鬼神,可以应病症,庶无忝先君之志也。谨将药名治证分门开列于右,取用诸君子庶便观览焉。
本书为清代太医院编写的供太医使用的临床药物手册。全书共收载中药416种,每味中药均按性味、主治、正名、异名、植物形态、出处、采集季节、药材鉴别、炮制、贮藏等内容编写(原文中缺项者均在文下注释中补述),尤其在辨证用药、配方原理、药物探讨、禁忌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解答了众多临床用药疑问。并收载《集录神效单方》200首和24种杂病论治及附方。该书现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94)京都刻本,此为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