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关乎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产品的设计开发有着严格的各项要求。本书作者玛丽?B.特谢拉(Marie B. Teixeira)长期从事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相关工作,其著作既是她多年工作实践的总结沉淀,同时一直保持前沿状态。因此,本书不仅满足ISO 13485:2016的设计控制要求,同时符合第三方合规性要求,并参考了相关的医疗器械单一审核程序(MDSAP)的设计控制要求。 鉴于这些多样性的要求,本书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从产品策划、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风险管理等各个阶段的核心要点,同时对研发立项和产品转化、合规注册申报以及上市后的法规风险等内容提供了实用性的建议、方法、工具以及案例。本书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适合作为医疗器械研发人员、研发质量人员、法规人员、项目经理,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培训教材。
本书作者为原北京大学*医院介入中心护士长,具有长年、丰富的介入护理经验,本书由她组织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医生及护士长参与编写,系统介绍了目前介入诊疗器材的原理、应用直至护理技巧,内容实用,贴近临床,便于学习和掌握。
本书是国内首次翻译引进、内容完整的助听器专业书籍。全书共17章,涵盖了有关助听器的新理论和实用知识,对助听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技术以及助听器的预设、适应证选择、电声学性能和康复效果评估、故障处理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介绍,并系统介绍了压缩、方向性麦克风、自适应降噪、移频、中耳植入等新技术和各类辅听设备、技术,是一本立足于实证研究的、严谨的、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本书从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矫形器和假肢、药物和手术等领域跨学科的视角,从矫形器与假肢的基础知识进行论述,通过400幅充分说明临床问题的示意图、照片和表格,分别对矫形器和假肢的原理、制作、临床应用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包括矫正和修复前的评估准则、使用矫形器和假肢患者的功能训练,以及不同矫形器与假肢状况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可供矫形器与假肢制作的专业人士、管理者、医师、物理与作业治疗师参考使用。
本书引进自 CRC 出版社,是一部专注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专著,为 CLARK 影像学系列经典图书中的重要成员。书中详细介绍了 CT、MRI 成像技术、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相关内容,以及与影像定位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全书共 13 章,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全身各系统影像学检查的体位、方法、技术参数,以及各类对比剂及放射性核素显像剂的理化特性与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论述。本书基于英国皇家放射学院、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研究所等机构和其他国家相关机构、国际学术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不仅提供了常用于特定系统或器官成像技术的算法,还提供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从检查技术到图像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的多方面、全方位系统知识,对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人员及医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及开展临床工作
本书以医疗器械注册为主线,全面梳理了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以后国家医疗器械监管和医疗器械注册方面的法规要求和调整情况。对医疗器械注册的相关法规、医疗器械分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检测、生物学评价、产品标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生产企、世监督以及注册申报的资料要求、审批流程等关键问题做了介绍,另外还涉及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同时本书收录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以及该目录实施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的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形式新颖,采用问答的形式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相关知识,便于从事医疗器械工作的人员及医疗器械管理人员迅速掌握注册法规及要求,确保申报注册成功。
在熟练的操作者手中,超声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操作。然而,达到熟练程度可能是一个漫长而乏味的过程。本书以人体解剖部位划分章节,每一章节包含一个实用解剖学概述、一个详细的超声操作步骤和一个常见的病理改变,并且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插图、精准的图像和简洁明了的语言,循序渐进地讲述如何操作超声设备,辅以高质量的图像和简明的提示,确保本书的实用性。新版增加了乳腺、肌肉骨骼、创伤超声的重点评估三个章节。对于所有学习超声的人(包括超声医师、放射科医师和其他内、外科专科医师)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手边书。
《体外膜肺氧合临床实践》集合作者十几年实践经验,分4章介绍了ECMO技术的临床应用,系统阐述施行ECMO治疗所需的人员配置、组织构建、物品准备、临床实践流程以及治疗心得。本书结合具体病例,注重临床实用性,可为ICU、急诊科、血管外科、心脏中心、麻醉科、儿科及各级辅助科室在开展ECMO技术时提供临床实践参考。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诊疗护理仪器设备的应用已成为临床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规范、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护理仪器设备对提高临床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杨明、周丽娟主编的《临床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手册(精)》从临床工作实际出发,汇集医院目前常用护理仪器设备的管理特点,明确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技术参数、维护保养、清洁消毒、故障排除等。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明实用、可操作和可视性强,便于记忆和学习掌握,适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部有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著作,主要从原理和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全书包括CT的基本原理与技术、PET的基本原理与技术、PET/CT的结构与功能显像、PET/CT的临床应用与防护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教学,也适宜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设备维修的相关人员及PET/CT设计研究人员与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习参考。
本书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而编写,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生物医学测量和仪器没计的相关知识,是一本包括了较宽专业综合理论和较强实践特点的教材。主要内容为:现代医学仪器概论、生物电极和医学传感器、生物电测量及仪器、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病房监护系统、心血管系统治疗与修复装置、医学影像成像设备、医学仪器的安全与认证管理和微机化医学测量仪器等。 本书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生物医学信号测量与仪器设计的研究人员、医疗器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科研人员作为参考书。
下岗再就业,年轻新创业,兼职搞副业,农村办工业,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古语道:“百艺好藏身”,那就从学一门过硬的维修技术入手吧!有了过硬的技术,可以创业当老板,也可以到用人单位轻松找到高薪的职位,真是做人立业之本。
为了宣贯GB/T16886系列标准,1999年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技术委员会组成编委会编写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实施指南》(2000年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但是十一年多以来,ISO10993系列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展很快,许多新修订的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有16个标准进行了修订,有的标准还做了多次修订;同时又发布了三个新标准。由于GB/T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发生了如此快的变化,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使用和检验单位的技术人员急需要对这些标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决定重新编写《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