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明而具體地從縱與橫兩個角度,交叉敘述中國古代禮俗的基本情況。全書分十一個部分,首先對禮俗的鴻起及傳統的「五禮」作了闡述,繼之分為育子禮俗、成年禮俗、婚姻禮俗、日常禮俗、社交禮俗、節慶禮俗、聚眾禮俗、喪葬禮俗、祭祀禮俗等九個專題,作具體介紹,是一本有助於了解中國傳統禮俗的通俗性讀物。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它是在连绵几千年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壮、满、蒙、回、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
本書從詩歌的起源說起,分詩經、楚辭、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唐詩、宋詞、元曲及歷代的賦等部分,歷敘中國詩歌的發展源流,評述歷代詩歌的特色和成就,介紹各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傑出詩人,以及選析了五十多首典型作品。全書文字簡潔曉暢,鮮明生動,評述部分娓娓道來,本身就是文藝性散文。最後有「怎樣學習古典詩詞」一節,可引導初學者入門。
本書從文化發展史的角度,概述中國古代神話和某些少數民族神話的發展狀況。 包括圖騰神話與動植物神話,人類起源神話,宇宙開闢神話,文化英雄神話傳說,部落征戰英雄神話傳說,歷史、風俗、事物來源和愛情傳說等;並用現代科學的觀點產是這些神話與怪異的神話至今流傳的原因。
本書是一本介紹中國古代雜技藝術的知識性通俗讀物。從史的角度著手,透過文獻資料、文物和圖片,闡述我國雜技藝術的起源,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從先秦至明清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不同時期雜技藝術的產生、發展、衍變等過程,增進讀者對我國雜技藝術在各個階段的多種形態的了解,不僅能提高讀者對雜技藝術的理解和鑑賞力,還可以增強民族的自豪感。
都城不僅是國家政治中心,往往還是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國家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國自夏商以來曾存在許多大小不一各特色的都城。本書扼要介紹秦統一前王廟的都城;秦統一後曆代統一王朝的五大都城;分裂時期和邊疆民族政權的都城、陪都;都城的選址與布局;及城市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狀況;並討論統一王朝都城轉移的原因。一書在手,便可獲得對中國古代都城的基認識。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的婚喪習俗,是中華民族文化中內涵深廣,又具濃郁民族特色的重要部分,各民族由於分布地域、宗教信仰及從事的經濟活動不同,反映在婚喪習俗上也不盡相同。本書用輕鬆生動的語言,對各少數民族的婚姻制度,由戀愛、訂親到結婚等禮俗及各種葬儀,作了簡明的介紹,並配插圖多幅,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通俗讀品。
本書概述在中國各地考古發現主要的史前文化遺存。對於史前時代不同發展階段所獲得的重要文化成就,分別就階段和精神兩方面,予以評介。包括史前時代人工取火技術的發明、生產工具的製作、製陶工藝的起源和進步、農業文明的出現、居住建築形式的變化、紡織烹飪技巧的提高、原始藝術的萌芽與發展、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內涵、埋葬制度的演變等。並就文明諸要素在史前時代的孕育,探討了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本館秉承王雲五先生宿願,特敦請政治大學劉佑知教授主編一套適合各年齡層讀者閱讀的叢書,除慎選古今中外之名人外,並商請國內積學之士或社會名流為之傳記,審慎出版,定名為「典範人物」。 名人傳記每揭櫫人生轉折與甘苦,曉示大忠、大孝、大仁、大義 於可歌可泣之中,令人見賢思齊,勇而效法,此舉不但獎掖後進,也提昇了文化與世俗,進而造服社會人寰。
本書扼要地說明古老的戲曲藝術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發生、繁衍的概貌和軌跡,勾勒出戲曲藝術興衰消長的規律。透過對各個發展階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的介紹和賞析,揭示出戲曲藝術寫意傳神、象徵誇張等獨樹一幟的美學特徵,以及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思想內涵。是一本理想的戲曲啟蒙讀物。
本館秉承王雲五先生宿願,特敦請政治大學劉佑知教授主編一套適合各年齡層讀者閱讀的叢書,除慎選古今中外之名人外,並商請國內積學之士或社會名流為之傳記,審慎出版,定名為「典範人物」。 名人傳記每揭櫫人生轉折與甘苦,曉示大忠、大孝、大仁、大義 於可歌可泣之中,令人見賢思齊,勇而效法,此舉不但獎掖後進,也提昇了文化與世俗,進而造服社會人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就評文章而言,有兩種涵義;一為讀者本位的看法,即文章的價值完全以讀者主觀的反應,為批評的標準。二為作者本位的看法,讀者需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之情懷,評定它的價值。 本書撰述我國有關各類純文學的評介,上自古代的《詩經》,下迄清末小說。涵蓋兩千年來我國歷代著名經典文學作品介紹。本書提供讀者認識我國文學上的演進情形,及各類文學作品的特點。可當作「中國文學簡史」看,也是一本大學文史學系學生必讀的好書。
本書按歷史的發展順序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中國繪畫的緣起、發展及演變歷程。除綜述其主要特徵外,並舉出最重要且具典型意義的作品、作者,加以賞析和介紹。脈絡清晰,可從整體上認識中國繪畫藝術在各個朝代的獨特風貌及其傳承關係,幫助讀者透過賞讀名作,對我國傳統的繪畫藝術有更深層的瞭解。
地方志素稱「地方百科全書」、「一方之古今總覽」,是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的文化典籍,是中華民族文化寶藏的一個重組成部分。中國的地方志可以溯源至兩千前,流傳至今的地方志,約占現存中國古籍的十分之一。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有關地方志的基礎知識:什麼是地方志?它有哪些特點?它的萌芽、誕生、形成和發展,現存中國地方志的數量,以及它無與倫比的資料價值。
我國古代的小說,由神話、歷史傳記、志怪志人小說,發展至唐人傳奇,漸趨成熟。語言的華麗,抒情色彩的濃郁,情節的浪漫,是唐傳奇的特色。宋元以後,分為文言、白話小說兩大支流。宋元話本的產生,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其情節曲折,語言通俗,節奏明快,故事完整,這些特點對中國小說傳統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明清是古代小說的大發展時期,當時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誌異》、《儒林外史》等皇皇巨著,為我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文房四寶」是表現文字和國畫等「符號」的工具與材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具」,對形成中國書畫藝術獨特風格,有重要的作用。在其發展中,演變為既有文具功能,又有藝術欣賞價值的「文玩」,並形成為一種「文化」。 「文房四寶」在燦爛的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品位,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寶。
本書以通俗簡潔的文字揭示中國古代舞蹈發展的脈絡,介紹歷代的舞蹈現象、代表性舞種、舞蹈藝術特點、舞蹈和民俗與其他藝術品種之關係,全書提供了中國古代舞蹈文化史的簡明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