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日本通蔡瀾先生,先後在東京、紐約、巴黎、漢城、台北、印度、巴塞羅拿和曼谷等地居住過,通曉多國語言,尤其深諳日語,對日本地道文化、風土人情、飲食文化、電影及文學等,都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經過不斷地研究,對日本文化了解越來越深,而且他的洞察力很強,常為讀者帶來新鮮的事物及驚喜。
馮唐是超簡詩派的先驅者。繼《馮唐詩百首》之後,歷經三載,創作了這本《不三》。新詩作品比《馮唐詩百首》中的絕大多數還精簡。中文詩集中,首本全部作品都是三句的短詩。人們似乎認為寫短詩更容易,其實,寫短詩更難。馮唐試圖用最少的漢字,呈現最美的詩意。
完全透視偉大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與時間分配! 村上春樹的小說是怎麼寫出來的? 畢卡索、梵谷的名畫是怎麼畫出來的? 莫札特、貝多芬的交響樂是怎麼譜出來的? 偉大的心靈究竟如何規劃時間,創作不懈? 他們真的是天才嗎?還是具有與眾不同的人格特質? 161位古往今來*偉大的哲學家、作家、作曲家、建築師和藝術家 在《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裡,作者柯瑞一一敘述他們的日常工作習慣, 激勵你建立自己的創作儀式! 柯瑞書寫過去四百年來161位偉大創作者每天怎麼分配時間,運用自己*的能力,如何安排他們的作息,發揮創意和生產力。藉著撰寫這些人物日常生活平凡的細節,提供新鮮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個性和生涯,描繪出這些藝術家在習慣驅使之下有趣而細微的肖像。 創作者怎麼才能
只有張愛玲,才堪稱曹雪芹的知己! 張愛玲: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 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在浩瀚的文學長河裡,研究紅學的作品多如繁星,卻惟有張愛玲,才得以體現《紅樓夢》的冠前絕後。這部經典名作不僅澆灌了張愛玲的無數青春,更是「張派文學」的脈絡師承,也是她不懈追求的理想之鄉。於是她一擲十年,用獨有的感性、緻密的考據,歷歷細數《紅樓夢》中開枝散葉的豪門親族、錯綜複雜的人性糾葛,以及精巧繁複的細節書寫,引領我們深入體會曹雪芹的創作匠心。《紅樓夢魘》可說為張愛玲開啟了一場玄妙入神的文字體驗,也替文學史刻下兩代文豪千絲萬縷的跨時代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