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於明萬曆年間的《菜根譚》,距今已近四百年,作者洪應明揉合儒家中庸、釋家出世和道家無為等思想,並結合自身經驗,形塑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書中包含為人處世的方法、進德修行的箴言、禪機佛理的闡發,以及鉤玄探幽的哲語,它豐富的思想內涵在近代逐漸引起重視,更被日本企業奉為經營管理的指南,是現代人追求心靈改革不可缺少之精神食糧。本書正文採較近實的明刻本,詳為校勘,注譯明白曉暢,每則並附有析評,幫助讀者深入咀嚼、體味菜根香。
本書以詞家朱古微(孝臧)先生所輯《彊村叢書》江炳炎手鈔本為主,又以張弈梳、陸鍾煇兩刊本校刊,並兼採擷宋明選本如:花庵詞選、草窗詞、花草粹編諸書,編選相當精嚴。其內容重要篇章有:白石詞編年目、姜白石詞編年箋校、輯評、版本考、行實考、承教錄。是研究姜詞或詞人生平不可缺少且唯一的一部書。
《千家詩》是民間教導兒童讀詩的課本,內容包涵唐宋兩代近體詩的精華,無論在古典文學的奠基或性情的陶冶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書每首詩都標有注音,字旁再加平仄符號,以利讀者誦讀。並在每首詩後分「作者」、「韻律」、「注釋」、「語譯」、「賞析」等五項,幫助讀者瞭解,可說是現代人精神食糧。
學習先秦諸子的智慧 展現獨特的語言風格,提升閱讀與寫作素養 詞義理解X語文應用X哲學思辨X賞析評論 傳頌千古的經典好文,值得反覆誦讀,領略先秦諸子的思想魅力!大量的經籍典故,是寫作、說話*佳的取材來源,讓論述更具說服力及生動性! 先秦神話寓言:韓非子、李斯作品、呂氏春秋、周易、禮記、山海經、穆天子傳、先秦寓言──富含哲理的凝練智慧 先秦的寓言雖然篇幅不長,多為說明道理而設,但其中所洋溢的文學情趣,卻仍令人百讀不厭。不管是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或虛擬的自然現象,來詮釋宇宙人生的道理和政治教化的理想,都頗具說服力和感染力。 當代國學大師 吳宏一 重現古典文學名作的光燦與風華 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的起源,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高峰,其經典地位與藝術成就舉世公認。國學大師
韓愈和柳宗元是中唐古文運動的先驅,文起八代之衰,一洗六朝以來的浮艷文風。這一對摰友,韓詩峻峭奇崛,柳詩清高幽遠,但同樣傳誦千古。本書便是深入分析韓柳詩歌的讀本,由當代唐詩研究*威金性堯以「獅子搏兔之力」歷時數年寫就,旁徵博引,文筆清雅,乃文學、文化、學術兼備的小品,重現了兩位詩人的人格風貌。 月下讀詩,賞心樂事,如果為你夜闌話韓柳的是文史專家金性堯,相信更令人不亦樂乎!全書分為韓詩和柳詩兩大部份,作者淵博通達,考證詳密;每首詩歌解說簡明,評價公允;還廣引不同詩人的作品對讀,擴闊讀者眼界。
一代奇人張大千,是享譽國際的畫家、第一流的書畫鑑賞家,更是傳統文人畫家的典型,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透過高陽的生花妙筆,對於大千先生的傳奇、交友、感情生活等有生動詳細的描繪。
蔣勳說:如果在荒島上只許帶一本書,我會帶《紅樓夢》。 《紅樓夢》最迷人的部分全在生活細節,並不是情節。每天能閱讀一點就閱讀一點,這是讀《紅樓夢》最好的方法。 《紅樓夢》,是一塊躲藏著生命意念的頑石,到人世間經歷的一次生死愛恨;是眷戀繁華的「假象」,也是了悟幻滅的「真相」;是一段歌笑涕淚所有青春韶華的詩篇,也是一個惋惜悲嘆所有美麗女子的故事;《紅樓夢》裡的愛情,在性別裡流動、變換,而寶玉和寶釵、黛玉之間,更糾纏著不可言說的生命遺憾 那些絢爛繽紛,彷如一夢,彷如前世始終忘不掉的一次花季。 美學大師蔣勳將他閱讀《紅樓夢》半世紀的深刻體悟,滲透進入字裡行間,如實告訴我們:為什麼《紅樓夢》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為何閱讀《紅樓夢》是一種學習「寬容」的過程?這是一本進入經典之前的必
高陽的文筆,嫻於歷史掌故,向來以內涵深刻、文字流暢、故事曲折、情景逼真並且人物性格鮮明生動而廣受讀者喜愛。 本書寫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精采故事,高陽由他的無題詩中,勾畫出一段不為人知的動人情緣,也鋪陳出詩人心事抑鬱、宦途冷淡的半生故事。
內容簡介 ★ 作者AL Kennedy入圍格蘭塔年輕英國小說家之一、年度柯斯達文學獎。 ★ 媲美《小王子》的現代寓言 ★ 英、法、義、西、加泰隆尼亞、德,爭相搶譯 ★ 硬殼精裝燙金,值得典藏回味 外媒好評推薦 令人難以置信的感動,令人欣喜。它讓我潸然淚下。 《觀察家》(observer) 透過主角的視角,了解何謂殘忍、死亡和愛情 A.L.肯尼迪迷人的現代童話 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寓言。用幽默輕盈的語調,輕鬆帶出背後嚴肅深遠的意義:喚醒我們注意那些大大小小實際上賦予生命意義的事物。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這是一個微型寓言。在瀕臨破碎的痛苦時代,這個當代的雋永小品,深入人心。 《周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一個美麗、看似簡單的讀物,卻深入探討人性 華麗而簡短的詞句背後充滿詩意,是對生命和悲傷
内容简介: 本書共收中國古代文學論文十七篇,分為兩大類:一類論詩,一類論文。論詩部分,作者探尋《詩經》中的原始意象特徵、言志緣情說的內涵、聲與詩的關係;屈原《離騷》的美學價值,古代詠史詩的文學意蘊。 論文部分,作者對《左傳》的文學價值、人物形象、戰爭描寫,進行了精心的分析,對莊子的文學、莊子散文的想像藝術,有生動的闡述;關於《史記》的文氣、《文心雕龍》的創作構思論,也有剴切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