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40萬訂閱人氣youtuber 收錄歷年來在Youtube頻道「Nice Chord 好和弦」 *受歡迎的80道音樂主題 不管你是做音樂的人,還是聽音樂的人──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然後把中国台湾的音樂變得更好吧! ──和弦有什麼功能?什麼是「五聲音階」?什麼是「終止式」?什麼是「12小節藍調」?(12-bar blues) ──如何彈出又帥氣又糾結的屬七和弦?要怎麼判斷一個曲子是什麼調?什麼是「瑪莉歐終止式」?為什麼厲害的人視譜可以這麼快? ──超簡單又好用的「三個音的和弦配置」?跟蕭邦大師學習如何玩半音階?玩樂團時,Key board手到底該如何按和弦?11個給創作者的密訣:如何不要每次都寫出一模一樣的歌? ──如何用鋼琴彈出伴奏的8種風格? ──鋼琴下面那三個踏板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老師沒有告訴你的音樂二三事? 7年級生官
内容简介: 作者以輕快的散文,記述他在音樂路途上所遭遇到的惆悵與喜悅;用趣味的生活事實,談論嚴肅的樂教問題,其中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為了要使人人生活音樂化,作者致力推行音樂欣賞的教育工作;為此,不得不磨鍊好演奏技術,不得不著手創作樂曲,又不得不尋求音樂創作中國化的方法;這種「求諸己」的治學精神,在書內皆有切實的記錄。從書內,讀者可以看到抗戰期間的音樂概況,同時也可看到樂人在逆境中如何奮鬥。卷首三篇序文,均能指出此書的獨到之處。附篇論著,最能闡發古代樂論要旨,值得愛樂人士參考。
本書作者趙如琳先生在學校講授戲劇史多年,兼以研究之功力極深,*心得。書中包括四大專題及漢密爾戲劇原理的研討及創見。特別闡明戲劇發展的四個主要型式,對羅曼主義尤有透澈深入的說明。對史丹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 藝術體體系之形成、發展、衍變及影響,也有系統的分析。而舞台藝術史之發展更是全書重點之所在,此一部份涉獵的人不多,本書有詳盡的探討,是修習戲劇文學者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也是作者對戲劇工作者最珍貴的頁獻 。
《樂圃長春》是音樂作者站在教育立場詳細分析如何可使人人生活音樂化,同時使音樂生活化。作者以簡練的文字,趣味的敘述,將古今中外的聖賢哲理,一爐共冶。集內諸篇,例如,和而不同,酥炸草鞋,樂教本義,驚蟄的敲擊,纔上一層樓,口琴走了音,五指山下等篇,皆是深入淺出地,在小故事中,說大道理。 全書分為三部份,就是「創作與欣賞」,「樂教與修養」,「樂曲與解說」;其目的皆為表揚中國正統文化精神。書後並記述抗戰期中華南樂教概況,實為珍貴的史料。本書與其姊妹篇(《音樂人生》、《琴台碎語》、《樂林蓽露》、《樂谷鳴泉》),皆為闡釋生活藝術化的原則;這是音樂教育的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