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主水
一場歷時近一年的即興對談, 沒有目的或野心,只有往返運動所需的輕, 因為沒有這種輕,誰也跳不動,誰也無法思考。 《疊韻》是一場試驗,哲學與舞蹈的表達模式在此相會。 也許,它將帶領我們走向各種藝術之間相通(或不相通)的地方。 第一部分:哲學家南希、編舞家莫尼葉長達一年的電子郵件通信+電話對談(2003-2004); 第二部分:1. 南希、莫尼葉於獨舞座談會(2002)的對談;2. 南希、莫尼葉,與影像工作者克萊兒?德尼(Claire Denis)對談; 第三部分:南希在舞作《疊韻》中演出的口白(2003)。 ◎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蔡淑玲專文導讀 舞蹈強調出神,詩強調意義的淨空, 繪畫強調存在感,雕塑則是觸覺,音樂是穿透力 不同的藝術既以對比鮮明的方式彼此區隔, 同時又互相為鄰,彼此碰觸,彼此迴響。 尚-路克.南希 藝術凝視
内容简介 本次「典範與流傳」特展,共計陳列四十五件畫作。依作品性質,可劃分為「谿山行旅圖的傳續」、「范寬的傳稱作品」、「范寬畫風的影響」三類,系統地展示繼范寬之後,歷代畫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學習范寬「雨點皴」、「礬頭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寬風格的傳續脈絡。其中,〈谿山行旅圖〉與〈臨流獨坐圖〉更是院藏限展精品。范寬〈谿山行旅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經典之作,這件作品的重要性,在藝術史界大致已有共同定論,而〈谿山行旅圖〉之所以成為藝術史烜赫名品,與本院歷年繪畫研究、展覽與出版歷程實有密切的關係。今年適逢本院建院九十週年,在歷年研究基礎上,以〈谿山行旅圖〉為主,選擇相關畫作,規劃范寬及其傳派特展,期以加深觀者對范寬及其對後世繪畫影響的認識,作為九十週年院慶特展重要獻禮。
華夏文字起源甚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零星陶文出現,公元前二千年的夏商之交,文字的使用愈趨頻繁,發展到商代晚期,甲骨金文已蔚然成風氣,「方塊字」體系儼然成立。 當埃及與巴比倫等古文明文字相繼為拼音文字取代而滅絕時,「漢字」卻歷經三千多年,一脈承遞,不僅保有鮮活的生命力與創造力,並與時俱進,至今仍為十多億人所使用,是全世界古老文字體系中巍然獨存的碩果。 漢字發展的同時,通過圓錐形毛筆的使轉變化,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字體書風,將漢字從實用的載體提升到藝術層面,吸引著多少人醉心其中。 配合「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與「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的推出,游國慶先生在甲骨與金文中選取至今仍常用且饒富趣味的三百四十餘字,分類羅列其歷代形體書跡,並簡述其構字源由與意義之演繹變化,讓讀
媲美達文西和雷諾茲,影響了近百年繪畫者的藝術啟蒙經典!全球發行唯一中文版!水彩名家簡忠威 審定推薦 專文解說 每個人心裡都住了一位藝術家,若沒有這些內心藝術家,世*將會停滯不前──從技法到心法,寫給所有藝術學子的美學手札── 真正理解藝術就會知道,藝術其實是每個人平常都會涉及的領域。藝術,說穿了,就跟把任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有關。唯有讓藝術精神進入人們的生活,讓藝術不是生活附屬品,而是每個人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才得以彰顯藝術的偉大。 羅伯特.亨萊,美國藝術家暨藝術教育家。深信藝術與生活密切相關,也與每個人相關。*為人所知的事蹟是,帶領「八人畫派」(The Eight)這群寫實主義畫家,開創「垃圾桶畫派」(Ashcan School)。以都市日常生活的習俗為題材,將視角移轉到各社會階層,反映了一個「真實的美國」。對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