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为唐代玄奘大师所作,是佛教唯识学一份极其重要的汉语文献,除大正藏外,也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其内容言简意赅,在四十八句颂文中,几乎包含了唯识学的基本名相和要义,为初学者提供了了解唯识学的方便法门。但也因为它格式严谨而言词又极为简略,未经解说,可能完全不知所云。本书由学贯中西的倪梁康教授透过佛教唯识学和现代现象学之间的互释、互解,对经文作逐句诠解,带领读者深入唯识世界。
數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發達的基礎學科之一,從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十四世紀初領先世界一千五百餘年。本書簡要介紹了《九章算術》、《海島算經》、《緝古算經》、《數書九章》、《測圓海鏡》、《詳解九章算法》、《四元玉鑑》等主要數學著作,劉徽、祖沖之、賈憲、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傑、李善蘭等傑出數學家,以及十進位置值制記數法、算籌與珠算盤、分數四則運算、比例算法、盈不足術、面積與體積、勾股與測望、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天元術與四元術、垛積術與招差術、各種不定問題、極限思想與無窮小分割等重要數學成就。
「簡易哲學」集筆者在輔仁大學近二十年授課之經驗成果而寫成,此也為輔仁大學哲學概論課所用教材之一。 但一年授課時間總計一僅約六十小時,故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完整的哲學綱領,於哲學的基本概念亦不能探討透徹。 經十數年與學生在課堂內外的交談,筆者深感學生所最迫切需要知道的,就是對於宇宙及人生等深奧問題的瞭解。本書的目的是欲使學生體會到哲學的目前不在增加人的知識,而在闡明人的知識,同時瞭解人的知識是如何膚淺不足,並使學生瞭解真有些問題是無法答覆的。 哲學的宗旨並不在解答問題,而在澄清問題,因為發現問題是洞悉宇宙的初步,人若根本沒有發現問題,則對於宇宙人生一無所知。在本書內,筆者提出各家各派的學說,是為了闡明即使成名的哲學家,對這些問題亦莫可奈何,因為很多問題根本遠超過我們人類智能所瞭解的
歷史是一條由太古流向未來的長河,史書是彙集人類智慧的寶庫,要想在長河中披沙瀝金,要想在寶庫中探微搜幽,是一門專精的智識。獲取知識,是相當艱苦的過程,許多人不敢輕扣史學的大門,就是因為史路維艱,望而卻步。 本書敘述之古人、古事、都是從制度上著眼,從源流上著手。讀者看過之後,即可對歷史上的某些名人、某種大事,有「鳥瞰式」的了解,不必個別去翻閱史料。對個別人物的介紹,也以他們一生為重點,保持人物品評的完整性。本書為提高可讀心生,每篇文章都用通俗文藝的筆法敘述,題材也是學術性與趣味性並重;但對史蹟絕對忠實,以保持一般讀者對歷史正確的認識,避免造成「真假不分」的誤導作用。
中國傳統科學是近年來頗受注意但最多輕忽誤解的一門,本書旨在從通俗思想層面談判到中國傳統科學與工藝結合、與人文結合的特色,並說及傳統科學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中國科技史的研究該如何從事。
本書敘述在我國古代園林發展的歷史上,以現存古代園林為依據,從地形的運用、建築景物的布局、綠化植物的配置,直至廳堂內的家具陳設等造園內容手法中,分析介紹中國古代園林的高度藝術成就;並列舉古代園林與傳統文化中文學、繪畫、戲劇、宗教等方面的關係,闡述古代園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它在美學領域中的價值。
天下篇為《莊子》書最後一篇,論述墨家、法家、名家、道家、儒家的治理天下之道。民初經學家錢基博旁徵博引,予以詳註,是為國學基本著作之一。 本書四篇,共三萬言,末附考論太史公談論六家要指;蓋作者「榷論儒道,兼覈刑名,將匡莊生所未逮,而極鄙意之欲言也。」其述作之旨在:一「以子解子」,二「稽流史漢」,三「古訓是式」,四「多聞闕疑」。
本書係作者繼已出版諸書之後,又一精思創新作品。乃精選前著應用史料之菁華,以深入淺出方式,區分十二單元,闡明岳飛畢生致力「還我河山」的精忠史實。旨在便於讀後易知他的豐功偉績,皆我中華傳統文化之象徵與民族精神的表現,除了希望在非常時期有所貢獻之外,更期能夠永恆地有裨於世道人心,實踐他的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之良好風範。
一位精通音樂、繪畫、詩歌、戲劇、金石、書法的藝術家李叔同,為甚麼會出家薙度而成為我國現代的一位高僧?陳慧劍居士寫的這部弘一大師傳,給我們掀開了部份的謎底。大師拳拳服膺「以戒為師」的名訓,「人間處處都見辛酸」,所以他盡力宏揚佛法,饒益有情。佛,覺者也,自覺存在論的哲學,強調人必須完全自覺個人在這無意義世界中的不合理的存在,纔能解脫。對否?請讀者親自印證這部書!
一般基本邏輯教本﹐由於篇幅限制或者作者未能察覺﹐對所論列的一些觀念和問題﹐時常未能深入分析和討論。本書作者準備從研究和教學所得﹐把這類觀念和問題﹐做一系列深入的探討。尤其是《自然語言的邏輯符號化》和 《設基法要義》兩篇﹐更之補充一教本之不足。本書作者劉福增﹐現任臺大哲學系教授。曾在世界邏輯重鎮洛杉磯加州大學﹐從多位邏輯名家研究多年。
本書可謂《近思錄通解》之入門手冊、閱讀導覽。 筆者撰述《近思錄通解》的目的,是要協助讀者跨越與傳統文化斷裂的鴻溝,讓現代人可以花最少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困難,從《近思錄》一書汲取先聖先賢的智慧,並接受他們高貴品德的薰聒。本書堅決避免掉進繁瑣的訓詁、考據的泥淖,不以注或譯為主,而以解或通為要。希望能以最淺白易懂的文字,即使不對照原文,也能讓讀者掌握到《近思錄》的精髓,進而對自己的進德修業、立身處世有所裨益。筆者撰述本書的願望,是要讀者能得魚忘筌,最後自己直接閱讀原文 本書特色 ★《近思錄》乃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推薦「國學必讀」七部書之一,重要性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