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思想中,人被看作是五倫關係網路中的一個關係項,「我」是「道德主體」 ,其個體性常容易遭受忽視。而對佛、道二氏而言,「我」是「存在主體」,遠重於 其所處的五倫關係網路。 晚明時,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趨勢越來越甚,思想的調和是一重要課題。卓吾身處 其中,他是個儒者、更是個佛教徒,這使得他傾向於把人看作是「存在主體」,而非 「道德主體」。 最重要的是,卓吾的「自然之性」,使得來自佛、道二氏的「存在主體」不像以 往一樣,會被消解融化掉。 他的「自然之性」愈見發揚,「個體性」也愈益確立。當卓吾擷取了佛、道「存 在主體」的觀點時,他勢必得用「苦海」與「彼岸」的形式來表現其「超越」、「內 在」的性質。 結果在他的思想中發展出儒家前所未見的緊張性,同時也將這股思潮推向最高峰。
托馬斯.銳德是十八世紀蘇格蘭哲學家,蘇格蘭常識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其哲學從批判笛卡爾到休謨以來的懷疑論入手,論證古往今來人們的基本信念中所包含的「常識的第一原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不幸的是, 由於銳德哲學受到了包括康德在內的許多人的誤解,其深刻性和合理性長期以來並不廣為人知。本書系統地評述了銳德哲學的體系及其影響突出地介紹了他的語言分析方法及他與休謨和康德的同異,揭示了其哲學自身的特點和它 與康德哲學在許多方面的一致性,並由此說明,銳德哲學並非重複芸芸眾生包括小孩都接受的常識,而是用哲學的方法去揭示那並非常識的結論──我們自身的構造決定了我們最基本的信念,而且這些信念在我們心中呈現的方式 本身,其清晰性和穩定性,就是它們的可靠性的保證。
天下篇為《莊子》書最後一篇,論述墨家、法家、名家、道家、儒家的治理天下之道。民初經學家錢基博旁徵博引,予以詳註,是為國學基本著作之一。 本書四篇,共三萬言,末附考論太史公談論六家要指;蓋作者「榷論儒道,兼覈刑名,將匡莊生所未逮,而極鄙意之欲言也。」其述作之旨在:一「以子解子」,二「稽流史漢」,三「古訓是式」,四「多聞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