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主编的《世界佛教通史( 卷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 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儒家致善主義--現代的政治哲學重構》 詳細資料 ISBN:9789620765490 規格:平裝 / 332頁/ 17 x 23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作者:陳祖為 譯者:周昭德,韓銳,陳永政 出版社:商務 出版日期:2016/06/24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儒家思想自肇始以來,就得面對其政治理想與社會現實之間的鴻溝,並為此深受困擾。當代儒家須探索一種治理良方,要既可保留儒家理想之精神,又能應對當下社會的各種問題。 作者陳祖為指出,迎接這挑戰的zui好方法就是採納自由民主制度,但該制度需由儒家 善 的理念來塑造。作者將自由民主制度,自其原本的哲學基礎分離出來,並按儒家之精神重新規定該制度的角色和功能。如此,儒家思想和自由民主制度的結合便能夠互補長短。 此外,本書亦以這種全新卻不失傳統的政治哲學觀點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渴望在喧囂擾攘的世界中尋得內在平靜的人 教你以不思考的方式找到答案 別為過去感到苦惱,因為過去已經消逝。也無須擔心未來的事,因為未來尚未發生。你生活的時刻只有一個,即是現在。回到現在,深刻地活出此刻,你便能解脫煩惱。――佛陀語 這個世界充滿懷疑和不安,於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尋找快樂之道。然而,能夠活著並行走於地球上,就是一種奇蹟,可是偏偏我們總是像亟欲要得到什麼或追求什麼。每一天,每一個小時,都有美好的事物發生,我們卻很少用心去聽。要能夠聽見這些美好的事物,回應它們,我們需要的,是靜默。 你的心正在呼喚你。它一直想要告訴你什麼,只是你長久以來都聽不到,因為你的內在充滿噪音,你滿腦子都是思想,你不斷受到各種事物拉扯。 靜,是最強大的聲音。在
我們所知的事物,決定了我們是誰! ? 人類為什麼受知識吸引,同時又被它制約? 不相信真理的年代,求知的欲望如何為我們的心智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求索知識對人類存在的重要意義,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 史蒂芬.康纳 啟迪思想之作── ? 徘徊在全知與無知之間,我們既永遠無法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又因知曉這項事實所帶來的屈辱而成為人類。 所謂的知識,必定讓我們明白自己對某些事物一無所知。 ? 從過去到現在,許多人都曾思考過知識的力量及其局限之處,但很少有人想過「知識」這個概念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史蒂芬 康納的《知識的癲狂》,探究人類心智如何受知識的吸引與制約,以及知識所引發的欲望、幻想、夢境與恐懼。這本書深入討論了人類的求知意志、對知識的迷戀與熱愛,以及情緒、求知渴望與知識之間
這本書不是在談信仰, 而是提供觸及未知和達成自我改造的能力。 是談你和上帝意識接軌的道路、真理與生命。 誰是耶穌基督?在《第三位耶穌》裡,暢銷書作者暨心靈導師狄帕克·喬普拉(DeepakChopra)對這個問題提供解答。這個問題一方面挑戰當前的信仰體系,另一方面也對耶穌的教導提供耳目一新的見解,而他的教導無分宗教背景。喬普拉寫出,這世上不是只有一位耶穌,而是有三位。 位耶穌是「歷史上的耶穌」,他生在兩千年前,他的教導成為基督教神學和思想的基礎。第二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他來到世上,是為了體現一種有制度的宗教,這種宗教有特定明確的教義、神職人員和虔誠的信徒。除了前面兩位,後這第三位耶穌是「開悟的覺者」,他的教導,不僅針對以他的名字所建立的教會,也適用於全人類。他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