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時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時代,必文化昂進之時代也。我國自秦以後,確能成為時代思潮者-漢之經學;隋唐之佛學;宋及明之理學;清之考證學。『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簡單言之:則對於宋明理學之ㄧ大反動,其動機及其內容,皆與歐洲之「文藝復興」絕相類。 清代是中國學術思想上一個獨特的學術環境。啟蒙運動、經學注疏、金石、校勘、輯佚工作、今古文之辯,提供了在政治上無法獻力的知識份子,一個豐富且具科學精神的學術舞台,這種官民致力於學術運動的精神,將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帶領至輝煌的境地。本書是第一部對清代學術作系統考察的著述,從史、文、哲及自然科學多方面,全面而詳盡地闡述當中盛衰起落、新舊思潮及主要人物,讓我們暸解清代在學術上今古齊鳴、融合中西思潮的盛況,與其政治及民間的社會思潮環環相繫。
「簡易哲學」集筆者在輔仁大學近二十年授課之經驗成果而寫成,此也為輔仁大學哲學概論課所用教材之一。 但一年授課時間總計一僅約六十小時,故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完整的哲學綱領,於哲學的基本概念亦不能探討透徹。 經十數年與學生在課堂內外的交談,筆者深感學生所最迫切需要知道的,就是對於宇宙及人生等深奧問題的瞭解。本書的目的是欲使學生體會到哲學的目前不在增加人的知識,而在闡明人的知識,同時瞭解人的知識是如何膚淺不足,並使學生瞭解真有些問題是無法答覆的。 哲學的宗旨並不在解答問題,而在澄清問題,因為發現問題是洞悉宇宙的初步,人若根本沒有發現問題,則對於宇宙人生一無所知。在本書內,筆者提出各家各派的學說,是為了闡明即使成名的哲學家,對這些問題亦莫可奈何,因為很多問題根本遠超過我們人類智能所瞭解的
所谓审美活动的真谛 审美活动和作为其理论形态的美学,蕴含了一种平等的对话理念。美学不是颐使气指的专断知识,也不是专家权威的自语独白,从柏拉图的《对话录》对到《论语》的语录对话体,这些洋溢着美学精神的文本都是对话性的。《美学是什么》恰似一个带风景的房间,我们通过这个房间去欣赏一祯祯美学的风景,边看边聊。那一个个的小话题,恰似房间里不同朝向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我们瞥见美学风景的不同侧面。相信你*终会把这些局部景观在心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美学图景。
「呂穆迪譯述」──兩大哲學理論、神學體系的傳承與交會 翻開西方歷史,古希臘哲學與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實為西方文明的兩大立基。身為古希臘大哲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384~332年),以知識的廣博著稱,哲學體系橫跨形而上學、邏輯、倫理學、美學、物理學等領域。到了中世紀,哲學家、神學家的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約1225 ~ 1274年),則繼承亞里斯多德學派,構造出神學哲學體系。這兩大哲學理論、神學體系的傳承與交會,博大而完備、精微而廣深。 本叢書特別從亞氏重要哲學理論中的關鍵要義,包括:「形而上」、「本體」、「範疇」、「邏輯」,相對應聖多瑪斯的有系統、具成熟思想的著作,挑選出譯筆真確、流暢的呂穆迪譯本,經初步審校及勘誤後,重編重排。本系列是大眾讀物,用直敘的論說文體裁;理論的規律同樣精確
天下篇為《莊子》書最後一篇,論述墨家、法家、名家、道家、儒家的治理天下之道。民初經學家錢基博旁徵博引,予以詳註,是為國學基本著作之一。 本書四篇,共三萬言,末附考論太史公談論六家要指;蓋作者「榷論儒道,兼覈刑名,將匡莊生所未逮,而極鄙意之欲言也。」其述作之旨在:一「以子解子」,二「稽流史漢」,三「古訓是式」,四「多聞闕疑」。
<香港老照片 3>的作者石人今年(2003)七十八歲,原名梁大中,賣文五十多年,筆名亦五十多個,怪到有叫「不見人下樓主」的。九歲喪父,讀書備盡艱苦。抗日時期,逃難時因挨不下三日四夜無米下肚而日行七八十里的酸苦,曾意圖自殺而又堅強地活下來。隻身來港,一住數十年,住過摩星嶺、石硤尾,挑過泥,吃過麵包邊,且與狗爭食。來前半工讀,讀過兩年野雞大學。來港後做過多家報館,擔任過九家報社社長總編輯,一家日報副社長。曾自辦報三次,均以失敗告終。有過三十年專職寫稿生涯,煮字兩億以上,出書三十本,每日撰寫專欄,最多時日十七八篇。
我國自唐至宋,無論在政治、社會上皆有很大轉變,而介於唐宋間之五代,雖僅五十餘年,但扮演著過渡與轉變時期的重要角色,深值吾人重視。 五代雖僅五十餘年,然現存史料甚為豐富,尤以五代史料之根源──《五代實錄》更屬難能可貴。 本書即對《五代實錄》及宋初重要五代史籍如《冊府元龜》及《太平御覽》徵引五代史料者,《薛史》、《歐史》、《五代會要》、《北夢瑣言》等書作較深入研究,並探討諸書與《五代實錄》之關係,以期對五代史源有更正確認識。 卷末附錄<五代史著作與資料備忘繫年表>,有助於從事五代史研究之查考。
戰國時代的風氣,為功利主義的時代,其共同要求的,是修養自己的人格和能力,希望在治國平天下的大事業中,能夠一顯其身手。其中,有的是通才,就是從人格修養到治平天下的能力,都兼容並蓄的進行,儒家的孟子、荀卿,就是明顯的例子;有的是專門重視農業的,如許行之流便是;有的是專門行俠仗義,往來於國際之間,做他們反戰運動或非戰運動的,如墨家之流便是;有的是專門研究法律,用法律萬能的觀點來治國平天下的,如商鞅韓非;有的專門研究外交上的粽橫捭闔的技術,以成平天下的目的,如蘇秦張儀,亦有以研究軍事及戰略,從戰爭上求勝的,如孫臏吳起。作者以史記為本,透過簡鍊的文字,將戰國時代以外交軍事聞名的各家做詳盡的介紹,喜愛歷史的讀者不可錯過。
中國古代兵制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制作為國家組織、管理、發展和儲備軍事力量的工具,是國家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個標誌。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兵制由簡單到複雜,由幼稚到成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 本書按軍事領導體制、軍隊編制體制和兵役制度的區分,對上起夏商、下迄清代前期的整個中國古代兵制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和客觀的評價,使讀者對中國古代兵制的概貌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贺麟(1902 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国内外久享盛名的西方哲学专家、翻译家,于黑格尔哲学无不精通,论述遍及黑格尔哲学的各个方面,他翻译的《小逻辑》,学术界公认为是继严复《天演论》之后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中译本;对斯宾诺莎、怀特海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都有深入的研究。贺麟在中国哲学方面也颇有建树,1930年代创立了与冯友兰 新理学 相对的 新心学 体系,是现代早期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译著还有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等,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
帝王陵墓及附屬建築合稱陵寢。 中國的帝王陵寢至今有跡可尋、時代門確的尚有一百餘處,不僅歷史您久、數量眾多而且布局嚴謹、建築宏偉,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書係就我國歷代帝王陵寢包括喪葬制度的起源及不同歷史時期的陵區、陵園、墳丘、墓室、隨葬、殺殉、石刻、陪葬等各部分的發展演變情況,予以簡單介紹。全部採文物考古界調查研究的成果,翔實可靠,為讀者提供了解中國歷帝王陵寢的基本知識。
中國古代遊俠是如何產生的?他們何以有卿相之俠與布衣閭巷之俠,甚至義俠、武俠、豪俠、輕俠、盜俠之分?他們所體現的社會意義是什麼?本書用不同角度對遊俠的起源、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進行了勾勒,並透過對遊俠的社會交往、衣食來源、飲酒縱情、仗義行俠等日常生活及社會活動,描摹出古代遊俠的基本面貌及生活狀態,揭示遊俠階層最終湮滅而俠義精神得以弘揚的社會及文化根源。
涂爾幹是第一個對日常生活的特定現象進行社會學研究的劃時代學者,他獨力促使學術界承認社會學是一個嚴密而科學的領域,《社會學方法論》則是他理論的綱要性結晶,他一方面排比在他之前或同時代社會哲學思想的源流和派別,雄辯地加以批判,同時也呈顯了他對社會學研究的理念。涂爾幹的視野與方法對後代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書是他的代表作,也是當代社會返本溯源不可不讀的書。
《伦理学是什么》:良心是什么?道德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讲良心、有道德?善是什么?恶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区分善恶?在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和个人利益的实现的道路上,人可不可以无所顾忌?在个人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或者是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抉择 相信每一位对人生有省察意识的读者都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在这本旨在回答伦理学是什么的小书里,作者用一种充满思辨色彩的行文方式告诉我们:伦理学并非是知识精英们纸面上的智力游戏,而是致力于思考、研究、解决上述这些人之为人所不可回避的的伦理命题的性命之学。学习伦理学,除了满足我们知识上的兴趣,更重要的,有助于我们确立为人处事的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标准。
中國的名山大川,是國家壯麗河山的縮影和象徵。作者根據中國名山大川的景觀特色,從科學的觀點,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和圖文並茂的形式,深入淺出地,系特而扼要地闡述了它們的悠久歷史、特有含義及其審美、科研、教育和旅遊的價值。
本書係以歷史發展的脈絡,用翔實的資料,流暢生動的文筆,從婚姻形式、婚姻家庭制度、婚姻成立方式、婚姻成立條件、婚戀習俗、婦女地位、貞節觀、民族婚姻等方面,敘述上起遠古、下迄明清數千年的中國婚姻與家庭的歷生活。讀者在書中既可尋覓到中國姻家庭發展的歷史軌跡,並可領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康有為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但極具哲人情懷,可稱悲天憫人,高瞻遠矚。他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不是舊時代的殿軍,而是新思潮的先驅。 中國經過近百年的不斷革命,終歸宿於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於就日康有為堅持的道路,尤是深思。本書作為世界哲學家叢書之一種,著墨於有關思維議題,故敘康氏生平,但求彰顯哲人出處;述思想淵源,給其雛形,一元論精神實貫串始終。康氏改造公羊三世之說,意在致用,以便奠定變法理論基論;及參與變法,理論與現實之間顯有落差,而哲人追求立功之抱負,實甚昭然。戊戌政變之後,康力倡保皇,建立孔教,其意義端在循序漸進,穩定發展。至於演大同之旨,融合中西,實寄烏托邦於未來。暮年大談天遊,神馳太空,未必消沈,視野實更為之開闊。凡此要點,分十章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