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一部智慧寶典,向來被稱為群經之首。從文獻學的立場來看,《周易》的確是經典中的經典,根源裏的根源。不讀《周易》,即談不上了解中華文化。《周易》包含「經」與「傳」兩部分,其基本概念,幾乎全在乾坤二卦中。《繫辭傳》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其《易》之門耶!」因此掌握乾坤二卦的義理,才能進入《周易》之門,以窺其殿堂之宏偉,寶藏之豐美。本書乃黃慶萱教授繼《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周易讀本》、《周易縱橫談》三書之後,《周易》研究的*力作。依據漢儒費直、鄭玄以傳說經的理念,採用清儒朱駿聲以傳附經的方法,將《十翼》有關乾坤的部分,分別錄置在二卦各卦爻辭之後,目的在「使學者尋思易了」,對古人之說乾坤二卦
施虐者心中沒有受傷的靈魂,他們有的只是不願放棄的權力意識。 在真正的平權國家,親密關係暴力並不存在。 ※雙面書衣設計,將本書帶回家時,若想保密,可翻轉書衣 ※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讓他這麼生氣?」妳不止一次這樣問妳自己。 當我們說施虐者有童年創傷、酗酒問題、情緒管理問題的時候,其實忽略了最根本的施虐問題。而我們對施虐的種種誤解也使得受虐婦女必須在「就是因為妳不離開,才害孩子一直受虐」和「再給他一次機會吧,他其實沒那麼糟」之間抉擇。這個社會彷彿總是與施虐者站在同一陣線。 在這樣的外部壓力之下 妳開始懷疑自己:「大家都說他沒那麼糟,難道問題出在我身上?還是我太苛求了?」 妳困惑不已:「他爆發的時候很嚇人,但很快又有說有笑,我要怎麼做才能維持
作者在書裡一再強調,說這是一部獨特的印度地理史。這話基本上不錯,因為它從印度次大陸的形成講到眼下遍及全國的城鎮化建設,從喜馬拉雅山的高度測量講到保克海峽( Palk Straits)的長堤,內容涉及到了地理、歷史、民俗,以及幾乎所有的重要歷史人物、傳說中人物和神仙。這麼大一個題目僅用三百頁文字完成,並且做到了有條不紊引人入勝,如果沒有貫通一切的脈絡是很難做到的。那麼,這條主線是什麼呢? 大家知道,但凡涉及印度歷史必定會提到西元前 1500年的雅利安人入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印度文明被看成了入侵者征服土著的產物。我手頭這幾本有名的印度歷史書就都是這麼寫的,就連這些年倍受推崇的那套全球通史也不例外。 然而,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逐漸挖掘出來的規模宏大的印度河文明一直在挑戰這種理論,因為那些
「对权力的热爱*为强烈又不容共享,举世尊荣的极致来自天下万众的臣服。」 雄霸一方的光辉国度,伟大不灭的盛世罗马 看人类*威名远播的西方帝国,如何走入堕落、衰亡的命运 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人类历*伟大、惊人的一幕。 这个寿命横跨千年的庞大帝国,深远地影响了后世。 它繁盛时的疆域广阔无比,越过英吉利海峡西进英国,东伐叙利亚、埃及;它丰美的文化跨越国界线,以压倒性的强势姿态,改变了各地的饮食习惯、建筑、艺术,甚至是宗教。 一个帝国的崛起、昌盛与衰亡,罗马世界的祸福安危,除了天时与地利,皇帝的个人素质更是*为人瞩目的重要影响;西泽、奥古斯都、图拉真、君士坦丁 这些声明铄金、骁勇善战的帝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但罗马帝国的伟大不只在光明面,它晦暗的历史也成为提点后世的珍贵教材;暴
「瘋癲」一直都是你我生活的一部分。 任何想去看(或已看過)精神科醫師的人都該讀一讀。 德克.威特恩伯恩╱《亦藥亦毒》作者 瘋癲,今日稱為精神疾病。 它象徵社會中的失序,代表群體中的異常。 今日我們如此恐懼瘋癲的出現, 但回溯歷史,它早已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繼傅柯《古典時代瘋狂史》以來*重要的精神醫學史著作 ◎當代精神醫學史權崴,完整梳理古今瘋癲的理論與治療 ◎史詩級*著,集結五十年來*新研究成果 ◎從歷史脈絡檢視前人說法,提供更深度的辯證思考基礎 ◎本書入圍2016年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 ◎收錄172張珍貴歷史插圖、照片 沒有人可以像史考爾一般,將精神醫學史寫得如此華麗,能同時吸引一般讀者與學界人士,這是近二十年來*用心的一本書。 大衛?希利(David Healy)/班戈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本
夢確實有意義,且並非如一些權威所說的那樣,是大腦部分活動的表現。當釋夢工作完成我們就會知道,夢是欲求的滿足。 佛洛伊德 《夢的解析》出版於1900年,涉及範圍極廣,除了精神病症的材料,還包含了對文學、藝術、神話、教育等方面有啟示價值的新觀點。佛洛伊德曾在第三版序言中提到:「此書包含了所有我最有價值的發現。這種洞察,有時候一生也只出現一次。」 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分析了大量夢例,包括兒童夢、荒謬夢、焦慮夢,以及各種典型夢。他以其特有的精神分析法,主要是透過聯想的詮釋學方法,根據大量夢例的經驗事實,加上訓練有素的敏銳觀察力和嚴密的邏輯推理,利用在醫療病人過程中已發現的某些概念如潛抑、無意識、宣洩等,建立其具有動力學特色的夢的理論。佛洛伊德認為,一般醫生從生理觀點來
《百佛圖》,是嶺南畫家盧延光在《百帝圖》、《百女圖》和《百仙圖》後的又一力作,是畫家與作家攜手合作的又一嶄新成果,也是「百」字系列的*力作。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西漢末年(約公元前二年)傳入中國,於公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達到鼎盛時期,逐漸與我國儒、道兩家相融匯,從而逐步中國化。 本書由作家吳伯衡、蔡卓之編寫了僧佛故事百則,其中融入了佛教文化的淵源、佛學哲理以及它們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影響、滲透的歷史,言簡意賅;由畫家盧延光苦心經營,以不斷革新的生花之筆,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僧佛圖像,匠心獨運,變化莫測,雅俗共賞,在藝術上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三大身心學技巧之一,一讀就懂的亞歷山大技巧入門書 頭頸自由,身心也就自由自在 身體構圖正確,動作輕鬆不費力 休 傑克曼、瑪丹娜、保羅 麥卡尼、基努 李維都在學習的身心技巧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澳洲的莎劇演員亞歷山大(F. M. Alexander, 1869-1955)在藝術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出現了聲音沙啞以及呼吸問題,遍尋名醫,卻找不出有效的治療辦法。他決定自己尋求解方。經過長期的觀察、分析、研究、實驗,而有了革命性的發現。 本書作者芭芭拉.康樂伯是美國資深的亞歷山大技巧教師,她將亞歷山大的發現規整出兩條合乎科學、人人通用、不會改變的「人類動作定律」: ★頸部肌肉慣性緊繃,導致全身可預期且無可避免的緊繃;要解除全身緊繃,必須先解除頸部肌肉的緊繃。 ★動作中,當頸部是自由的,則頭帶領,身體跟隨;說得更精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 脫離了對形上學的敵視狀態 從內容上來說 深度探討了我們看待這個世界時所持有的思想結構 《個體論》一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何以「物體」與「個人」的概念是我們思想結構中極為核心的概念。第二部分則說明這樣的思想結構如何反映在我們談論這個世界的語言中。作者彼得弗列得瑞克史陶生從常識出發,但卻對常識看法所涉及的各種複雜面向作出極為深刻的省思,這樣的深刻省思無疑是分析哲學的極佳範例。 第一部分「殊相」(particulars)旨在建立起物質性物體和個人在一般殊相中所占據的中心地位。共分成四章。第一章從殊相的識別(identification)和再識別(reidentification)說起,並藉此給出一些概括性的論證,以論證具有空間與時間性的物質性物體是基本的殊相。第二章藉著探索一個純粹聽覺世界的可能性,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