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起始為加拿大社會工作者度法與蓓蕊思的研究計畫,他們深受 敘事治療大師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啟發 ,延續其敘事治療理念,並融合後現代思潮,提出許多大膽而創新的觀點,例如: 故事治療是一齣三幕劇:書中取三幕劇為喻,認為治療師應該為對話過程搭建鷹架,運用「對話地圖」裡的六個探索點,逐步幫當事人為過往事件和經驗賦予新意義,重說生命故事。 發現關鍵時刻:強調並示範治療師應如何掌握語言的傳佈,發現那個令當事人發出「啊哈,我懂了」的瞬間,協助他與一個更滿意的自己產生連結,開啟更多可能性。 除此之外,書中亦包含許多案例與實務經驗分享,例如一次性的短期治療方法、成癮者與受暴者的治療實例,以及團體治療實務等等,都有示範與說明。 透過作者的實踐經驗與反思,讀者不僅能重新看見問題的生成脈絡與
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重建我自己, 但現在才瞭解,在我內心深處有一泓我永遠都處理不了的淚水 ──歐文-亞隆,85歲 當代知名存在主義心理學者歐文-亞隆回首自己的一生,固然有數不盡的甜美、榮耀、精彩,但這位拉拔無數徬徨心靈的治療師,卻也有難解的悔恨、遺憾、無助與恐懼。 這一切,都如實記錄在這本溫暖的回憶錄裡。 生長在貧窮的猶太社區,亞隆努力掙脫環境枷鎖,一步步走上助人專業之路。他開創了團體心理治療的新視野,勤於探索生命存在的本質,並將之融入心理治療,以其獨特的風格扶助病人探問生死,更將診間風景化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散文與小說。 這本回憶錄見證了亞隆思想與作品誕生的過程。讓我們看見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移民家庭的愛恨與夢想,以及一段心理治療發展史的吉光片羽。他一貫的真摯,不管是對父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新著作! ★十個令人手不釋卷的生命故事,展現深厚文學底蘊! 當他們來到歐文-亞隆的診療室,那乍現的靈魂交會撼動人心! 八旬老者來訪,竟不求治療,只求亞隆細讀一份持續多年的通信 從事助人工作、卻無法安頓自己,她是一個滿懷怨忿的護士 「去你的,你才得了絕症!」讓亞隆重新檢視死亡焦慮,並為文致敬的,是一位癌末的編輯 歐文-亞隆身為存在主義心理學與精神醫學大師,其深厚的哲學與文學涵養,為當代的心理治療領域演示了人性化且直指存在核心的風範。 「一日浮生」語出西元二世紀羅馬皇帝馬可-奧里略的《沉思錄》。當我們站在含括生死的長遠時間向度回首過往,每個人的一生無論歷經多少風雨、領受多少光環,都只是暫存於世的脆弱生命。 「我們全都是一日浮生」。然而在亞隆的諮商室中
▲探討內心深處之實態,尋回人們真實的自我 ▲關乎宇宙的千年絕學,一探壓力和煩惱的根源 倘若有人問我「法」是什麼?我便一點不遲疑的回答:「就是心理學」。 梁啟超 唯識學是大乘佛教法相宗的宗義,其內容在闡釋萬法唯識的妙理,探討我人內心深處之實態,以尋回人們真實的自我。作者從唯識學的定義、源流切入,分論五位百法、五蘊、四大、八識、種子等唯識學上基本觀念,從歷史背景到生活應用,本書期能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引領讀者一窺此千年絕學之奧祕。
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這位老牌的美國現象學家, 自1964年出版《胡塞爾形構觀念的形成》以來,就一直是現象學界中的*尖人物。1996年春天,由於與一位數學教授的一場談話,激發他寫作這本認識現象學的入門書,引領讀者認識這門「既是簡單明瞭,又是錯綜複雜」的學問。 什麼是現象學?索科羅斯基指出,現象學是一個重要的哲學運動,也是二十世紀主要的哲學發展方向。它發端於二十世紀的初始,在步入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我們剛好能夠看到這一百年來現象學的發展。一般而言,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可分為英美的分析哲學,與歐洲的歐陸哲學,現象學即是二十世紀歐陸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現象學是對人類經驗的探索 ,是對事物在經驗中向我們顯現之方式的探索。 現象學不只影響重要的學術潮流,如詮釋學、結構主義、文學形式主義、
Amazon 5顆星評價.讀者一致好評自我療癒手冊 你也可以解讀自己的心理狀態、自助解決人生大小難題! 你是否經常開導朋友,卻不知怎麼開導自己? 一個人的內在情緒並不神祕,每個外在言行背後都有意義, 這本書將帶領你一一解開心靈謎團,從內到外輕鬆駕駛你自己! 如果你一時情緒過不去, 這會是助你迎向美麗心情的自我療癒練習本。 如果你是身心患者,又不想只在治療過程當個被動角色, 這可以是你在家中輔助練習的自助工具。 如果你是心理治療師、社工、諮商輔導相關人員, 這會是你輔導個案的絕佳助手。 資深心理學家真誠分享,療癒自己一點也不難!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仰賴心理治療師告知自己的心理狀態,而本書兩位合計超過八萬小時豐富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家則深信,人們當然能以自助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心理
當代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哲學家三部曲,氣勢磅礡之*終篇,精采問世! .繼 《當尼采哭泣》、《淑本華的眼淚》 之後,再次以心理小說的奇妙手法,探討上帝的本質、邪惡的根源。 斯賓諾莎 ,十七世紀崇尚自然的思想家, 羅森堡, 二十世紀滿懷仇恨的納粹頭子, 是怎樣的心理糾葛,讓這兩位相隔三世紀的歷史人物, 有了奇妙的命運牽連? 斯賓諾莎, 十七世紀理性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當時的歐洲,宗教勢力凌駕一切,他卻堅持獨立思考的精神,二十四歲被猶太教逐出教會。他在世上如此孤單,沒有家庭、沒有社群,卻寫出改變世界的書,為啟蒙時代鋪路;三百年後,他被教會重新迎回,荷蘭以他的頭像設計鈔票,連愛因斯坦、歌德都深深為他著迷。 羅森堡 ,二十世紀納粹領導人物之一,從小流露反猶太思想,他所寫的 《二十世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曼親為本書作序※ 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家保羅.多倫, 結合經濟學、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研究洞見, 告訴你真正持久又簡單的幸福之道。 當滿坑滿谷的心理自助書、社群媒體雞湯文告訴你要讓自己快樂, 你是否覺得連「要快樂」,都變成一種壓力? ──重量級思想家一致推薦── 丹尼爾.康納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黑天鵝效應》作者 凱斯.桑斯坦,《推出你的影響力》共同作者 亞當.奧特,《粉紅色牢房效應》作者 市面上有許多作品探討如何獲得幸福快樂, 但行為科學家保羅.多倫將「幸福」這個抽象概念, 轉變成一道可衡量與改變的科學原則:愉悅 目標原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
★亞馬遜商業類圖書 ★暢銷多年,全球*傑出的心理學家再次推出全新增修版! ★學界與媒體佳評不斷,一致推崇! 「我犯了錯。」 為什麼要人們承認錯誤,如此困難? ★美國最夢幻的心理學家組合,重量級聯手出擊★ 揭示人類犯錯之後,心理機制*具影響力的「認知黑箱」 ──完美且合理的自我辯護── 從國際局勢、社會政治、法律與醫療,到個人決策, 的錯誤,莫過於看不到任何錯誤。 「錯不在我,是對方太沒禮貌了!」 「錯不在我,這不能怪我,大家都這麼做 」 「錯不在我,我記得事情不是這樣子的。」 「錯不在我,因為我根本沒有錯!」 每個人都會犯錯,也忍不住都想替自己辯解。就算發現某些行為是有害、不道德或愚蠢的,心中仍會萌生一股想推託責任的衝動。無論是無關緊要的
「這是一部情感史記。」 榮格心理分析師約翰.畢比(John Beebe) 本書作者克許是著名猶太裔榮格心理分析師。他的父母是*一代榮格分析師,為了躲避納粹迫害而逃離德國,*後在美國洛杉磯落腳,推廣分析心理學。 在克許成長過程中,榮格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從小對分析心理學耳濡目染,並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分析心理學重要人物,還曾受到榮格的親自分析。日後克許繼承父母衣缽,成為*秀的榮格學派分析師。他年紀輕輕就擔任金山榮格研究院主席、國際分析心理學協會副*席、*席等重要職位,見證了世界各地對分析心理學的學習熱忱。 本書是克許的自傳。從本書中,我們得以對分析心理學的發展史有更多認識,從中讀到許多歷史*一手資料,同時也能從作者所反思的**心理經驗、聖徒使命及理想化投射中看見自己的影子。此外,身為分析師的作者在這
★ 連續10年亞馬遜分類榜TOP1暢銷作家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 授權32國版本|《金融時報》《Inc.》專文報導 ★ Thinkers50管理思想家|TED演說影片觀看人次史上第二高 《先問,為什麼?》暢銷作家賽門.西奈克顛覆力作 黃金圈引導你找到最初的為什麼 無限思維為你重新定義工作與人生的方向與策略 贏了對手讓人士氣大振,但是為什麼興奮兩天就消散? 終於站上市場第一,但是新競爭者不斷出現,什麼時候才是真正的勝利? 在競爭中,我們怕輸、怕落後,拼命的像滾輪上不停奔跑的老鼠,疲憊不堪。 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嗎? 市場沒有一定規則,思維框架決定了你的策略選擇。 不被當下成敗綁架,才能主動應變,每天都充滿動力! 我們被自己的思維框架困住了! 習慣用贏家輸家、成功失敗的角
只要獲得靈啟經驗,人就能掙脫病症的詛咒,甚至連疾病本身都會沾上靈性。 ─榮格 物質科學當道,宗教面臨存亡之危,但靈性的呼喚盤旋人心,我們如何找尋失落的靈魂? 本書試圖為靈性需求找到合於當代情境的載具。作者史丹博士認為,回歸宗教傳統或擁抱物質科學可能都行不通,而榮格心理學是新的可能性──「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走上個體化歷程。 在本書中,史丹博士穿梭西方宗教、東方禪學、腦科學、倫理學、自身靈啟經驗以及榮格的書信、《紅書》,描繪當代靈性旅程多彩的風景。他指出,靈性之路是一條由象徵、夢境以及隨之而來的靈啟經歷所共築的道路。它跨越文化,指向超越,讓人不受世俗自我(ego)所綑綁,進而能連結萬有之本,體現自性、展現神性。 有別於傳統宗教講求追隨象徵公義的神,史丹指出,
我們以為無意識只是虛空, 但其實無意識對我們的影響無所不在。 唯有懂得和無意識對話, 自我轉化和自我療癒才有可能。 無意識,是心靈的內在之地。 當我們做夢,或是驚呼「這不像我!」、「我怎麼辦到的?」、「有個無法掌控的自己席捲了我」,或生活不斷遭遇類似困境時 可能就是無意識來打照面了。 心理學家榮格指出,無意識是創意的泉源,從中發展出意識心智及整體人格。榮格更認為,你我生來注定要成為的完整人類,這過程稱為「個體化」。唯有意識與無意識攜手合作,才能打通個體化的任督二脈,使意識心智成熟,並實現自我內在的潛質。 我們該怎麼主動伸手與無意識合作呢? 本書作者強森為榮格分析師,他認為有兩種「內在工作」可以深入無意識:一是夢境工作,二是積極想像,都是透過象徵、意象與原型來解鎖無意
所有具有療癒力量的人,都是利用能量在進行療癒的,不管他們有沒有意識到。健康方面的問題都各有其生理上和能量上的原因。即使是像貼OK繃這麼簡單的動作,都有其對靈性、精神、情緒方面的影響。 這本500頁的百科全書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什麼是「精微體」 ,並提出科學據,說明我們肉眼不可見的量子狀態是如何影響生理方面的健康。 全書逾150幅插圖,詳盡描繪能量結構在我們的身體中如何運作 。若您對各種不同的能量療法(阿育吠陀、氣功、靈氣療法、卡巴拉等等)有興趣,或是想更加深入了解精神力量在我們的健康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