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原本》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全书13卷,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它既是一本数学著作,也是哲学巨著,标志着人类首次完成了对空间的认识。《几何原本》自问世之日起,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首个印刷本出版,至今已有1000多种不同版本。 欧几里得建立了定义和公理,并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确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并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学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集整个古希腊数学的成果与精神于一身。对人们理性推演能力的影响,即对人的科学思想产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响。
概率论是数学学科里很基础、很年轻、应用很广泛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当今大火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不学概率论,就没法看懂前沿科技,没法理解现实世界,更没法预知和抓住未来。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案例,从通识的视角,带读者学习正态分布、幂律分布、大数定律、贝叶斯计算、方差和期望,让这些内容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概念,而是你能运用于自己决策的数学工具。 只要会四则运算,你就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会概率论的相关概念,培养概率论思维,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决策能力。
本书讲述了一种理解和学习微积分的新思路。书中通过探索微积分发展历程背后的数学动机,展现了这一数学基本工具的魅力。作者根据自己研究和教授微积分的丰富经验,结合多年从事中学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心得体会,对传统的微积分教学方式,即大多按照从极限、微分、积分到级数的顺序进行学习的方法提出了异议,探讨了一种更有趣、更易被接受和理解的学习方法。作者写过不少富有启发意义的微积分教材,此次利用自己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特长,写成了这本内容丰富、风格有趣的 小书 。本书适合中学以上水平的数学爱好者、学生和教师阅读。
本书通过有趣的事例介绍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效应。它趣说了有关力学的基本定义、定理,用实例诠释了力的实际应用,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是一本深入浅出、涉及面很广的力学科普书。本书分为9章,从牛顿运动定律和常见的力说起,到生活中常见的力学问题,以及有关人体、工程、天体运行的力学问题,后还介绍了寓言故事中的力学知识。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摒弃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方程描述,通篇只采用了几个必要的简单公式,以辅助读者理解:它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的生活实例,阐明相对复杂的力学现象。本书虽然涉及内容广泛,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高,适合广大青少年和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怕死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独有的恐惧。 3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世界各地开展了长达30年、超过500次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 恐惧管理理论 ,揭示了应对各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念头对我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积极影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引导着艺术、语言、经济、科学的发展。消极影响则是,对死亡的恐惧会在我们身上触发一系列不幸的心理现象和防御行为。 认识到死亡终至,使我们刷爆信用卡,钟爱奢侈品和昂贵的轿车,往脸上涂抹化妆品或整形,像疯子一样飙车,渴望青史留名 但是,我们不必任由这种藏在意识深处的恐惧影响我们的生活。在清楚地看见它对我们的影响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向死而生,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变得更加自信。
如果你是一个有 数学焦虑症 的人,你可能不会相信有一天你会爱上数学。 原因在于,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看上去不过是一堆沉闷的规则、定律和公理,都是前人传下来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在《魔鬼数学》中,世界知名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告诉我们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数学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洞见在混沌和嘈杂的表象之下日常生活的隐性结构和秩序。数学是一门告诉我们 如何做才不会犯错 的科学,是经年累月的努力、争论所锤炼出来的。 你应该提前多长时间到达机场?民意调查的结果真的能代表人们的意愿吗?为什么父母都是高个子,孩子的身高却比较矮?用什么策略买**才能中大奖?《魔鬼数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了很多的日常生活问题,帮助数学门外汉习得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技能。 作者用数
偏微分方程是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数学分支均有深刻的联系,而且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本书主要讲述广义函数与Sobolev空间、偏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双曲型方程或抛物型方程的初值问题与初边值问题、能量方法、半群方法等内容。以此为提高读者的整体数学素质提供合适的材料,也为部分读者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偏微分方程理论做准备。
本书系统介绍数学建模的理论及应用,作者将数学建模的过程归结为五个步骤(即“五步方法”),并贯穿全书各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中。本书阐述了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在组建数学模型并且求解得到结论之后如何进行灵敏性和稳健性分析。此外,将数学建模方法与计算机的使用密切结合,不仅通过对每个问题的讨论给了很好的示范,而且配备了大量的习题。
内容介绍 八年前, 数学之美 系列文章原刊载于谷歌黑板报,获得上百万次点击,得到读者高度评价。读者说,读了 数学之美 ,才发现大学时学的数学知识,比如马尔可夫链、矩阵计算,甚到余弦函数原来都如此亲切,并且栩栩如生,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 在纸本书的创作中,作者几乎把所有文章都重写了一遍,为的是把高深的数学原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读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学到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 本书*一版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二版增加了针对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内容。第三版增加了三章新内容,分别介绍当今非常热门的三个主题:区
生命是什么? 194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薛定谔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指出需要一种全新的物理学来给出答案。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问题之一,至今各领域科学家仍在不断尝试解答。 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天体生物学家保罗 戴维斯受到薛定谔提出的伟大问题启发,结合香农的信息论、达尔文的演化论和近年来多学科的前沿研究发现,重新深入探寻生命的内在逻辑。与薛定谔一样,他认为生物体清楚表明了更深层次的新物理学原理的存在,并指出这种新物理能让物质与信息、整体与部分、简单性与复杂性交织在一起。 保罗 戴维斯指出,生命的内在逻辑是信息。掌握信息可以降低不确定度,这使生命脱离了无序,与非生命区分开来。串联起生物体物质复杂性(生命的 硬件 )的东西,是更令人惊叹的信息复杂性(生命的 软件 )。在信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的保证和象征,对黄河的治理和对黄河文明的弘扬,也是党中央一贯放在重要位置的工作。 本书开首之“引言”部分,即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从理论角度为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论证。以下七章,首先梳理黄河地理全貌,随后从黄河如何孕育中华文明,古人对黄河的考察与认识,黄河为何浑浊而容易泛滥,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如何治理黄河等各方面娓娓道来,梳理黄河的历史沿革、地理变迁,展现黄河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最后展望新形势下的黄河发展,指出黄河的治理已经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河清有日,未来可期。
《真希望几何可以这样学》是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星田直彦所著的数学科普经典,分为 基础篇 和 提高篇 ,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几何知识。本书为基础篇,分为平面几何基础、立体几何基础和打开证明之门三个章节。本书较为重视几何语言,在进入具体图形的学习之前,用大量篇幅详细讲解了定义、命题、条件、结论、公理、定理、性质等基本概念,有助于读者区分理解。 本书还将数学中的知识点用有趣的插画小故事表现出来,富有趣味性。不管是对几何略显懵懂的中小学生,还是想要重温几何基础的成年人,抑或是有教学需要的老师和家长,这本书都会是你的*佳选择,相信你能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