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套装上中下册)》共三卷十八篇,配以一百多幅插图。内容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为主,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产的所有领域。卷上六篇,内容包括谷物及其加工、制盐、制糖、制衣及染色等;卷中七篇,内容为手工业技术,包括制陶、铸造、车船、锻造、开矿、制油等;卷下五篇,内容以工业生产为主,包括五金生产、兵器制造、丹青颜料制作、酿酒、珠玉开采等。全书以谷物开篇,以珠玉结束,对内容的先后次序,作者在《天工开物序》中有所说明,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1994年初版以来,《迷信》一书一直是舆论界经久不衰且爱恨纠缠的焦点,引发了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们广泛参与的“科学大战”。 本书是将各种“科学批评”的视角与观点集结在_二起“示众”的宣传画廊。其中涉及许多严肃而又深刻的学术问题:如何看待科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精髓是什么?科学权威的来源与合理性何在?……
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其关键是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此,本书阐明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基本内涵,建构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协同布局的理论框架,梳理了国内外典型科技创新枢纽的发展模式,从主体、客体、环境三个方面评估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擘画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梯次联动布局方案,研判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协同发展方略和政策建议,对优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和发展科技创新中心理论有参考价值,适合高校、科
让孩子乐观、坚韧的方法就是纠正他们所有的缺点?事实恰恰相反。一个在“优势教养”理念下成长的孩子会更坚强、有竞争力,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清楚的认识;自信,乐于发掘自己很大的潜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定义的“成功”;无论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泰然自若。
本书围绕着沈括和苏轼的历史建构,沈括在宋代的影响,苏沈异同和交往,《梦溪笔谈》与苏轼,特别是《苏沈良方》背后的生命故事,苏轼关于岭南物产的记载,苏轼的交游与互动,考察士人知识的来源与建构。同时列入考察的还有技术知识,如农业、矿冶、水利、渔猎、饮食,以及士人的日常生活(如文房四宝)和苏轼的探索精神等。书中特别以荔枝、柑橘、松、竹、花卉(如牡丹)、茶、酒等为研究案例,从一个个体身上了解相关知识的创造、传播的过程、动力和途径,也藉以认识一个 不同的苏东坡。
本书讲述了西班牙的近两千年的科学历史,展现了西班牙以科学为梦想的科学家及科学机构的故事,书中的科学者们以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状况为条件,致力于科学,度过了人生充满希望的时光。近代西班牙人认为,科学是一个值得终生奉献的梦想。本书也印证了西班牙人从来都不乏能够欣赏科学价值这一事实,而西班牙科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与价值也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