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理论》全面介绍了常规超导理论的几个里程碑的物理基础、概念、图像及主要推导,阐述了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几种高温超导理论等内容。
《铁基超导体物性基础研究》由多位从事铁基超导体材料与物性前沿研究的学者共同撰写,作者根据自己的所长分别总结综述铁基超导体不同方面的物理基础和研究进展,包括铁基超导体材料与结构,电子结构计算,电子结构探测,电荷动力学,磁性与自旋动力学,电子输运性质,热力学性质,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 铁基超导体是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超导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为“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中国科学家对铁基超导材料及其物性研究有着杰出贡献。2008年2月日本科学家首先报道氟掺杂镧氧铁砷化合物在临界温度26开时具有超导特性,此后不久,中国科学家反应迅速,不仅迅速将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50开以上,激发了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研究热潮;而且快速和深入地开展物理研究工作,在探测和理解
本书介绍了半个世界的普洱茶故乡茶叶的发展。具体介绍了攸乐茶山、革登茶山、易武茶山、乾利贞茶号、易武安乐号茶庄等。
《铁基超导体物性基础研究》由多位从事铁基超导体材料与物性前沿研究的学者共同撰写,作者根据自己的所长分别总结综述铁基超导体不同方面的物理基础和研究进展,包括铁基超导体材料与结构,电子结构计算,电子结构探测,电荷动力学,磁性与自旋动力学,电子输运性质,热力学性质,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铁基超导体是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超导研究领域重要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为“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中国科学家对铁基超导材料及其物性研究有着杰出贡献。2008年2月日本科学家首先报道氟掺杂镧氧铁砷化合物在临界温度26开时具有超导特性,此后不久,中国科学家反应迅速,不仅迅速将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50开以上,激发了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研究热潮;而且快速和深入地开展物理研究工作,在探测和理解铁基超导体的性
本书共分10章,从文化史(可视化)的角度系统展示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漫长历程:人类对宇宙空间的大小和形状等的理解不断扩大,望远镜的发明如何激发了人类对无尽宇宙美景的想象……作者挑选了百余幅艺术性颇强且意义深远的插画和星空图,以时间渐进顺序排列,其中很多珍品收藏于世界图书馆。作者的艺术背景让他跳出抽象的概念与数据,专注于图像,致力于把这些作品还原到相应的年代中。阅读这本书几乎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识,只要对其中所涉及的历史、宗教、艺术、科技等任一文化元素感兴趣,就可以信手翻开并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