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GIS及空间分析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以ArcGIS为平台,编写的空间分析课程实验教材。书中的实验内容自成体系,精选了空间分析前的数据准备、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应用等4个方面的20个实验,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内容、原理与方法、设备与数据、步骤、说明等方面的介绍,所有的实验都配备了相关的数据。通过这些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实验,能够让读者有效地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空间问题。它既可作为《GIS空间分析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独立使用。
本书力图涵盖现代测量数据处理常用的基本数据处理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近代数据处理发展概述、内涵及展望;数据处理中参数估计的几种常用估计方法;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及其基准关系;针对不同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分量估计;观测值中含有系统误差的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方法;处理粗差的数据探测与稳健估计法的原理与方法;针对随机参数和动态数据的配置与卡尔曼滤波;处理变量间相关关系的近代回归分析等。 本书可作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从事数据处理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共分十章,系统叙述了当代遥感的理论、方法、过程和应用。内容包括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遥感技术系统和遥感发展历程,电磁波及其传播机理;遥感平台及其运行特性,遥感图像处理基础,遥感图像校正的原理、方法和过程,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基本思路和解译过程,遥感图像特征提取、遥感图像自动分类及遥感信息的变化检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后介绍了当代遥感技术的进展,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方向。 本书可作为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专业的遥感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和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编写的《测量学》和测绘工程专业的《数字测图原理和方法》之配套教材。全书包括实验课的一般要求、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实验项目设置按基本实验、提高性实验和前沿性实验安排实验内容,注重科学、先进的实验内容与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本书主要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和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以及测绘工程等专业作为测量学和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的实验教材。其他开设本课程的专业可根据其教学内容、实验学时数以及设备情况选择相应的实验项目。
本标准起草规则依据GB/T 1.1—2009。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继贤、黄国满、赵争、燕琴、杨书成、程春泉、卢丽君、曹银璇。
本部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当前的技术特征对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数据源包括数字航摄影像和胶片航摄数字化影像)的测图与成果生产进行了技术约定和作业过程指导。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的标准规范为GB/T 12341《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2340《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本部分只针对目前测图生产应用各类新技术后工艺、技术、生产作业等方面发生变化的部分。
本标准的起草规则依据GB/T 1.1—2009。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继贤、黄国满、赵争、燕琴、杨书成、卢丽君、程春泉、曹银璇。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与实习课程设计指导书(高 等学校测绘工程系列教材)》是《工程测量学》的配 套教材,包括习题集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两大部分。习 题集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 题五类题型,其中的问答题与《工程测量学》教材上 的思考题不同。上述五类习题都有完备的答案,可帮 助教师备课、答疑和作为考试参考,仅提供给需要的 教师选用,个别章节还有计算题和编程题。实践性教 学环节含曲线测设课程设计与实习、测量机器人演示 性实践教学、陀螺经纬仪全站仪演示性实践教学、集 中教学实习和综合课程设计几部分,可供各学校参考 选用。后附录中收录了两个学生的集中实习报告和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以参考。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与实习课程设计指导书(高 等学校测绘工程系列教材)》由张正禄编著。
本规程是根据我国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RTK的检定需要,结合国内外GNSS测量型接收机RTK目前的实际情况编写制定。 本规程按JJF l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对CH/T 8018—2009《伞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RTK检定规程》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和内容完善,主要增加了引言和概述(见第4章)部分内容。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参数估计及统计检验,插值计算,回归与拟合分析,抗差估计、有偏估计及拟合推估,时间序列分析,傅里叶分析与小波分析,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空间信息统计学基础。修订去掉了部分过时的内容,充实了有偏估计、半参数估计和整体小二乘平差、拟合推估等现代测量平差方法,并增加了新的方法。各章附有相关例题和习题,便于读者的理解。 本书的特点是强调常用近代数据处理的实用性,且着眼于现代测绘技术及其发展的需求,充实新的理论与方法。本书可供测绘和相关学科的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了、附录K、附录L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维君、方爱平、张莉、王三明、李明、吴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