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学》从生态系统角度讨论了湖泊的结构、功能、营养状态、物种演替和湖泊学的基本原理,主要介绍了湖泊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富营养化过程和藻类水华过程中的经典理论、发展过程及在气候变化下的新发现。还讨论了湖泊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比较湖泊学和应用湖泊学。前者比较了不同地理位置及不同气候带湖泊的物理化学过程和季节变化、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湖泊资源等方面的异同;后者提供了湖泊生态恢复或修复的成功案例和主要技术。
本书以“云南高原湿地保护区生态结构特征与功能分区研究”、“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以及“云南高原湿地湖滨利用的基础研究”项目为基础,围绕高原湿地的生态结构及功能特征,尤其是低纬度高原湿地具有的湖盆—湖滨—面山的典型结构特征,针对高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成因和结构特点,从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尺度,探讨了湖周陆生生态系统组成结构与高原湿地环境维系,以及湖滨带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维系的关系;分析了湖泊湿地不同水深的湖盆水体功能作用和多样性特点,以及不同季节和生境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维系功能作用,据此提出了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技术体系,并且以不同生境特征的5个典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案例,对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本书是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