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青唐拉山藏东神湖巴松措与318国道最美景观大道上鲁朗生物多样性的全景展示,TBIS历时两年野外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的成果,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系列丛书中重要的一册。500余张精美生物与生境图片,来自一线生态摄影师的杰作。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更增加“藏东南人考察”环节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纪录人文生活图景。从家居生活到故事传说,是了解藏东南民俗生活与现状的读本。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不仅仅是一本生物观测手册,也是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读本。
本书把半个世纪以来有实验依据的神经系统(脑)中的主要理论和模型集中起来,给研究生们提供理论训练。这些理论和模型中有重要基础理论意义的,大都取材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Hodgkin、Huxley、Hartline、Gabor、Bekesy、Eccles、Crick、Edelmen、Sperry……),也包括对信息科学、工程应用有重大影响的假设、理论和算法(Hebb学习律、平行分布式理论框架……)。
本书全面反映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及其信号转导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和成就,详细介绍了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研究的技术、方法及原理。内容涉及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受体抗体的制备、受体与G蛋白的相互作用和激动、受体表达和定位、受体内化和翻译后修饰、GPC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敲除和敲人策略研究受体生理与药理功能等新技术、新策略。全书编排合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对实验步骤的详尽介绍。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每一种方法都介绍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这本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急需的一本极具指导性的实用工具书。本书适合青年科学研究工作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也是每一个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奇妙的宇宙为切入点,综合阐述了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事件。是较为全面介绍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普及型读物。全书对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的讲解不仅生动清晰,通俗易懂,而且特别注重从物理上作出深刻的叙述。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书还列举了许多基本物理原理在各个方面(诸如天体物理、地球物理、生物物理等)的应用,以及物理学的一些很新成就。
肥胖与代谢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某些恶性肿瘤、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以及骨关节炎等并存,不但大大增加医疗卫生开支,而且使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缩短。体重指数超过28~30的肥胖患者,行为疗法已经很难获得持久的减重效果。从1954年Kremen施行首例空回肠短路术至今,通过外科手术改造胃肠道进行的肥胖与代谢病外科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手术方式历经了各种探索和不断的改良优化。外科手术仅仅是治疗的一个关键方面,一个成熟的完善的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团队,除了要有的腹腔镜外科医生,也要有内分泌科、精神心理科、营养科、康复科及固定的随访指导人员(健康管理师)。鉴于目前尚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书籍,主编王存川教授邀请这一领域最有经验
这是奥地利有名动物学家洛伦茨关于动物与人类行为问题研究的论著的第二卷。与详述动物行为并形成基本概念的靠前卷不同,第二卷的目的主要在于向有兴趣的读者传达动物行为学所基于的某些认识论理解,并阐述归纳式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作者不仅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真正艰辛细致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使读者从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趣味,还以高屋建瓴的思想,回顾了不同的心理学派关于动物和人类行为问题的各种观点,激发读者思考以下问题:动物会经历主观体验么?实验是否是科学知识的专享来源?这些论文展现了动物行为学起步时期研究者对动物与人类行为的思考,今天看来仍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深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深绿思想,在西方环境意识形态和环境运动中影响很大。一些学者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生态哲学开始从浅层向深层的转换,甚至有人将其视为西方激进环境意识形态的一面旗帜。然而,深层生态学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理论基础上,如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及权利、生命平等、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等,深层生态学并未给出详细的说明;在生态实践上,如荒野保护、国际公正、生态乌托邦、反人类、生态法西斯等,深层生态学也未能作出有力的回应。如何建立一个清晰的、从理论到实践逻辑一致的思想体系,是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者需要做的一件最为紧迫的事。《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由雷毅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工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