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在内容编排上采用了“结构、命名-性质-制备及重要化合物介绍”的模式。从内容上,教程采用脂肪族与芳香族混合编排,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从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按官能团分类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本教程中对有机反应理论、波谱分析原理等内容作了适当加强,使之更体现近代有机化学的内容特征。
本书是国际知名的“杂环化学”J.A.Joule教授和K.Mills博士所著的《杂环化学》(第四版)的中译本,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的研究成果。本书从结构、光谱性质、反应性能及合成方法等方面,分类介绍了各类芳香族杂环化合物,并介绍了杂环化合物在固相反应,医药工业及电子工业中的应用。本书内容丰富,引用了大量文献,反映了杂环化学研究的新成果。 本书对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从事杂环化学研究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根据“经典性与新颖性并存”的原则,精选了 10 种氧化反应。详细介绍了每一种反应的历史背景、反应机理、应用范围和限制,注重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并精选了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以及 5 个代表性反应实例;参考文献涵盖了较的和新的文献,有助于读者对各反应有全方位的认知。 本书适合作为有机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及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工具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在高通量筛选、遗传选择和酶指纹分析这三个领域中所使用的各种酶活检测方法,涵盖了近年来在酶活检测方面取得的大部分成果。各个章节脉络清晰,或是介绍某一普适检测方法(如琼脂平板法、化学互补法等)在多种酶的活性检测中的应用,或是列举针对某一类重要的酶(如氧化还原酶、蛋白酶等)的多种检测方法。书中对酶活检测方法的介绍非常细致,包括其原理、流程、操作步骤、优缺点等,并给出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便于读者深入查阅。
本书、二册在1972年出版后,不少读者向我们反映,本书中被子植物门离瓣花类中不少大科、大属选种数目较少,且无分种检索表,不容易掌握近缘种的区别特征。从第三册起,我们接受了读者的意见,适当增加了种类,并对收入本书十种以上的属增加了分种检索表,此外,还增加了科的形态描述。本书一册,即第五册,于1976年出版后,我们又邀请了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共同编写本书的补编,自1977年3月起开始了对、二册的补充工作,这一工作已于最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