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昆虫资源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份。合理利用天敌昆虫资源,可在害虫发生初期发挥生物控制作用。然而天敌昆虫种类十分庞杂,需要的昆虫学基础才能独立开展这些研究和学习。昆虫图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可以大大缩短初学者辨识天敌昆虫的难度,进而推动天敌昆虫知识的科学普及,推动天敌昆虫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本书收集整理的110种豫北地区常见天敌昆虫,涉及蜻蜓目、螳螂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包括26科68属110种。每种附带重要分类文献引证、分类地位、形态描述、生物学习性、分布。彩图为计算机辅助彩色绘制,部分为传统手绘、部分为分层摄像叠加技术。书末还有形态学术语附录,便于使用者熟悉不同类群的形态描述术语。希望本书能够引起社会贤达和爱好者对天敌昆虫的关注,进而
《华中昆虫研究:华中三省昆虫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十二卷)》第十二卷:为华中三省昆虫学会学术论文集,论文研究层次包含昆虫学的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研究方向涉及昆虫生态、昆虫生理等,地域涵盖湖南、湖北和河南,论文作者以中青年为主体,研究生论文占有相当的比例,同时包含有学科动态和少量论文摘要。
丽蝇,属昆虫纲双翅目,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昆虫。部分丽蝇种类,因体内、外携带大量的多种病原体,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已成为卫生防疫和国境口岸重点防控的对象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和旅游往来越来越频繁,蝇类和其他医学媒介生物跨境远距离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国境口岸对于蝇类种类鉴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书以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2—2014年在全国除新疆和港澳台地区外的调查研究中所得的200余种蝇类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其丽蝇科中的4亚科21属54种的形态特征,拍摄了成虫外部形态及雌雄虫尾器实体的高清晰彩色图片,为丽蝇科昆虫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一本难得的以蝇类实物为基础的彩色实用图鉴。本书可供从事蝇类研究和蝇类防治的科技人员、出入境医学媒
《中华葬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葬甲科Silphidae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记述了我国葬甲11属75种,另将我国可能分布的7种葬甲编入检索表。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中对葬甲科昆虫的命名情况、研究简史、分类系统、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演化历史、地理分布、研究意义等进行了研究综述。在各论中描述了每一物种的鉴定特征,对应有大幅清晰的原色图片(书尾另附总图版,便于读者全面比对近似种的差异),列有物种的历史异名、中名释义、国内分布,并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中华葬甲》可供各大专院校的生物与农林类专业师生、农林业机构工作人员、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人员、科普工作者、法医工作者、生态环境评估工作者、昆虫与自然爱好者等参考使用。
对于实验林场,我怀有深厚的感情。1991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实验林场工作。2017年由于工作变动回到学校,在实验林场工作了26年时间,我把人生美好的时间都留在了实验林场。因此,看到《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昆虫图谱》书稿倍感亲切。实验林场辖区面积765.20公顷,辖区内有昆虫14目122科539种。据统计,实验林场每年接待学校学生实习8000人次,涉及林学、水保等20个专业,34门课程;接待其他兄弟高校实习师生3000多人次(北京建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警种指挥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多年来,我校许多教师在实验林场从事科研工作,承担100多项各类科研课题,培养了大批林业人才。《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昆虫图谱》是在实验林场工作的同事们耗费多年时间而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对推动实验林场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
宁夏贺兰山1982年组织过自然资源综合考察,通过考察,对宁夏贺兰山的植物、植被类型以及脊椎动物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对昆虫资源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2007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了第2次综合科学考察,由宁夏大学和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承担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考察”项目,对于摸清宁夏贺兰山昆虫种类的组成、发生情况、分布规律和经济意义,为保护区规划、设计、保护管理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基本资料,填补昆虫区系研究的区域空白,具有重大意义。
《白蚁防治研究与应用高道蓉论文选集》是对高道蓉教授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总结与纪念文集,是抢先发售对高道蓉教授白蚁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有助于对我国白蚁分类学、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白蚁的分类及其生物学、防治等研究将取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