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量子力学习题》以发展狄拉克符号法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有序算符内积分(IWOP)技术及其应用,本书包含10章,分别对IWOP技术、粒子数态、相干态、纠缠态、量子主方程、不变本征算符、算符的外尔编序、压缩态、角动量、量子纠缠态和费恩曼·赫尔曼定理等专题编撰了适量的新习题,本书以例题和习题相结合的方式,给读者以指导和练习,每章习题大部分都配有参考答案,此外,除第5章外其他章还有配套思考练习,留给读者更大的思考空间。 本书中的习题是由作者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自已新构思的,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基础性,可以配合学生学习量子力学、量子光学和固体物理。
本书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两部分组成。理论力学是研究力作用于物体时的外部效应,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主要介绍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力矩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材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内部效应,主要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内部受力、变形和失效的规律,提出保证构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设计准则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材,由于增加了大量基础知识练习和工程实例的应用,更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教学 用书。
《动力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十章,分别阐述了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复合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定理、虚位移原理和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书中例题类型多,每章后有思考题和习题,适用于课堂教学。 《动力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土建、船舶和动力学等专业理论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夜大、函授、自考等相关专业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赛隆的热力学可控合成与应用实践》共分十四章,简述了二次资源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分章介绍了二次资源回收金属的方法,其中包括黑色金属、铝、铜、铅、锌、锡、镍、钴、钨、钼、钒、砷、锑、铋、镉、锰、贵金属、铂族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核燃料废料及其他一些金属的回收处理工艺及技术。 《赛隆的热力学可控合成与应用实践》适合于从事金属回收的科研、设计、生产的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材料力学与强度简化分析(第6版)》是”简化设计丛书”中的一本。作为材料力学和结构设计原理方面的入门书籍,本书以十分浅显和形象的方式讲解复杂的力学知识和结构设计理论,使得那些工程背景以及力学、数学和专业知识都很有限的读者也能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应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书中对工程结构的组成和性能、内力分析与组合方法、设计过程与规范等都做出了简单、透彻的论述,不仅可以激发读者对结构设计产生兴趣,而且为进一步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奠定了基础。 本书可供土木建筑及相关领域从业人员,以及对土木建筑感兴趣的人员阅读和参考。
变形、断裂、腐蚀、磨损、变性是材料或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与形式,其中断裂最为常见也最为危险,在很多情况下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在断裂事故中又以疲劳断裂为多为害,且多属低应力脆性断裂,易失察失防。本书以断裂(力学)和疲劳(断裂)为主题,系统阐述了该领域最成熟、和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与成果。 全书分四篇共十五章。断裂基础篇主要提出了强度问题、断裂问题、疲劳问题、裂纹问题和平面问题,断裂论篇主要阐述了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格氏裂口断裂理论、能量平衡断裂理论、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复合裂纹脆断理论以及弹塑性断裂力学的COD(开裂)理论与J积分(启裂)理论,疲劳断裂篇主要论述了传统疲劳分析的应力-疲劳寿命法,应变-疲劳寿命法和用断裂力学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疲劳问题的疲劳断裂扩展速率与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理论,
本书根据高擎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要求编写,主要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全书共分9章,主要包括:绪论,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基础,圆管层流和缝隙流,圆管紊流和孔嘴流,管路计算,相似理论,明渠流和堰流。为便于读者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模拟处理工程问题,每章都附有小结和数量的习题。本教材建议安排40~60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内容取舍。 本书适合作为机械学科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意义。
《流体力学》针对大气科学学科的特点,重点讲述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全书共7章,章介绍流体力学的基础概念,第2章介绍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第3章讲述有关实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4章至第7章分别介绍流体涡旋动力学、流体波动、旋转流体动力学和湍流等与大气科学学科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每章小结对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配有相关的例题和习题。 《流体力学》可作为大气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气象、海洋、水文、地理、环境和农业等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理论力学》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在保证理论力学基本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突出应用性,适当简化推导过程,书中附有较多图片以增加直观性。《理论力学》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篇。静力学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摩擦、空间力系;运动学包括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包括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振动基础等。《理论力学》各章附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 《理论力学》可作为普通高等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交通、动力、土建等专业以及研究型高校近机类、非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函授教材。《理论力学》推荐学时数为48~64。考虑到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需要,书中带的章节为选学内容,带+的习题为选做
《N体问题的周期解》三体问题是指用牛顿力学研究三个物体(天体)以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时的运动轨道。本文共分十二章: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天体学方程,第三章哈密顿系统,第四章为中心构形,第五章为对称、积分和约化,第六章为周期解理论,第七章为卫星轨道,第八章为限制性问题,第九章为月球轨道,第十章为彗星轨道,第十一章为希尔月球方程,第十二章为椭圆问题。
《微结构力学》在工程背景概述的基础上,概述了张量分析的基础内容和与其相关的内容,为进一步的力学理论奠定数学基础。该书分别从变形、应变和应变梯度,应力、偶应力和高阶应力。近代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方程,近代介质材料的本构关系,近代连续介质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等几方面介绍了近代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微结构振动的理论和微结构系统尺度效应的介绍,给出了工程中微结构动力特性的分析方法。最后,该书以微机械谐振式陀螺和微振动俘能器为例,介绍了典型微结构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思路和过程。 《微结构力学》可作为大专院校力学、机械、机电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