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Arm Cortex-A9双核处理器和Vivado的设计方法(第二版)》一书的一次重要修订,全书共包含30章,主要内容包括Xilinx Zynq系列SoC设计导论、AMBA规范、Zynq-7000系统公共资源和特性、Zynq-7000调试和测试子系统、Cortex-A9处理器指令集、Cortex-A9片上存储器系统结构和功能、Zynq-7000 SoC的Vivado基本设计流程、Zynq-7000 GPIO原理和控制、Cortex-A0异常与中断原理和实现、Cortex-A9定时器原理及实现、Cortex-A9 DMA控制器原理和实现、Cortex-A9安全性扩展、Cortex-A9 NEON原理和实现、Zynq-7000的可编程逻辑资源、Zynq-7000的互联结构、Zynq-7000 SoC内定制简单AXI-Lite IP、Zynq-7000 SoC内定制复杂AXI Lite IP、Zynq-7000 AXI HP数据传输原理和实现、Zynq-7000 ACP数据传输原理和实现、Zynq-7000软件与硬件协同调试原理和实现、Zynq-7000 SoC启动与配置原理和实现、Linux开发环境的构
本书为"无人机系统特征技术系列"之一,本书基于双层 观察一判断一决策一行动(OODA) 任务回路,围绕内回路的多机自主协同,外回路的人机智能协同展开研究,全面介绍了无人机一有人机协同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重点包括协同控制体系与协同模式、协同态势理解与预测评估、协同意外事件响应与处理、多机自主协同决策与规划、多机自主协同飞行控制、动态任务分配与监督控制、面向任务的综合仿真验证等内容。 本书可供智能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无人/有人协同系统技术、多无人系统协同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无人飞行器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是当今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涉及群体智能算法、编队协同控制、通信拓扑、试验验证等学科。本书结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将近年来无人飞行器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领域的学术进展进行梳理,将人工智能算法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搭建集群协同架构,最大化无人飞行器的能力谱范围。全书共6章,第1章介绍无人机集群智能协同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从群体智能理论角度分析无人飞行器集群智能的机理;第3章分析集群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演变及应用;第4章讨论集群智能应用于协同制导的理论与方法;第5章分析无人飞行器编队控制的算法策略;第6章重点介绍无人飞行器试验验证的方法与成果。
TFTLCD液晶显示器在平板显示器中脱颖而出,在显示器市场独占辈头。目前以TFT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迅速,为适应平板显示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本书作者编写了薄型显示器丛书。《BR》 本册主要阐述平面显示器及其技术发展,共分3章:第10章介绍液晶显示器的产业化;由于TFTLCD对于其他类型平板显示器可谓异曲同工,熟悉了前者可以触类旁通,因此第11章介绍了各类平板显示器的**进展;第12章介绍了平板显示器产业现状及发展预测。本书内容系统完整、诠释确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特别是本书源于生产一线,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高分辨率宽幅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原理、设计方法及相关技术,其内容既包括星载SAR基本原理与系统约束的基础知识,又包括高分辨率宽幅星载SAR系统实现所需的系统体制、关键技术和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细节。具体内容包括高分辨率宽幅星载SAR成像模型、距离向高分辨率成像、方位向多通道SAR成像、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以及变脉冲重复频率技术等。全书较好地反映了当前高分辨率宽幅星载SAR的发展现状。
本书论述了海洋遥感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海洋表面性质、电磁理论、可见光和红外谱段遥感、被动微波遥感、主动微波遥感、重力场和海面盐度观测以及海冰、极地冰盖观测等与海洋遥感相关的知识,并详细介绍了大气特性、海洋/大气界面等基础理论和可见光海洋水色反演、红外海面温度反演、海面与大气被动微波反演等技术。本书内容系统覆盖了海洋遥感的理论与方法,内容全面完整,列举了许多研究实例,并回顾了1975—2013年间卫星海洋学的发展,描绘了未来的卫星发展计划。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海洋遥感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介绍多谱段偏振成像探测基础理论、目标特性、传输特性、图像处理、典型应用等,旨在使读者深入了解偏振成像探测的相关内容。本书共9章。第1章介绍多谱段偏振成像探测研究的目的意义和 外研究现状。第2章阐述偏振成像探测基础理论。第3章阐述目标偏振二向反射特性。第4章介绍红外偏振成像探测基础理论。 第5章阐述偏振传输特性。第6章和第7章阐述偏振图像去雾算法和图像融合方法。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从透雾霾多谱段偏振成像、机载高分辨多谱段偏振成像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本书可供光学工程、光电测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工业5G以其高速、可靠的无线通信能力引领工业通信新潮流,为智能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提供强大技术支持,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工业5G与时间敏感网络(TSN)结合,构建高效稳定通信网络,满足工业实时性和时序性要求。本书由北方工业大学工业互联网团队编写,分为四大部分共15章,分别探讨了工业5G网络、TSN技术、工业5G与TSN协同技术及其在远程驾驶和智能物流方面的场景化应用,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旨在推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 新基建 的代表之一,国家和各地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若干指导文件、补贴政策等加以引导和扶持。但是,由于缺乏底层方法论和通用引擎工具,工业互联网迄今尚未实现爆发式的成长。 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基于 多源异构数据映射 的方法论研发出了工业互联网核心引擎 MixIOT(全书统改,MIXIOT 均改为MixIOT),并进一步将其产品化,已经大量应用于不同种设备和不同生产场景的工业互联网项目。 本书从技术原理上对MIXIOT 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有助于从业者加深对工业互联网行业的理解,提供发展方向的重要选择;也能够作为工业互联网爱好者的入门读物,或者高校工业互联网相关课程的教科书,从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现代电子封装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 技术。 部分概述了电子封装技术,其中包括了 重要的封装技术基础,如引线键合、载带自动键合、倒装芯片焊点键合、微凸块键合和Cu Cu直接键合。第2部分介绍电子封装的电路设计,重点是关于低功耗设备和高智能集成的设计,如2 5D/3D集成。第3部分介绍电子封装的可靠性,涵盖电迁移、热迁移、应力迁移和失效分析等。 还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封装可靠性领域的应用。各章中包含大量来自工业界的实际案例,能够加强读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本书可供半导体封装、测试、可靠性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微电子、材料、物理、电气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教材。
本书围绕着“光纤上的实验室”(Lab-on/in-Fiber)这一主题,邀请全国在该研究方向上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组,围绕各小组多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重要的研究进展,共撰写了12个章节。本书集中讨论如何在光纤上构建各种实验室的技术基础,给出在光纤上构建多种微实验室的若干实际例子,以此来说明在光纤上创建实验室的目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本书可作为光纤技术、光学、光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仪器科学,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学者、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前沿交叉课程的教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本书还配备了PPT课件和系列讲座视频供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围绕着“光纤上的实验室”(Lab-on/in-Fiber)这一主题,邀请全国在该研究方向上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组,围绕各小组多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重要的研究进展,共撰写了12个章节。本书集中讨论如何在光纤上构建各种实验室的技术基础,给出在光纤上构建多种微实验室的若干实际例子,以此来说明在光纤上创建实验室的目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本书可作为光纤技术、光学、光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仪器科学,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学者、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前沿交叉课程的教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本书还配备了PPT课件和系列讲座视频供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围绕着“光纤上的实验室”(Lab-on/in-Fiber)这一主题,邀请全国在该研究方向上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组,围绕各小组多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重要的研究进展,共撰写了12个章节。本书集中讨论如何在光纤上构建各种实验室的技术基础,给出在光纤上构建多种微实验室的若干实际例子,以此来说明在光纤上创建实验室的目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本书可作为光纤技术、光学、光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仪器科学,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学者、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前沿交叉课程的教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本书还配备了PPT课件和系列讲座视频供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围绕着“光纤上的实验室”(Lab-on/in-Fiber)这一主题,邀请全国在该研究方向上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组,围绕各小组多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重要的研究进展,共撰写了12个章节。本书集中讨论如何在光纤上构建各种实验室的技术基础,给出在光纤上构建多种微实验室的若干实际例子,以此来说明在光纤上创建实验室的目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本书可作为光纤技术、光学、光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仪器科学,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学者、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前沿交叉课程的教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本书还配备了PPT课件和系列讲座视频供读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