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代替GB/T 9335—2001《硝基苯》。 本标准与GB/T 9335—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色谱柱由填充柱改为毛细管柱,固定相由甲基硅油(Ⅰ)改为甲基硅氧烷(本标准的6.4.1;2001年版的5.3.2和5.3.3); ——定量方法由校正面积归一化法改为面积归一化法(本标准的6.4;2001年版的5.3.1和5.3.7); ——增加“安全信息”(本标准的第4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 63/SC 3)归口。
本书介绍了67种表面活性剂、162种表现处理剂和134种润滑剂的制造技术。对每种产品的性能、生产方法、生产配方、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产品标准和产品用途都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一本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操作工具书。本书对于从事精细化工品研究开发的科研人员、生产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专业的师生都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允绍了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作用的基本理论、工业催化剂的主要制造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常用工业催化剂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也作了相应的介绍。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多相固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技术以及在氧化、加氢、脱氢、芳烃转化、石油炼制、化肥生产、环境保护、聚合反应等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列举了一系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 本书既可作为精细化工专业的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其他化工类专业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该标准是依据近年来感光材料冲洗加工药液对照相化学品4-(N-乙基-N-2-甲磺酰氨基乙基)-2-甲基苯二胺倍半硫酸盐单(CD-3)的质量要求以及4-(N-乙基-N-2-甲磺酰氨基乙基)-2-甲基苯二胺倍半硫酸盐单(CD-3)的实际质量情况编写,编写过程中参考了ISO 17531:2002 《摄影术 冲洗加工用化学品4-(N-乙基-N-2-甲磺酰氨基乙基)-2-甲基苯二胺倍半硫酸盐单水合物》。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14057《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包括下列两个部分: ——第1部分:试验与评价去污难易程度的方法; ——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14057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0 8690:1988《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试验与评价去污难易程度的方法》。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国际标准前言; ——删除术语和定义中2个术语(英文版3.1污染和3.2去污)。 本部分代替GB/T 14057--1993《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试验与评价去污难易程度的方法》。 本部分与GB/T 14057 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为了便于使用,将GB/T 14057 1993与GB/T 15850 1995整合为一项标准的两个部分。 ——对少数不够准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完善。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工业催化剂和科学研究中的催化剂的设计开发、组成结构、制备生产、操作使用等典型案例的剖析和催化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全书共分为9章。前3章概述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基本知识,吸附作用和催化以及催化制备的常规技术和特种技术。第4章至第8章论述了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配合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等;论述各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典型反应、催化作用机理、典型实例和*研究进展。第9章论述了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结构表征和构效关系。本书部分章节还对催化燃烧、能源化工中的催化和环境催化进行了论述。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的化学工程和工艺学科及工业催化学科的教学用书,适用于理工科化学化工类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为从事环境科学、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方面研
GB/T 7701《煤质颗粒活性炭》分为: ——第1部分: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第2部分: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第3部分: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本部分为GB/T 7701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7701.1~1997《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 7701.2—1997《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 7701.5~1997《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 7701.6—1997《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上述4个标准比较,主要差异如下: ——取消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质量分级,取消穿透硫容量指标,饱和硫容量不做出厂检验,增加水容量项目; ——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装填密度指标不用于区分质量级别;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率更改为不小于50%; ——孔容积与比表面积不再规定具体技术指标。
《实用催化(第2版)》由作者多年在大学讲授催化课程的讲义经反复修改而成。共分5章:概论;催化中的吸附作用;催化剂制备;催化剂表征与测试;催化剂的失活。书中对多相催化的吸附作用进行了较深入仔细的讨论,以使读者建立正确的基本概念;对催化过程的核心问题--催化剂,关于其制备和表征的方法和原理做了全面介绍,其中涉及新概念的内容讨论较细。在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与应用的紧密结合。 《实用催化(第2版)》与大学三年级前的课程有很好的衔接。每章附有适量习题,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用催化(第2版)》可作为理工科大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化工工艺、工业催化等专业的催化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非催化专业化学化工研究生的教材和供有关专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广州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瑜、叶建中、黄亚茹、姚晨之、成晓静、许林寿、夏雄燕、关景才、雷小英。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3892--1992《表面活性剂碘值的测定》,与GB/T1389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精密度”(见第11章); ——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12章)。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 3961:2009((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编制,与ISO3961:2009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界面活性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3/8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兆滨、刘卫琴、王月芬、赵兴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3892—1992。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利洁时家化(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翔龙、何琼、高欢泉、姚晨之、韩毅。